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时期高中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当代高中生所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如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传播,各种信息纷繁芜杂,高中生面前摆放的有值得学习的榜样,也有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这在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的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颓废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一是新时期的高中生崇尚奋斗,面对竞争自强不息,他们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为未来而努力奋斗。二是新时期的高中生追求平等、敢作敢为,他们渴望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体,时时处处体现公平与平等。三是新时期的高中生,充满爱心、展现自我。如汶川大地震同学们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积极参加美化环境、演讲比赛等并能将之搞得有声有色。
消极的一面:一是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新时期的高中生虚荣心极强,攀比吃、穿、住、用,讲究名牌;考试作弊、骗取分数、不守诚信,这些已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宽以待己,严于待人。新时期的高中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强调“人人为我”,而很少考虑到“我为人人”,自己干什么都行,对别人的要求则很高。缺少应有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三是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新时期的高中生,集体观念淡薄,对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或是即使参加也是热情不高。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四是法制、纪律观念淡薄。近几年来,青少年上网成性,由于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有抬头迹象,对青少年危害很大。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学校问题。
二、高中生思想品德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失当
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作为教育者就要了解和正确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但在现实中,师生之间有一定的隔膜,往往学生说的并非都是心理话,我们所了解的也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认识当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成绩好,一切都好”的评价方式并不恰当,大多数人只把德育看成一种知识型课程,追求的只是考试成绩,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行为手段,违背了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情感体验的内在要求和目标。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
新时期高中生的家长工作量大、家务活重,与孩子交流很少,所谓的关心只停留在问一下孩子考了多少分;还有一些家长教会了孩子不正当的竞争意识,却忽视了综合素质。如“儿子,今天学校劳动,你别去,就在家看书写作业,去了影响你的学习。”“儿子,这几天开运动会你别去参加了,影响学习。”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三)社会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高中生的思想状况也不例外。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思想支配下,人们采取各种方式获取经济收入,使人们的心理发生了严重的失衡。功利色彩的过于浓厚偏离了高中生的思想。
(四)新时期高中生自身方面:“自我定位”不明确
目前高中生流行这样的口头禅:“理想理想、有利就,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吃喝玩乐、生活过好,省吃省喝、青春白过。”可见当前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分辨能力都比较差,缺乏理想,目标不清,自我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着力强化德育阵地,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时代在发展,要有效地开展德育,德育阵地的建设首当其冲。家长学校、法制报告、德育墙、板报宣传、《给家长的一封信》……这些常规化的德育建设,作为塑造学生良好品行的有效载体,任何学校都不能弱化,需渐趋增强。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个性品行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各个德育阵地的作用都不容忽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更为优越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有着完备德育教育过程必不可少辅助作用。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校的规章制度得到有序突显,可以使学生思想得到引导、情操得到陶冶、学习得到激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加强家校配合,创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办好家长学校,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家长会也好,把家长集中学习也好,成功的德育教育模式一定不能离开家长的支持。我们应与家长多沟通,必要时应指出家长不妥的教育方式,并对其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指导。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健全的德育工作组织机构,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进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垂直、全面、有效的管理。学校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应培养一批自主型、学习型、全员化的学生干部,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当代高中生所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如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传播,各种信息纷繁芜杂,高中生面前摆放的有值得学习的榜样,也有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这在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的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颓废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一是新时期的高中生崇尚奋斗,面对竞争自强不息,他们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为未来而努力奋斗。二是新时期的高中生追求平等、敢作敢为,他们渴望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体,时时处处体现公平与平等。三是新时期的高中生,充满爱心、展现自我。如汶川大地震同学们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积极参加美化环境、演讲比赛等并能将之搞得有声有色。
消极的一面:一是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新时期的高中生虚荣心极强,攀比吃、穿、住、用,讲究名牌;考试作弊、骗取分数、不守诚信,这些已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宽以待己,严于待人。新时期的高中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强调“人人为我”,而很少考虑到“我为人人”,自己干什么都行,对别人的要求则很高。缺少应有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三是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新时期的高中生,集体观念淡薄,对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或是即使参加也是热情不高。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四是法制、纪律观念淡薄。近几年来,青少年上网成性,由于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有抬头迹象,对青少年危害很大。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学校问题。
二、高中生思想品德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失当
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作为教育者就要了解和正确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但在现实中,师生之间有一定的隔膜,往往学生说的并非都是心理话,我们所了解的也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认识当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成绩好,一切都好”的评价方式并不恰当,大多数人只把德育看成一种知识型课程,追求的只是考试成绩,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行为手段,违背了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情感体验的内在要求和目标。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
新时期高中生的家长工作量大、家务活重,与孩子交流很少,所谓的关心只停留在问一下孩子考了多少分;还有一些家长教会了孩子不正当的竞争意识,却忽视了综合素质。如“儿子,今天学校劳动,你别去,就在家看书写作业,去了影响你的学习。”“儿子,这几天开运动会你别去参加了,影响学习。”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三)社会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高中生的思想状况也不例外。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思想支配下,人们采取各种方式获取经济收入,使人们的心理发生了严重的失衡。功利色彩的过于浓厚偏离了高中生的思想。
(四)新时期高中生自身方面:“自我定位”不明确
目前高中生流行这样的口头禅:“理想理想、有利就,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吃喝玩乐、生活过好,省吃省喝、青春白过。”可见当前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分辨能力都比较差,缺乏理想,目标不清,自我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着力强化德育阵地,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时代在发展,要有效地开展德育,德育阵地的建设首当其冲。家长学校、法制报告、德育墙、板报宣传、《给家长的一封信》……这些常规化的德育建设,作为塑造学生良好品行的有效载体,任何学校都不能弱化,需渐趋增强。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个性品行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各个德育阵地的作用都不容忽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更为优越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有着完备德育教育过程必不可少辅助作用。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校的规章制度得到有序突显,可以使学生思想得到引导、情操得到陶冶、学习得到激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加强家校配合,创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办好家长学校,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家长会也好,把家长集中学习也好,成功的德育教育模式一定不能离开家长的支持。我们应与家长多沟通,必要时应指出家长不妥的教育方式,并对其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指导。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健全的德育工作组织机构,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进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垂直、全面、有效的管理。学校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应培养一批自主型、学习型、全员化的学生干部,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