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因为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易于实施,易于为人所接受的,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从当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缺失的主要归因,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资源的总体归类和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一般归结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路。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09-03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心里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富有情感性[2]。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2007年中国政府重新调整了节假日放假办法,将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假日增设为法定假日,无一不在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三失:对当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缺失的主要归因
(一)失衡:市场功利因素影响下的高校情感教育的艰难状态
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也随之走下神坛,从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的劳动者,大学生包括高校不得不功利化地思考并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谋职教育成为高校及大学生共同关心的重要教育内容。然而谋职教育放弃了人文教育的情感交流,惟利益马首是瞻,其中隐含的产业化的教育发展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人力主义的教育设计观,使教育沦为经济的奴婢。具有功利偏好的谋职教育说到底是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引导人们摆脱了物质的贫困后,却又给人们挖掘了精神贫困的陷阱。由工具理性主导的谋职教育直接导致了受教育者人格的断裂,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使自我、人我、物我关系陷入全方位失衡之中[3]。
(二)失落: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情感教育的尴尬处境
精英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很少开设情感教育类的专门课程,但由于教师多,学生少,校园面积小,教师和学生的接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保证,师生课内外情感交流频繁,高校的情感教育在非专业化的状态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高校面临着学生数量的急剧扩张、多校区办学的巨大压力,教师同样感受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方式转变和教育理念更新等带来的诸多困难,空间距离、心里压力、大班授课等致使部分教师一学期课下来,只能认识很少几个学生。教师成为教书者,而非育人者;高校成为知识信息的传输地,而并非情感自由交流的天堂,高校的育人职能存在着被异化和边缘化的危机。高等教育本是永恒而神圣的育人事业,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是其根本追求,高等教育绝不只是认知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也绝不应该成为情感教育的失落地。
(三)失意: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困难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在内容体系上必须坚持政治功能,强调政治导向,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同时,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往往用统一的教育内容、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同样模式的产品,这种产品被当作工具,用来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5]。这样的工具理性主导的,背离了基本情感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导致了受教育者人格的断裂,人被培养成一个个标准的器件,忽视了活生生的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工作做得很多、自己感觉很辛苦,但效果却难以令自己、学生和社会满意的困境。
二、五情:对当前节庆、纪念日资源的总体归类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当前又处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和高校大发展的辉煌时期,国内和国外、历史和现实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节庆、纪念日。准确理解这些节庆、纪念日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并作出必要地类型认定,对适时开展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共鸣的文化和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国情类。诸如国庆节,建党、建军、香港回归纪念日和端午节等,这类节日蕴含着为人民服务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国情,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二,校情类。例如校庆、院庆纪念日。这类节日包含着“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爱校如家”的集体意识和精神,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校史展览”、“校史讲座”、“我为母校做义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专业,从而热爱学校和专业,有利于培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归属感、荣誉感。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有价值的节日资源,在实践中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其三,亲情类。诸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中秋节、父母的生日等。古人尚云“百善孝为先”,通过此类节日可以培养大学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理解亲情,学会感恩。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亲情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大学生在增强与父母的感情中认识到在与任何人的相处中,既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应当尽量不损害别人,力求不妨碍别人的利益,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对大学生学会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6]。 其四,友情类。诸如教师节、大学生节、同学生日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友情”是由人的七情六欲派生出的“爱”的情绪或情感,表现为对同学、朋友、老师的情感依恋。社会学家认为:友情是人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需要,是人类高尚、优美的情感之一。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交往。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归根结底表现为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和交往的状态,一个人善于与他人交往,并善于保持一种良好的交往关系,就能够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发展[7]。马加爵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因苦于无人倾诉,在极度扭曲的心里状态下残忍杀害四名同学而被判处极刑。此案也从另一个侧面警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友情教育的重要性。
