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服务业发展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背景下,全面认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服务业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0377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一)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
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增长迅速。在OECD国家中,所有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类,其次是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及其他。
(二)服务业内部出现新特点。
1、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商业性、环境服务业已成为竞争焦点。近年来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建立在迅速增长的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基础之上的。通信、金融、物流、批发、农业支撑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比重增加。商业服务贸易额是国际服务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的主题,因而环境服务正异军突起。
2、现代服务业在GDP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迅速。服务业各部门的产出比重基本上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服务需求增长主要是这些服务部门的需求增长在起主导作用。
3、服务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传统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信息比较优势将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三)世界服务贸易增长强劲。
服务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期。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拓展了传统服务贸易的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简化了交易过程,降低了交易费用,增加了服务贸易的流量。这两方面的合力使服务贸易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构成一国的竞争优势。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内容和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对服务业管制宽严有度。
随着服务业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服务业的管制也由严格管制到中等管制,然后再到低度管制。但是,管制改革的进度在不同行业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年来受到完全管制的服务行业越来越少,其对产出、价格和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服务业及国际化的发展。
二、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对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在过去25年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2003年的33.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2、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但是创造就业的能力大幅度下降。
从今后各产业就业增长趋势看,由三个就业渠道转变为一个渠道,即服务业。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相当于美国农业劳动力的100多倍,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应当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继续增加;从1995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在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的制造业就业人数绝对数下降的趋势,所不同的是中国目前处在下中等收入阶段,提前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不仅不能成为“就业机器”,而且还在不断排斥劳动力。
3、国有单位长期垄断大多数服务业部门,极大地妨碍创造就业。
我国服务业存在严重的劳动力市场障碍,特别是许多服务行业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这些行业基本属于计划经济的模式,不仅具有垄断特征,而且还具有排他性,妨碍外部民间和外资的进入,也不利于积极创造就业,特别是教、科、文、卫长期吃皇粮,也增加了政府的负担,这些行业堪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不打破国有单位的垄断地位,在公共事业单位不引入竞争机制既无法有效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也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我国服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服务业吸引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服务业基础总体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还是严重滞后。
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这个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应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2、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偏低。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工业已从大规模吸收劳动力的部门变成了劳动力的“挤出”部门,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尽管如此,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3、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仍然较低。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制造业生产国,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现代物流服务技术装备和物流管理体系,物流成本相当高,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0%,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高昂的流通成本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的重大瓶颈。
4、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性服务行业对整体经济的推动潜力未完全发挥,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
首先是行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中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
其次是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农村落后于城市,内地落后于沿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广东、四川、上海、河南、北京等省市的服务业比较发达。中部地区作为东部与西部联结的桥梁与纽带,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其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必将大大增加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难度。
5、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政策管制严,竞争能力弱。
我国服务业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外,其余众多服务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市场准入的障碍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等行业,一直由国家实行垄断经营,政企不分、企业事业不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改革与开放,逐步改变了国家垄断的局面,但全方位竞争的格局尚未形成。这使得我国很多服务业企业竞争能力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服务业无论在服务品质还是在服务技术上均处于明显劣势,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6、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外资企业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是,缺少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基本法,一些重要的服务部门如旅游、卫星发射等领域尚无立法或立法不完备。此外,已有的法律法规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对在华外国服务机构服务提供者的规定较少或没有规定。
三、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未来的5-15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新一轮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服务业,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使服务需求弹性上升,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三是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服务业发展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空间;四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五是服务业科技含量高的消费需求成为新的需求热点。
该项目为200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10596R02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主编.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
[2]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
[3]李善同、华而诚主编.21世纪初的中国服务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9.
[4]俞梅珍著.服务业与当代国际竞争.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9.
[5]黄维兵著.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
关键词 服务业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0377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一)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
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增长迅速。在OECD国家中,所有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类,其次是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及其他。
(二)服务业内部出现新特点。
1、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商业性、环境服务业已成为竞争焦点。近年来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建立在迅速增长的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基础之上的。通信、金融、物流、批发、农业支撑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比重增加。商业服务贸易额是国际服务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的主题,因而环境服务正异军突起。
2、现代服务业在GDP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迅速。服务业各部门的产出比重基本上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服务需求增长主要是这些服务部门的需求增长在起主导作用。
3、服务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传统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信息比较优势将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三)世界服务贸易增长强劲。
服务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期。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拓展了传统服务贸易的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简化了交易过程,降低了交易费用,增加了服务贸易的流量。这两方面的合力使服务贸易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构成一国的竞争优势。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内容和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对服务业管制宽严有度。
随着服务业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服务业的管制也由严格管制到中等管制,然后再到低度管制。但是,管制改革的进度在不同行业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年来受到完全管制的服务行业越来越少,其对产出、价格和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服务业及国际化的发展。
二、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对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在过去25年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2003年的33.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2、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但是创造就业的能力大幅度下降。
从今后各产业就业增长趋势看,由三个就业渠道转变为一个渠道,即服务业。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相当于美国农业劳动力的100多倍,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应当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继续增加;从1995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在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的制造业就业人数绝对数下降的趋势,所不同的是中国目前处在下中等收入阶段,提前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不仅不能成为“就业机器”,而且还在不断排斥劳动力。
3、国有单位长期垄断大多数服务业部门,极大地妨碍创造就业。
我国服务业存在严重的劳动力市场障碍,特别是许多服务行业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这些行业基本属于计划经济的模式,不仅具有垄断特征,而且还具有排他性,妨碍外部民间和外资的进入,也不利于积极创造就业,特别是教、科、文、卫长期吃皇粮,也增加了政府的负担,这些行业堪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不打破国有单位的垄断地位,在公共事业单位不引入竞争机制既无法有效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也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我国服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服务业吸引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服务业基础总体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还是严重滞后。
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这个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应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2、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偏低。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工业已从大规模吸收劳动力的部门变成了劳动力的“挤出”部门,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尽管如此,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3、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仍然较低。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制造业生产国,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现代物流服务技术装备和物流管理体系,物流成本相当高,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0%,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高昂的流通成本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的重大瓶颈。
4、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性服务行业对整体经济的推动潜力未完全发挥,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
首先是行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中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
其次是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农村落后于城市,内地落后于沿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广东、四川、上海、河南、北京等省市的服务业比较发达。中部地区作为东部与西部联结的桥梁与纽带,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其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必将大大增加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难度。
5、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政策管制严,竞争能力弱。
我国服务业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外,其余众多服务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市场准入的障碍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等行业,一直由国家实行垄断经营,政企不分、企业事业不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改革与开放,逐步改变了国家垄断的局面,但全方位竞争的格局尚未形成。这使得我国很多服务业企业竞争能力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服务业无论在服务品质还是在服务技术上均处于明显劣势,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6、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外资企业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是,缺少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基本法,一些重要的服务部门如旅游、卫星发射等领域尚无立法或立法不完备。此外,已有的法律法规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对在华外国服务机构服务提供者的规定较少或没有规定。
三、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未来的5-15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新一轮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服务业,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使服务需求弹性上升,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三是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服务业发展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空间;四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五是服务业科技含量高的消费需求成为新的需求热点。
该项目为200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10596R02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主编.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
[2]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
[3]李善同、华而诚主编.21世纪初的中国服务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9.
[4]俞梅珍著.服务业与当代国际竞争.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9.
[5]黄维兵著.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