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园引进了一只袋鼠放在新做好的围栏里,第二天早晨饲养员发现这只袋鼠在围栏外面“遛早”,饲养员赶紧将情况报告园长,园长马上组织工人将围栏加高了一米。到了第二天早晨袋鼠又到了围栏外面,动物园又将围栏加高三米。第三天袋鼠还是到围栏外悠闲地“晨练”。园长一打听“袋鼠能跳跃七八米高”,又将围栏加高到十米,园长想:这下袋鼠跳不出来了。可是第二天袋鼠还是到了围栏外,这下可难坏了园长等人。这时袋鼠说:“你们每天都不锁门,还能关得住我吗!”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有正确的思考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大量出现,教育也是这样。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时很多年轻的教师产生了困惑,不知如何处理,就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寻求“灵丹妙药”,曾经有教师问我:怎么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到你手里就能很轻松地解决,你有什么高招?教给我。这些教师的迫切心情我十分理解,我也想有一个绝招,什么问题一用就灵。可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仅有一把钥匙可不行,重要的是掌握如何做钥匙,做出万能钥匙开所有的锁。我经常告诉遇到问题的教师:我不知道做什么菜学生爱吃,但是我知道这个菜学生不爱吃就要换菜,直到学生爱吃为止。“换菜”是途径,“不断地换菜直到学生爱吃为止”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掌握了正确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与智慧,那就没有什么问题能难住你。所以,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就要做一名会思考的教师。
首先,要做一名会思考的教师就要从中国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
在众多的传统文化经典中,只要谈到我国的哲学、辨证思维的方法,就不能不谈到《易经》。《易经》对于我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从某种角度讲,《易经》也就是辩证思维方法论。《易经》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变易、简易、不易的“三易”原则。所谓“变易”,是指宇宙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发展变化。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静止不变的。作为教师也要知道当今社会在变、教育在变、学生也在变,教师的知识经验要变,解决教育教学中新问题的方法也要不断地变化、调整。面对无穷无尽的变化,我们要解决问题时,就将这些复杂的变化简化,这就是《易经》中另一个原则“简易”。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复杂的变化、深奥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应用简单的道理把复杂的变化变得非常简单,这样多么复杂的变化和问题都好解决了。其中,这个辩证的思维方法就是《易经》中的“不易”原则。《易经》除了有这三个原则之外,还有“理”“象”“数”三个维度。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它的象和它的数。如:在班主任工作中“班级建设的方法、原则”就是“理”,班级建设中的各种表现就是“象”,班级中的人数、男女、座位排序、干部人员等等就是“数”。运用班级建设的“理”去建设班级,产生各种“象、数”的变化,这就是“易”,是“变易”;“理”是“不易”的,管理建设班级的方法要“简易”。这个“理”“变易”“不易”“简易”,就是教育管理的辩证思维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论著中都体现了辩证思考方法,如:《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道就是宇宙中的根本,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原理、原则”“一、二、三”就是“方法、方式”,“三生万物”代表宇宙世界的各种变化、现象。这与《易经》的看待世界、思考解决问题的原理是相合的。《论语》中记载:“子张问祟德辨惑。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所谓“辨惑”即辩证思考。《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庄子·秋水》云:“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程颐说:“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这些都是辩证思考的方法。
其实,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行为中用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辨证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的血液里、基因里都有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这是无形但可见的。作为教师就要多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其次,要做一名会思考的教师就要掌握现代辩证思维的知识与方法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方法,是理论思维的工具。马克思提出“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在这三个规律的作用下,辩证思维方法由“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等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笛卡儿提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1.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样可以使我们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使得创新成为一种可能。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比如:当一位新教师担任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时,千头万绪会让他不知所措,要是他按照笛卡儿的“四步法”去做:了解学生的第一手情况;根据情况制定符合学情的班级建设规划,确定工作的目标和步骤;在规划的指导下解决排坐、分组、选学生领导干部、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创建优秀班级等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最后每一个学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调整方案。这样的班主任一定会带出一个好的班级的。
教师通过掌握辨证思维的知识和方法会发现教育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认识到教育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教育各因素之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懂得认识事物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等。知道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规律。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按照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做,我们就会发现这就是一把“万能钥匙”!
