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中国的教育首先值得“吐槽”的是家长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
  我总觉得天天在家打麻将的父母是很难教会孩子读书的,我认为在中国的教育里面,首先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而不是社会与学校。
  我们生活中有多少的父母还处于进步的过程中?很多家长总是在抱怨孩子不够进步,然后把责任说成是社会问题、是教育问题,其实这种抱怨里面相当大的比例还藏着推卸自己责任的部分。
  绝不是生理上当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所承担的责任起码占51%,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得先改变自己。否则熊孩子会越来越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一股力量可以代替父母每天同孩子的交流。同样,也没有一个老师可以替代父母,带给孩子童年需要的内容。
  儿子是生命中的主角,我与他的母亲不负责编写他的剧本,只想做一个称职的观众和欣赏者。
  ……
  人生不是竞技场,不要争第一
  说说我儿子的故事。
  北京中考成绩公布后,很快,我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
  我松了一口气,不仅因为儿子“考得好”,更在于“没考得太好”。中考前,我和孩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我曾给孩子寄出了一封“人生邮件”,邮件中特别强调“不争第一”。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
  “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讲道理没用,言传身教最管用
  外界通常对我有一个误解,就是作为一个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国脸”,我应该不是一个好父亲,“他那么忙,哪来时间陪孩子,又拿什么影响孩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之教”,而是父母身体力行带给孩子的梦想。比如:我是阿根廷队的球迷,我和妻子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听音乐,除了看足球比赛我们很少看电视,我从来没有引导孩子喜欢哪一支球队,也没有说过你要喜欢看书等。现在我的孩子是阿根廷队的球迷,他从来不看电子书,房间里堆满了纸质书。
  比如,我家里住顶层,每到晚上坐电梯回家。上了顶层后,我都会摁下“1层”,让电梯下去。因为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回家,如此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缩短等待时间。后来我发现,以后每晚回家,孩子非常自然地也有了这个习惯,而我从未跟孩子说过“你该怎么怎么做”的话。
  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所谓言传身教,你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你天天摁在这儿,跟他讲大道理有用吗?
  孩子的兴趣,不用刻意培养
  非常幸运的是,我在童年的时候,母亲没有阻拦我阅读各种各样的书。那个年代没有适合我们的读物,于是大人的书、小孩的书,甚至很多奇怪的书我都去读,我还用母亲的两个阅览证到处借书看,于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陪伴我至今。
  我的儿子是一个书迷,快小学毕业时,孩子迷上了金庸,并一口气读完了全集。之后,孩子便对清朝、明朝的历史来了兴趣,便去找这方面的书看。此外,孩子像我一样也喜欢上了摇滚乐,我觉得挺好,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瞎听吗,有什么用?但是,他在听摇滚乐的过程中,每天翻译一首歌词,英语水平上升得很快。
  对于孩子的兴趣,我从不刻意培养,甚至,可以说近乎“纵容”。曾有一次,在第二天有课的情况下,我同意孩子在头一天半夜看球,结果是孩子次日放学回家骄傲地告诉我:“我们班没有任何人敢这样。”
  我并不认为“看球是瞎看,没啥用”,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请问在人生中,哪有这么好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不放弃,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的例子。课堂上给不了。
  择校不如择师,选择离家近的学校
  现在有很多人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小学,每天早晨需要花很长时间把孩子送到学校。我的孩子上小学是在离小区只有30米的学校,也不是什么名校。我当时选择小学的理念有两点:
  第一,择校不如择师,“择师”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不厌倦学习,是否养成好的习惯,是否自信,真正的关键,是你最初遇到了怎样的一个老师。
  一路上,你所遇到的老师,从某种角度说,决定了你的一生。也许是我幸运,上学时成绩虽然起伏巨大,好时名列前茅,差时名落孙山,一路上也挨过老师很多批评,但只要有成绩,总得到鼓励。自信,从来未被真正摧毁,反而在老师一路细心的照看下,有勇气向前。
  第二是学校一定要离家近些。这样孩子才能多睡一会儿,不会因为过早起床而讨厌上学。
  精神上富养一点,物质上“饿”一点
  在孩子童年的时候,我们在精神上要富养孩子,但在物质上可以清苦一点——经常让孩子“饿”一点儿,让他们在想要得到某些物质东西的时候,需要一些等待,需要踮起脚才可以得到,这样的得到才是最快乐的。
  人生中最好吃的饭是饿的时候吃的,最能获得快乐的东西是盼了很久后得到的。
  关于“拼爹”,唯一能信的是变得更优秀
  我们是中国第一批新闻节目主持人,就像长期的沙漠中出现了仙人掌一样,被人当作“绿色植物”。随着时代逐渐正常,一代又一代人在“排队”,70后的前面有60后,当90后杀入职场,80后已经任劳任怨工作很长时间了。
