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目前正处于职业教育转型、高水平高职学校快速建设发展时期,作为职业教育有力支撑的教材管理改革落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本文从高职院校当前教材建设的问题现状出发,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及机制创新角度入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推动教材建设向内涵式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现状;对策
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教材关键是体现“新”“实”,提升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解决“多而少优”的问题。教材管理有效把握教材开发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产生着根本性、决定性、实质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材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教材管理改革的实际,介绍了相关经验和做法。
1 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现状
1.1 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教材建设与审核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建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各高职院校本应该是教材管理和建设的主体,但随着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教材研究和管理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文件的制定都是参照国家或省教育厅文件进行复制,并没有结合院校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撰,且制定的很多文件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及管理办法执行。
1.2 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传统的教材管理模式是各院部提交纸质订单,审批通过后汇总表格进行采购,管理人员根据表格制作各院部领书单,发放教材后易存在总数量、折扣费用及学生教材明细费用混乱等问题。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传统的教材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有些高校已自主研发教材管理系统,但还处于初期阶段,出现了书籍版本更新难与学籍和财务系统对接功能弱等问题。
1.3 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高职纸质教材的选取基本是两种:一是公开出版的教材,但随着高等教育经济主义倾向的显现,尤其是职称评审的功利化追求等问题,部分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以交钱多少来排序作者或看包销教材数量作为条件,审核质量上把关不严,出现了“职称教材”或“关系教材”等;二是学校的校本教材,由于学校的要求不高,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校本教材出现知识点缺失、内容不连贯、更新过慢、错别字频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材的严肃性。
2 高水平院校教材管理研究对策
2.1 制度建设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规范和加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打造精品教材,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建立学校和二级院部两级教材管理体系。
2.1.1 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
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院部负责人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并确定学校教材选用规划及教材建设资金管理;检查、落实教材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学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制度;指导全校各专业教材研究和评价工作;审批学校教材建设立项计划,组织教材出版评审和推荐,并组织申报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等优秀教材的评选;对选用教材目录外的教材进行审批;组织各教学部门开展教材开发、研究等建设工作。同时成立二级院部的教材选用委员会,校教材委員会对二级院部的进行指导和监督工作。
2.1.2 制定运行机制
教材选用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举行例会1次。主任委员可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召集专题会议,必要时还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参加,讨论、研究相关专业范围内的教材规划、教材选用和教材质量评估等教材建设及审核工作。教材选用范围,一是出版教材,原则上选用国家教委指定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如个别需另选教材的,要填写审批表,经院部、教材委员会二级审批。二是校本教材,教师要按照学校通知时限上报申请并审批,经教材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使用。
2.1.3 制定教材选用管理办法
结合院校专业实际情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选用教材内容要体现学科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选用教材要做到:一是适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二是审批、推荐和选用教材坚持“优先选用国家或省部级优秀教材,鼓励教师出版自编特色教材”的原则;三是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不得选用两种教材,教材出版年限原则上应为近三年。
2.2 平台建设
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壮大,学生生源种类也逐渐丰富,而高校中的教材管理人员还都是一人承担,要想达到各类数据的精准化就应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科学管理教材,同时也能优化教材库的使用,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 建立规范的管理平台
结合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实际需求,应建立教材管理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教材信息的采集、更改、计算及分类汇总。该系统应与学籍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做好端口的对接服务。信息的准确是教材日常管理的关键,所以对学生的状态如在校、参军或休学等必须时时对应。要做好系统的升级更新,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壮大,学生结构也必然随之改变,“1+X”证书的兴起及联合办学等情况都应考虑在内。
2.2.2 做好网络教材库
教材库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教材的使用,并在教材停版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时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要有3本左右的样板教材,由该门课程的双师型授课教师推荐或是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组成,每学期末上报到教材选用委员会,经审批通过的教材可录入该课程的教材库中,并对教材有简要的说明备注。网络教材库每学期更新一次,以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市场的变动。
