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幼儿来说,家庭是其与外界接触的第一站,是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科学知识的接收的最主要场所,同时从人生成长的阶段来看,幼儿也是接收能力和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因此,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幼儿的成长、性格的养成以及以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典型案例和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专制型家庭教育;幼儿教育;行为差异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27-02
幼儿阶段是个性、素质、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该阶段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正慢慢成为幼儿专家和学者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但是大多数专家学者都是从四种类型入手,通过各个类型之间的介绍和对比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缺乏对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具体介绍和措施的提出。在这四种家庭教育方式中,尤其是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因此本文从专制型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讨。
1.专制型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和出现的原因
案例一:小丽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小丽想法多、想象力丰富,经常向父母提出问题,但是她的父母通常对她不加理睬或者用“别烦我”来回答她,有时甚至嘲笑她的问题。在饭桌上,其父还经常因为她多吃了几块肥肉而打她,她父亲爱喝酒,每次在醉酒后会打骂母亲和小丽。长期以来,使得小丽更加内向、孤僻、胆怯和自卑,当小丽父亲来幼儿园接她时,她会出现惊慌和畏惧的表现,在开展大型游戏活动时,小丽经常不敢去尝试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在出现冲突时只敢坐在地上哭,不能正确表達自己的情绪,并且不会主动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老师提醒和催促。
案例二:小菲是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学生,父母都是生意人,因此家境好,但是父母怕小菲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便从小对她严格要求,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一旦她出现一丁点错误,都会不留情面的对她进行惩罚。长期以来,小菲养成了跋扈的性格,宁愿接受惩罚,也要跟父母对着干,并且把父母对自己的这一套用到同学身上,经常打骂同学,使得学校的同学都怕她,老师在多次找家长之后,只能让她转学。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分析出,形成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并且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父母之间的攀比心理。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基本的要求就是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加受到重视,父母也绞尽脑汁的为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去想办法,让他们从幼儿阶段就能进入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班级,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逐渐变高,父母经常会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作为榜样来进行比较,认为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失去了面子,正是家长这样相互之间的攀比使得其几乎不会从孩子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同时在孩子出现违背其意愿的情况下对其采取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其顺从自己,长时间的积累也使得孩子一味的顺从或者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发生叛逆行为。二是忽视孩子个性的发展。就像天底下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具备自身的独特性,从婴儿阶段到幼儿阶段,他们会有更多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想法,这些想法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引导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专制型家长则只是一味的遏制,忽视其个性的发展,利用家长作风来要求孩子完全听从安排和服从命令,导致孩子对事情都漠不关心。三是父母的不良情绪影响。从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面临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有些家长能够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但是有些家长会把工作上的不愉快带到家里,使得孩子的情绪也受到影响,形成“踢猫效应”,把不满情绪都发泄到比自己弱或等级低的对象上,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这种不良的情绪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在潜移默化中给别人带来不良影响,使得周围人受到伤害。
2.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1)影响孩子的心理品质
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下,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其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二者不存在平等的地位,无法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处。但是在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之下,父母与孩子只是管和被管的关系,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没有安全感,总是处于惶恐不安的情绪中,对父母唯唯诺诺,做任何事都是小心翼翼、生性多疑,情绪极不稳定,对于任何事情都缺乏热情,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总体而言,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下会使得孩子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使得孩子产生退缩、自卑、胆怯的性格,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二是孩子会变得暴躁、敌对所有人和所有事、蛮横不讲理和说谎等性格。根据加拿大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孩子在受到体罚后,其反社会倾向和抑郁的几率都比普通孩子要高,在接受调查的儿童中,有超过一半的儿童出现焦虑症、抑郁症、酗酒甚至吸毒。因此,采用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应该从这些社会调查数据中充分认识到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品质产生的严重影响,促进孩子的正常发展。
(2)影响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源于一种灵感的迸发和仔细的观察,其需要创造者本身具有独特的本质,还需要生活中的人、事、物和整体环境对其的启发,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小孩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父母的指引和启发,对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善于发现能力的培养。孩子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少,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孩子在向父母提问或者在发挥自己想象力来描述事情时,父母应当给予客观的解释和说明,肯定孩子的想象能力,不能用自己常规的社会经历来嘲笑或者简单的否定,从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孩子正确的想象和创造。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时候,也是接受能力快、表达能力弱的时候,当孩子在给父母通过自己创作的画、玩具等来表达自己意图时,应当耐心的听他们讲解,不懂时要积极提问,不对时及时指出,引导其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从这些图画和玩具来发掘其潜力和创造力。
3.缓解负面影响的对策
(1)充分了解孩子
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其次,才能教育孩子,父母只有做到了深入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知道孩子关心的事情、喜欢的东西和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然后,将其想法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找到最佳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父母的引导作用,使得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充分了解孩子也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这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一旦信任建立起来,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平等的沟通,真正了解孩子。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与孩子相互理解,走进其心灵。
(2)学会尊重孩子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和尊严,他们希望父母能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大人,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与其来讨论各种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一味的强调自己的权威地位,那么很容易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愿意转变态度,用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沟通,才能更好的更充分的去了解孩子的思想。因此,无论是在正式的沟通中还是在日常的交流中,父母都应当注意用词和语气,尽量不让孩子感觉是在接受命令或批评,营造和谐的氛围。在沟通时,要适当给孩子一些主动权,要求其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感受到尊重。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欧阳爱辉,刘旋.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以依恋理论为中心视角[J].青少年学刊,2019(05):38-42
[2]陈渝.家庭教育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山西农经,2019(09):16-17+19
[3]钟洁.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J].文史博览(理论),2016(06):84-85+87