最后,以一个寓言故事作为结束:一只兔子和一只喜鹊是新邻居,兔子发现喜鹊在树上很高兴,天天开心地唱歌,兔子就问喜鹊:“你为啥天天这么高兴,每天兴高采烈地唱歌?”喜鹊说:“生活这么美好,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为什么不高兴呢!”兔子说:“对呀,我也应该高兴,我也要每天都唱歌”。于是乎,兔子也在树下高声唱歌:“今天是个好日子……”还没唱过瘾就被一只狐狸逮到,咬在嘴里。兔子在被狐狸吃掉之前,想,我要死个明白,就问正在树上的喜鹊说:“你还能美,可我现在马上就要被吃了,这是为什么呢?”喜鹊说了:“因为你没有我站得这么高呀!”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象喜鹊那样站得更高,从而看得更得远。
希望所有教师都做一只快乐、幸福的喜鹊。
(作者单位:天津市塘沽区教育局德育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大量出现,教育也是这样。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时很多年轻的教师产生了困惑,不知如何处理,就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寻求“灵丹妙药”,曾经有教师问我:怎么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到你手里就能很轻松地解决,你有什么高招?教给我。这些教师的迫切心情我十分理解,我也想有一个绝招,什么问题一用就灵。可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仅有一把钥匙可不行,重要的是掌握如何做钥匙,做出万能钥匙开所有的锁。我经常告诉遇到问题的教师:我不知道做什么菜学生爱吃,但是我知道这个菜学生不爱吃就要换菜,直到学生爱吃为止。“换菜”是途径,“不断地换菜直到学生爱吃为止”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掌握了正确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与智慧,那就没有什么问题能难住你。所以,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就要做一名会思考的教师。
首先,要做一名会思考的教师就要从中国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
在众多的传统文化经典中,只要谈到我国的哲学、辨证思维的方法,就不能不谈到《易经》。《易经》对于我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从某种角度讲,《易经》也就是辩证思维方法论。《易经》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变易、简易、不易的“三易”原则。所谓“变易”,是指宇宙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发展变化。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静止不变的。作为教师也要知道当今社会在变、教育在变、学生也在变,教师的知识经验要变,解决教育教学中新问题的方法也要不断地变化、调整。面对无穷无尽的变化,我们要解决问题时,就将这些复杂的变化简化,这就是《易经》中另一个原则“简易”。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复杂的变化、深奥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应用简单的道理把复杂的变化变得非常简单,这样多么复杂的变化和问题都好解决了。其中,这个辩证的思维方法就是《易经》中的“不易”原则。《易经》除了有这三个原则之外,还有“理”“象”“数”三个维度。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它的象和它的数。如:在班主任工作中“班级建设的方法、原则”就是“理”,班级建设中的各种表现就是“象”,班级中的人数、男女、座位排序、干部人员等等就是“数”。运用班级建设的“理”去建设班级,产生各种“象、数”的变化,这就是“易”,是“变易”;“理”是“不易”的,管理建设班级的方法要“简易”。这个“理”“变易”“不易”“简易”,就是教育管理的辩证思维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论著中都体现了辩证思考方法,如:《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道就是宇宙中的根本,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原理、原则”“一、二、三”就是“方法、方式”,“三生万物”代表宇宙世界的各种变化、现象。这与《易经》的看待世界、思考解决问题的原理是相合的。《论语》中记载:“子张问祟德辨惑。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所谓“辨惑”即辩证思考。《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庄子·秋水》云:“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程颐说:“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这些都是辩证思考的方法。
其实,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行为中用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辨证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的血液里、基因里都有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这是无形但可见的。作为教师就要多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其次,要做一名会思考的教师就要掌握现代辩证思维的知识与方法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方法,是理论思维的工具。马克思提出“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在这三个规律的作用下,辩证思维方法由“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等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笛卡儿提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1.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样可以使我们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使得创新成为一种可能。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比如:当一位新教师担任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时,千头万绪会让他不知所措,要是他按照笛卡儿的“四步法”去做:了解学生的第一手情况;根据情况制定符合学情的班级建设规划,确定工作的目标和步骤;在规划的指导下解决排坐、分组、选学生领导干部、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创建优秀班级等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最后每一个学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调整方案。这样的班主任一定会带出一个好的班级的。
教师通过掌握辨证思维的知识和方法会发现教育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认识到教育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教育各因素之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懂得认识事物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等。知道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规律。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按照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做,我们就会发现这就是一把“万能钥匙”!
最后,以一个寓言故事作为结束:一只兔子和一只喜鹊是新邻居,兔子发现喜鹊在树上很高兴,天天开心地唱歌,兔子就问喜鹊:“你为啥天天这么高兴,每天兴高采烈地唱歌?”喜鹊说:“生活这么美好,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为什么不高兴呢!”兔子说:“对呀,我也应该高兴,我也要每天都唱歌”。于是乎,兔子也在树下高声唱歌:“今天是个好日子……”还没唱过瘾就被一只狐狸逮到,咬在嘴里。兔子在被狐狸吃掉之前,想,我要死个明白,就问正在树上的喜鹊说:“你还能美,可我现在马上就要被吃了,这是为什么呢?”喜鹊说了:“因为你没有我站得这么高呀!”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象喜鹊那样站得更高,从而看得更得远。
希望所有教师都做一只快乐、幸福的喜鹊。
(作者单位:天津市塘沽区教育局德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