2.2.3 网络教材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对教材的征订、采购、入库、出库及扣费等信息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结算时的出错率,该系统可分类汇总各二级学院的订单、各出版社的订单、“十二五”及“十三五”教材使用情况的数据等,不仅方便教材的发放管理,还能通过数据分析高职教材在整个教材订单中的比例,高质量教材的采用情况等。学生可登录系统,掌握已发教材和教材费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接财务管理系统,财务人员还可及时掌握学生的退欠费情况,为毕业生离校时教材费的清算提供依据。 2.3 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要紧跟专业发展,适应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教学大纲的设计要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步更新,也就加快了教材更新的速度,以往教材都是3~5年更新一次应缩短到1~2年随时修订,修订后的审核把关也是重中之重。
2.3.1 分类统筹教材
思想政治理论类、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教材应根据高职大学生层次特点,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筹做好部署,突出教材的简明性、针对性、实用性,将我国历史和当代科学文明有机融合,做到思想性、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专业理论类教材可2~3年更新一次,修订新工艺、新思路和新拓展,实践类课程应1~2年修订一次,修订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
2.3.2 创新教材建设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科交叉类教材、创新创业类教材、国际化标准类教材及实习实训类教材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通过与合作学校或企业的双向介入,将企业的项目资源转变成教学资源,这种以任务为引领,以工作项目或模块形式为编排的方式,可研究并探索教师新形态教材、活页式教材及数字教材编写的指导规范,编写指导手册进而推动教材创作。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科带头人和行业专家组成教材建设团队,投入科研经费,加大研发教材力度,做好教材版权保护,维护作者的合法利益。
2.3.3 教材管理改革创新
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联系相关行业、企业协会严格把关教材的开发和选用。开发教材通过院部推荐、校教材委员会的初审和审核三轮进行评定。按照教材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把好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明确高职院校、出版社和编写作者的权利和责任。教材选用委员会每年度可组织一次优秀教材评选,做好教材的质量评定标准,并将评选结果纳入教师科研工作量和职称评聘中,通过改革教材评定机制来调动广大教师开发教材的积极性。
3 总结
完善高职院校教材改革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保障教学秩序、高质量教学发展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职教二十条的具体要求,满足课程需要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教材的质量,将教材管理与精准育人结合起来,制定各种新形式教材编写规范,通过流程控制有效管理教材的开发与选用,解决制约当前高职教材建设中的一系列困难,对学校持续健康稳定转型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丽丽.初探高水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供给侧和百万招生计划[J].知识经济,2020,(22):99-100.
[2]冯国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管理實践,2019,(5):46-47.
[3]杜瑞军.我国高等学校教材管理的基本逻辑[J].教育研究,2019,(6):116-126.
[4]梁丽丽.基于OBE的商务网页制作课程目标设计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51-5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现状;对策
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教材关键是体现“新”“实”,提升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解决“多而少优”的问题。教材管理有效把握教材开发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产生着根本性、决定性、实质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材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教材管理改革的实际,介绍了相关经验和做法。
1 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现状
1.1 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教材建设与审核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建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各高职院校本应该是教材管理和建设的主体,但随着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教材研究和管理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文件的制定都是参照国家或省教育厅文件进行复制,并没有结合院校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撰,且制定的很多文件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及管理办法执行。
1.2 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传统的教材管理模式是各院部提交纸质订单,审批通过后汇总表格进行采购,管理人员根据表格制作各院部领书单,发放教材后易存在总数量、折扣费用及学生教材明细费用混乱等问题。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传统的教材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有些高校已自主研发教材管理系统,但还处于初期阶段,出现了书籍版本更新难与学籍和财务系统对接功能弱等问题。
1.3 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高职纸质教材的选取基本是两种:一是公开出版的教材,但随着高等教育经济主义倾向的显现,尤其是职称评审的功利化追求等问题,部分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以交钱多少来排序作者或看包销教材数量作为条件,审核质量上把关不严,出现了“职称教材”或“关系教材”等;二是学校的校本教材,由于学校的要求不高,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校本教材出现知识点缺失、内容不连贯、更新过慢、错别字频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材的严肃性。
2 高水平院校教材管理研究对策
2.1 制度建设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规范和加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打造精品教材,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建立学校和二级院部两级教材管理体系。
2.1.1 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