[4]孔灿. 关爱与控制:改善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贾芳芳.简析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及缓解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21):151-152
关键词:专制型家庭教育;幼儿教育;行为差异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27-02
幼儿阶段是个性、素质、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该阶段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正慢慢成为幼儿专家和学者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但是大多数专家学者都是从四种类型入手,通过各个类型之间的介绍和对比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缺乏对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具体介绍和措施的提出。在这四种家庭教育方式中,尤其是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因此本文从专制型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讨。
1.专制型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和出现的原因
案例一:小丽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小丽想法多、想象力丰富,经常向父母提出问题,但是她的父母通常对她不加理睬或者用“别烦我”来回答她,有时甚至嘲笑她的问题。在饭桌上,其父还经常因为她多吃了几块肥肉而打她,她父亲爱喝酒,每次在醉酒后会打骂母亲和小丽。长期以来,使得小丽更加内向、孤僻、胆怯和自卑,当小丽父亲来幼儿园接她时,她会出现惊慌和畏惧的表现,在开展大型游戏活动时,小丽经常不敢去尝试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在出现冲突时只敢坐在地上哭,不能正确表達自己的情绪,并且不会主动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老师提醒和催促。
案例二:小菲是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学生,父母都是生意人,因此家境好,但是父母怕小菲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便从小对她严格要求,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一旦她出现一丁点错误,都会不留情面的对她进行惩罚。长期以来,小菲养成了跋扈的性格,宁愿接受惩罚,也要跟父母对着干,并且把父母对自己的这一套用到同学身上,经常打骂同学,使得学校的同学都怕她,老师在多次找家长之后,只能让她转学。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分析出,形成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并且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父母之间的攀比心理。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基本的要求就是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加受到重视,父母也绞尽脑汁的为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去想办法,让他们从幼儿阶段就能进入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班级,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逐渐变高,父母经常会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作为榜样来进行比较,认为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失去了面子,正是家长这样相互之间的攀比使得其几乎不会从孩子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同时在孩子出现违背其意愿的情况下对其采取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其顺从自己,长时间的积累也使得孩子一味的顺从或者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发生叛逆行为。二是忽视孩子个性的发展。就像天底下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具备自身的独特性,从婴儿阶段到幼儿阶段,他们会有更多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想法,这些想法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引导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专制型家长则只是一味的遏制,忽视其个性的发展,利用家长作风来要求孩子完全听从安排和服从命令,导致孩子对事情都漠不关心。三是父母的不良情绪影响。从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面临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有些家长能够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但是有些家长会把工作上的不愉快带到家里,使得孩子的情绪也受到影响,形成“踢猫效应”,把不满情绪都发泄到比自己弱或等级低的对象上,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这种不良的情绪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在潜移默化中给别人带来不良影响,使得周围人受到伤害。
2.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1)影响孩子的心理品质
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下,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其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二者不存在平等的地位,无法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处。但是在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之下,父母与孩子只是管和被管的关系,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没有安全感,总是处于惶恐不安的情绪中,对父母唯唯诺诺,做任何事都是小心翼翼、生性多疑,情绪极不稳定,对于任何事情都缺乏热情,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总体而言,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下会使得孩子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使得孩子产生退缩、自卑、胆怯的性格,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二是孩子会变得暴躁、敌对所有人和所有事、蛮横不讲理和说谎等性格。根据加拿大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孩子在受到体罚后,其反社会倾向和抑郁的几率都比普通孩子要高,在接受调查的儿童中,有超过一半的儿童出现焦虑症、抑郁症、酗酒甚至吸毒。因此,采用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应该从这些社会调查数据中充分认识到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品质产生的严重影响,促进孩子的正常发展。
(2)影响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源于一种灵感的迸发和仔细的观察,其需要创造者本身具有独特的本质,还需要生活中的人、事、物和整体环境对其的启发,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小孩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父母的指引和启发,对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善于发现能力的培养。孩子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少,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孩子在向父母提问或者在发挥自己想象力来描述事情时,父母应当给予客观的解释和说明,肯定孩子的想象能力,不能用自己常规的社会经历来嘲笑或者简单的否定,从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孩子正确的想象和创造。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时候,也是接受能力快、表达能力弱的时候,当孩子在给父母通过自己创作的画、玩具等来表达自己意图时,应当耐心的听他们讲解,不懂时要积极提问,不对时及时指出,引导其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从这些图画和玩具来发掘其潜力和创造力。
3.缓解负面影响的对策
(1)充分了解孩子
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其次,才能教育孩子,父母只有做到了深入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知道孩子关心的事情、喜欢的东西和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然后,将其想法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找到最佳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父母的引导作用,使得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充分了解孩子也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这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一旦信任建立起来,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平等的沟通,真正了解孩子。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与孩子相互理解,走进其心灵。
(2)学会尊重孩子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和尊严,他们希望父母能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大人,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与其来讨论各种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一味的强调自己的权威地位,那么很容易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愿意转变态度,用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沟通,才能更好的更充分的去了解孩子的思想。因此,无论是在正式的沟通中还是在日常的交流中,父母都应当注意用词和语气,尽量不让孩子感觉是在接受命令或批评,营造和谐的氛围。在沟通时,要适当给孩子一些主动权,要求其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感受到尊重。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欧阳爱辉,刘旋.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以依恋理论为中心视角[J].青少年学刊,2019(05):38-42
[2]陈渝.家庭教育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山西农经,2019(09):16-17+19
[3]钟洁.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J].文史博览(理论),2016(06):84-85+87
[4]孔灿. 关爱与控制:改善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贾芳芳.简析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及缓解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2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