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天山峡谷野核桃分布的4条沟谷的阳坡和阴坡设置8个4000 m~2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对野核桃每木调查,在不同尺度(面积)上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偏离指数(C_x)、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PAI)、聚集指数(C_a)等聚集强度指数对野核桃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尺度增大,野核桃种群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在25 m~2尺度上,种群整体呈集群分布,但不同样地种群聚集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西沟阴坡种群聚集程度最大,南沟阴坡种群聚集程度最小;在50~400 m~2尺度上,种群整体呈随机分布.在25 m~2尺度上,幼树、小树和壮年树均呈集群分布,壮年树聚集强度最大,小树聚集强度最小;当取样尺度达到200~400 m~2时,幼树、小树、壮年树和大树均呈随机分布.野核桃种群格局规模为25 m~2,格局强度为2.49~9.38 m~2;种群组分中小树格局强度最大,壮年树格局强度最小.取样尺度与种群斑块大小接近,采用适合的测定方法并应用多指数综合判定,一般可获得可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