  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多努力想加塞都很难,能弯道超车的只有少数人。大家都努力,不管你是70后、80后、還是90后,就像每天早上挤地铁,你都只有一块狭小空间。   有时候别人会说当今社会要“拼爹”如何,生活中当然存在这个现象,但是信这些没有用,唯一能信的就是让自己更优秀,用你的智慧和创造力去弯道超车。
  体育,教会孩子有尊严地输
  2012年我参与报道伦敦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口号叫激励一代人。在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伦敦奥组委的人,说你们理解的体育是怎样激励一代人的?它激励了一代人什么?
  伦敦奥组委负责人说,首先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接下来他说了第二句话,对我影响巨大,而且印象深刻。
  他说首先体育教会孩子们、年轻人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教过孩子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呢?如果我们不能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体面有尊严地输,并且把体面有尊严地输上升到一种叫“第二种成功”的概念的话,根本的变化就很难发生。
  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孩子
  童年时的一个游戏,曾经深深地影响了我。
  记得有一个学期,作为数学老师的舅舅一直在和我玩一个游戏,他每天给我一个几何图形,他画完第一条辅助线后,便让我画第二条。
  一般情况下,一道题只要画出一条辅助线,就算解答完了,可以得满分了,但实际上有好几条辅助线都可以解开这道题。
  直到很多年后,当我被人夸赞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时,我才意识到是舅舅的游戏改变了我的思维,那就是不要给孩子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的教育总是告诉孩子一个标准答案就算结束了,这使得孩子的好奇心都被扼杀了,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如何成为创新人才?数学需要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的诗歌、作文、电影、音乐、美术等为什么也必须使用一种框定的答案呢?
  有一次活动彩排的时候,我采访一位“孝心少年”,问他:“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你们姐弟两个为什么都要学跳国标舞?”
  他说:“一是可以锻炼节奏感,二是可以挣钱贴补家里。”这样的回答多么朴素真实啊!
  但是后来我再问他,回答就变成了老师所指导的标准答案——“跳舞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美”。
  我们不要再以那些所谓正确的答案限制孩子,让他們从此进入一个封闭的箱体。孩子们有很多想象、很多好奇,我们要激活他们的好奇。
  幸好舅舅在我童年的时候给了我不只有标准答案的游戏,让我知道很多问题在第一个答案就停止了,那是“人云亦云”;但是你寻找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答案的过程才更有趣味,更有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思维,在小学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止一个答案,哪怕你错了,也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未来的优秀与创造,可能就在最初某个转换了角度的错误答案中。
  阅读培养,太重要
  我在想如果要是没有18岁,诗歌让我知道了自己该说什么样的话语;如果没有18岁,三毛用她一系列的与爱情有关的书籍,告诉了我们远方在哪里,我觉得我抵抗不住饥饿。
  我觉得我非常感谢阅读,因为阅读在我18岁那一年为我的生命种下了那么多可以生根开花的种子,让我成了今天的我。更重要的是,让我的今天不是我18岁所厌倦和讨厌的那一个,我觉得这太重要了。
  有数据显示:10岁~19岁之间的青少年读书最多,可是那些书有相当大的比例不是他们爱读的书,而是和当下的考试等有关系的书。因为读功利的书,而没有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
  20岁~29岁,为名利忙,事业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
  40岁~49岁,进入读书最少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人生走到这个阶段,已经定型了,不再需要读书。
  到了老年,读书开始增多。因为离开事业一线,不再为名利权利奔忙,被动性地靠近生命的真谛,重新捡起书籍,这时阅读回到了它最大的本质,那就是乐趣,无用为有用,滋补人生。
  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要让年轻人享受书籍的乐趣,不仅仅为功利目的而读书。要在青少年时期把读书培养成为一生的习惯和最好的生活方式。
  (综合自《中国教育报》《南方都市报》等)
其他文献
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刚30出头。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婴儿可能到2100年还活着。那么,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年或者22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  不是灌输信息,而是教他判断信息  目前有太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灌输信息。这在过去说得通,因为过去信息量本来就不大,而且就连那一点信息,也不断受到各种审
期刊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开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篇章。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9.89亿,其中学生占比最多,达21%。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同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也日渐凸显。  近期,各主要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纷纷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6月1日前,所有上线运营的游戏皆已全部接