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院部负责人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并确定学校教材选用规划及教材建设资金管理;检查、落实教材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学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制度;指导全校各专业教材研究和评价工作;审批学校教材建设立项计划,组织教材出版评审和推荐,并组织申报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等优秀教材的评选;对选用教材目录外的教材进行审批;组织各教学部门开展教材开发、研究等建设工作。同时成立二级院部的教材选用委员会,校教材委員会对二级院部的进行指导和监督工作。
2.1.2 制定运行机制
教材选用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举行例会1次。主任委员可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召集专题会议,必要时还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参加,讨论、研究相关专业范围内的教材规划、教材选用和教材质量评估等教材建设及审核工作。教材选用范围,一是出版教材,原则上选用国家教委指定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如个别需另选教材的,要填写审批表,经院部、教材委员会二级审批。二是校本教材,教师要按照学校通知时限上报申请并审批,经教材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使用。
2.1.3 制定教材选用管理办法
结合院校专业实际情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选用教材内容要体现学科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选用教材要做到:一是适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二是审批、推荐和选用教材坚持“优先选用国家或省部级优秀教材,鼓励教师出版自编特色教材”的原则;三是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不得选用两种教材,教材出版年限原则上应为近三年。
2.2 平台建设
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壮大,学生生源种类也逐渐丰富,而高校中的教材管理人员还都是一人承担,要想达到各类数据的精准化就应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科学管理教材,同时也能优化教材库的使用,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 建立规范的管理平台
结合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实际需求,应建立教材管理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教材信息的采集、更改、计算及分类汇总。该系统应与学籍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做好端口的对接服务。信息的准确是教材日常管理的关键,所以对学生的状态如在校、参军或休学等必须时时对应。要做好系统的升级更新,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壮大,学生结构也必然随之改变,“1+X”证书的兴起及联合办学等情况都应考虑在内。
2.2.2 做好网络教材库
教材库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教材的使用,并在教材停版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时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要有3本左右的样板教材,由该门课程的双师型授课教师推荐或是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组成,每学期末上报到教材选用委员会,经审批通过的教材可录入该课程的教材库中,并对教材有简要的说明备注。网络教材库每学期更新一次,以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市场的变动。
2.2.3 网络教材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对教材的征订、采购、入库、出库及扣费等信息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结算时的出错率,该系统可分类汇总各二级学院的订单、各出版社的订单、“十二五”及“十三五”教材使用情况的数据等,不仅方便教材的发放管理,还能通过数据分析高职教材在整个教材订单中的比例,高质量教材的采用情况等。学生可登录系统,掌握已发教材和教材费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接财务管理系统,财务人员还可及时掌握学生的退欠费情况,为毕业生离校时教材费的清算提供依据。 2.3 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要紧跟专业发展,适应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教学大纲的设计要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步更新,也就加快了教材更新的速度,以往教材都是3~5年更新一次应缩短到1~2年随时修订,修订后的审核把关也是重中之重。
2.3.1 分类统筹教材
思想政治理论类、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教材应根据高职大学生层次特点,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筹做好部署,突出教材的简明性、针对性、实用性,将我国历史和当代科学文明有机融合,做到思想性、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专业理论类教材可2~3年更新一次,修订新工艺、新思路和新拓展,实践类课程应1~2年修订一次,修订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
2.3.2 创新教材建设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科交叉类教材、创新创业类教材、国际化标准类教材及实习实训类教材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通过与合作学校或企业的双向介入,将企业的项目资源转变成教学资源,这种以任务为引领,以工作项目或模块形式为编排的方式,可研究并探索教师新形态教材、活页式教材及数字教材编写的指导规范,编写指导手册进而推动教材创作。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科带头人和行业专家组成教材建设团队,投入科研经费,加大研发教材力度,做好教材版权保护,维护作者的合法利益。
2.3.3 教材管理改革创新
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联系相关行业、企业协会严格把关教材的开发和选用。开发教材通过院部推荐、校教材委员会的初审和审核三轮进行评定。按照教材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把好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明确高职院校、出版社和编写作者的权利和责任。教材选用委员会每年度可组织一次优秀教材评选,做好教材的质量评定标准,并将评选结果纳入教师科研工作量和职称评聘中,通过改革教材评定机制来调动广大教师开发教材的积极性。
3 总结
完善高职院校教材改革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保障教学秩序、高质量教学发展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职教二十条的具体要求,满足课程需要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教材的质量,将教材管理与精准育人结合起来,制定各种新形式教材编写规范,通过流程控制有效管理教材的开发与选用,解决制约当前高职教材建设中的一系列困难,对学校持续健康稳定转型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丽丽.初探高水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供给侧和百万招生计划[J].知识经济,2020,(22):99-100.
[2]冯国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管理實践,2019,(5):46-47.
[3]杜瑞军.我国高等学校教材管理的基本逻辑[J].教育研究,2019,(6):116-126.
[4]梁丽丽.基于OBE的商务网页制作课程目标设计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