其五,社会情感类。诸如五四青年节、世界环保日、世界水日、法制宣传周、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利用此类节庆、纪念日开展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明晰社会权利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适应社会需要,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实效性: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一般归结
(一)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在节庆、纪念日开展情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共鸣,加之有效的环境氛围营造,有利于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萌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进而精神愉快地学习知识,并自觉将知识内化为品行,外化为行动,实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二)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催化和感化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选择有两种途径,一是理智型选择,如果认为知识信息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则予以接纳,否则排斥;另一种是情感型选择,如果认为传输信息的人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则认为其传输的信息必然也是值得信赖的,因此予以接受,否则排斥。在节庆、纪念日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可以营造健康快乐的教育氛围,通过师生的情感互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各种生动美好的情境之中,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活动和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感化和催化,经过理智和情感的共同选择,认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要充分发挥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功效,还需研究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实施的科学途径。
1.师生互动,增强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实效性。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成功与否的核心是能否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关键是师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实现情感互动。在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时,要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心理、生理、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情感交流、语言沟通,使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自觉动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铺平道路。
2.课程介入,提升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影响力。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一种崇尚科学教育的体系,在此支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也必然会偏好于培养学生的理性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一些本可以结合节庆、纪念日开展情感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如形势政策课、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类课程等)却放弃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专心致力于传授政治知识和学科理性,一定程度上使情感教育边缘化,并降低了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高校已经通过学分制改革,尝试设置能力类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节庆、纪念日活动,提高情商。但如何使能力学分评估的理性和情感教育的感性相结合,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为高校设置情感教育类课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英国南安普顿某所大学,每周都有情感教育课,如“嫉妒与藐视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两种情感,并伴以角色表演。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情感,以充分的语言沟通来代替某种行为。实践表明,在上完这类课程后,学生之间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个人情感得到升华,使得高智商与高情商的统一在学生身上成为现实[8]。
3.活动体验,提高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9]。情感教育也是如此,必须以活动为载体,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节庆、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将情感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真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参与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实践过程,有助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标准,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知行统一,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方式。
4.情境渲染,增强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亲和力。受教育者的情感培养与触发和一定的情境相关,良好的情感教育情境既是一种无形的,又是一种有形的感召力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在潜移默化中给人愉快的情感体验。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必须把握节日特质、教育对象特点和学校特色,有针对性地营造节日情境,烘托节日氛围,方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情理结合,防止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走入误区。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包括情感教育本身并非万能的法宝,情感教育的价值也不可被过分夸大。毕竟,情感教育只主要指向人的情感层面,它对于个体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也仅限于一定的范围内[10]。必须正确处理情感教育和理性科学教育、情感教育与能力教育的关系,否则难以形成健全的个人、健全的社会。当前,由于缺乏爱国的理性和能力,一部分胸怀满腔爱国热情的大学生,却事与愿违做出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蠢事;在现实生活中,情感代替理性而发生的社会悲剧同样触目惊心。
参考文献:
〔1〕孙伟.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江苏高教,1995(5):23-25.
〔2〕简世德.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高教论坛,2004(2):39-41.
〔3〕刘长明.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43-52.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5〕张梅娟.情感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视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28-29.
〔6〕赵建岭.论大学生亲情教育[J].陕西教育(理论),2006(Z1):357-358.
〔7〕赵志毅.论大学生友情教育——兼议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观的形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6-80.
〔8〕简世德.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高教论坛,2004(2):39-41.
〔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4.