期刊
近期,1994年出生的陈杲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成为热议话题。陈杲12岁读高中,14岁读大学,18岁赴美读博士,23岁做博士后,26岁做教授,攻克复微分几何领域“世界难题”。其父陈钱林倡导自律、自学、自立,让孩子幸福成人、轻松成才。  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关键在一个“自”字,即学习的内驱力。最好的家庭教育正是要启发、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最有效的一
期刊
当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基础教育的痛点。破解这一怪圈,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要从需求与供给两端入手:一方面,要打破“唯分数论”,优化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焦虑;一方面,要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课堂效率。(3月23日 《人民日报》)  为有效遏制“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势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管理和疏导,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
期刊
翻开青春的相册,我找不到一张他的照片,哪怕是合影。但他眉眼清晰,身影如故,一直站在我心里。  中学的校园,老式的黑板,看着眼前缓缓走动的身影,听着耳畔不慢不快的声音,我很是惬意地坐在我并不显眼的座位上。这是一节语文课。我的老师和往常一样,背着一只轻轻握拳的手,偶尔在黑板上写几个字。今天是作文课,我们比平时更多了几分期待,因为老师有时会念我们写的作文。于我们而言,自己写的东西由他念出来,那是一种殊荣
期刊
家风是指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在“文献名邦”大理,走进大大小小的白族村寨,都会发现白族民居照壁上展现出的文化标识,蕴含着丰富独特的白族家风文化,比如“清白传家”为杨姓的家风,“琴鹤家声”为赵姓的家风,“百忍家风”为张姓的家风, “青莲遗风”“邺
期刊
“4岁英语词汇量达3 000”“小学一年级学完初二数学”“钢琴、编程不能落下”……随着“教育焦虑”不断发酵,课内作业、课外辅导“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少青少年提前染上了“晚睡综合征”(3月20日 新华社)  治理中小学生“缺觉”问题,重点在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内外负担,家长、学校、校外培训等直接“教育人”要念好“补”字诀。  一是补习教育常识。教育常识缺失的家长,对校内外教育缺少理性判断,家庭教育
期刊
2018年7月,中央电化教育馆杨金勇同志被教育部选派到沧源佤族自治县,挂职担任副县长。“挂职,不是为了镀金,而是为基层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杨金勇同志到沧源之初的想法。在沧源工作的950多天时间里,他始终牢记这一“初心”,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当作“沧源人”,充分发挥专业背景优势,带领分管干部职工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扶贫带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为沧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教育扶贫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
期刊
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北京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如先古丽将回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从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基础教育建设。”这是如先古丽心中的梦想。  近年来,考取教师资格证人数创新高,随着教师薪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大学生走上三尺讲台。尽管高校毕业生入职中小学校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一些中小学校仍然存在结构性缺员。为什么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记者进行了调查。 
期刊
伴随着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的全面实施,基于新课程目标的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正在日本全国的中小学同步推进。日本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形式是由教师记录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并填写“学习指导要录”,完成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要素,也包括对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等非认知要素,多维度形成性综合评价。  其中,评价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初中三年的学习状况综合评价的累计分数按照固定比例,直接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