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测序技术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型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4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者共4004份,均为单胎,孕周12~35+5周,根据就诊原因分为唐氏综合征高危组、高龄组及其他原因组3组.提取孕妇外周血,进行血浆分离后提取胎儿游离DNA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结果阳性者通过羊水穿刺或脐带血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结果加以验证,对结果为阴性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 共计4003份完成了胎儿游离DNA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检测结果提示1.65%(66/4003)存在染色体异常;1份因游离DNA浓度低未达到检测标准而失败.(1)唐筛高危组2568份样本中检出21-三体22例,18-三体3例,13-三体1例,45,X8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高龄组1200份样本中检出21-三体13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45,X5例,47,XXN 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其他原因组235份样本中检测到21-三体、18-三体、45,X各1例,3例47,XXN;(2)55份样本进行了羊水或(和)脐带血产前诊断.30例21-三体阳性者与4例18-三体阳性者进行了产前诊断,核型均相符,符合率达100%.13例检测结果提示45,X者产前诊断提示3例核型为45,X,2例为45,X/46,XN嵌合体,其余8例核型为46,XN(假阳性).5例47,XXN检测阳性者中2例产前诊断结果为47,XXN,其余3例为46,XN(假阳性).另外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者经产前诊断,其核型均为46,XN(假阳性);(3)无创DNA检测结果阴性者共3937份样本.截止至2014年5月,电话随访已出生的新生儿中仅有1例面容异常伴生长发育迟缓,经过外周血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确诊为46,XY,rec(14)dup(14q)inv(14)(p12q14)pat.结论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及准确度,能有效减少侵入性损害,可以作为传统产前诊断技术的辅助手段.但对于检测13、18、21号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性改变,该技术的灵敏度及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其他文献
MDS诊治的最新进展rn“MDS实际上是恶性的、克隆性的血液肿瘤,发病率并不算低,约为5/105.”常春康教授介绍说,近几年,一方面,人口结构老龄化、工业污染等因素导致发病人数增
期刊
描述了创建研究型医院与深化医改的关系,认为目前医改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分级诊疗,而这也正是研究型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着力化解的重点。研究型医院的优势将在深化医改中率先凸显,其重在推进理论创新对实践的引领作用,推进前沿技术在临床的转化应用,推进目标体系服务于基层医疗,推进质量效益转化为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分级诊疗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研究型医院应着眼于"大时代"背景与"大健康"观念,主动承担"强基层"的重任,基于PDCA循环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引领模式。同时,以医院实践为例,提出研究型医院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从而提升患者在基层就诊的意愿,努力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转化医学作为研究型医学模式的重要体现方式,是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研究型医学体系构建应注重顶层设计牵引,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以研究应用为目标,以交叉融合为路径,以协同机制为保障。重点介绍了医院通过转化医学体系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量出地开展基于临床实践的创新研究经验,认为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宫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寻找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笔者在剖宫产术中运用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1例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并伴有多系统紊乱的患儿的遗传学原因,分析患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及其所含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用常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甲状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47例Ⅰ~Ⅲ期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单纯乳腺癌组(723例)与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组(24例)的差异,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甲状腺癌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纯乳腺癌组和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组患者的月经状态、ER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组中绝经前患者的比例(75.0%)和ER阳性患者的比例(83.3%)高。多因素L
侧颅底因其解剖深入,且存在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曾经被认为是手术禁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术中神经监护技术、显微镜、内镜、术中导航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技术
期刊
控制性降压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较广.恩氟醚控制性降压因易于控制,无反跳性血压升高等副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但单纯采用恩氟醚降压仍有些不足.为此,我们同时采用一些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新型血管扩张性麻醉药以增强降压效果,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和副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