〔10〕何爱霞.情感教育价值探析[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01-10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09-03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心里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富有情感性[2]。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2007年中国政府重新调整了节假日放假办法,将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假日增设为法定假日,无一不在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三失:对当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缺失的主要归因
(一)失衡:市场功利因素影响下的高校情感教育的艰难状态
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也随之走下神坛,从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的劳动者,大学生包括高校不得不功利化地思考并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谋职教育成为高校及大学生共同关心的重要教育内容。然而谋职教育放弃了人文教育的情感交流,惟利益马首是瞻,其中隐含的产业化的教育发展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人力主义的教育设计观,使教育沦为经济的奴婢。具有功利偏好的谋职教育说到底是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引导人们摆脱了物质的贫困后,却又给人们挖掘了精神贫困的陷阱。由工具理性主导的谋职教育直接导致了受教育者人格的断裂,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使自我、人我、物我关系陷入全方位失衡之中[3]。
(二)失落: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情感教育的尴尬处境
精英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很少开设情感教育类的专门课程,但由于教师多,学生少,校园面积小,教师和学生的接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保证,师生课内外情感交流频繁,高校的情感教育在非专业化的状态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高校面临着学生数量的急剧扩张、多校区办学的巨大压力,教师同样感受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方式转变和教育理念更新等带来的诸多困难,空间距离、心里压力、大班授课等致使部分教师一学期课下来,只能认识很少几个学生。教师成为教书者,而非育人者;高校成为知识信息的传输地,而并非情感自由交流的天堂,高校的育人职能存在着被异化和边缘化的危机。高等教育本是永恒而神圣的育人事业,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是其根本追求,高等教育绝不只是认知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也绝不应该成为情感教育的失落地。
(三)失意: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困难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在内容体系上必须坚持政治功能,强调政治导向,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同时,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往往用统一的教育内容、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同样模式的产品,这种产品被当作工具,用来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5]。这样的工具理性主导的,背离了基本情感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导致了受教育者人格的断裂,人被培养成一个个标准的器件,忽视了活生生的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工作做得很多、自己感觉很辛苦,但效果却难以令自己、学生和社会满意的困境。
二、五情:对当前节庆、纪念日资源的总体归类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当前又处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和高校大发展的辉煌时期,国内和国外、历史和现实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节庆、纪念日。准确理解这些节庆、纪念日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并作出必要地类型认定,对适时开展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共鸣的文化和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国情类。诸如国庆节,建党、建军、香港回归纪念日和端午节等,这类节日蕴含着为人民服务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国情,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二,校情类。例如校庆、院庆纪念日。这类节日包含着“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爱校如家”的集体意识和精神,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校史展览”、“校史讲座”、“我为母校做义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专业,从而热爱学校和专业,有利于培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归属感、荣誉感。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有价值的节日资源,在实践中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其三,亲情类。诸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中秋节、父母的生日等。古人尚云“百善孝为先”,通过此类节日可以培养大学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理解亲情,学会感恩。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亲情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大学生在增强与父母的感情中认识到在与任何人的相处中,既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应当尽量不损害别人,力求不妨碍别人的利益,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对大学生学会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6]。 其四,友情类。诸如教师节、大学生节、同学生日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友情”是由人的七情六欲派生出的“爱”的情绪或情感,表现为对同学、朋友、老师的情感依恋。社会学家认为:友情是人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需要,是人类高尚、优美的情感之一。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交往。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归根结底表现为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和交往的状态,一个人善于与他人交往,并善于保持一种良好的交往关系,就能够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发展[7]。马加爵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因苦于无人倾诉,在极度扭曲的心里状态下残忍杀害四名同学而被判处极刑。此案也从另一个侧面警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友情教育的重要性。
其五,社会情感类。诸如五四青年节、世界环保日、世界水日、法制宣传周、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利用此类节庆、纪念日开展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明晰社会权利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适应社会需要,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实效性: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一般归结
(一)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在节庆、纪念日开展情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共鸣,加之有效的环境氛围营造,有利于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萌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进而精神愉快地学习知识,并自觉将知识内化为品行,外化为行动,实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二)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催化和感化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选择有两种途径,一是理智型选择,如果认为知识信息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则予以接纳,否则排斥;另一种是情感型选择,如果认为传输信息的人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则认为其传输的信息必然也是值得信赖的,因此予以接受,否则排斥。在节庆、纪念日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可以营造健康快乐的教育氛围,通过师生的情感互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各种生动美好的情境之中,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活动和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感化和催化,经过理智和情感的共同选择,认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要充分发挥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功效,还需研究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实施的科学途径。
1.师生互动,增强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实效性。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成功与否的核心是能否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关键是师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实现情感互动。在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时,要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心理、生理、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情感交流、语言沟通,使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自觉动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铺平道路。
2.课程介入,提升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影响力。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一种崇尚科学教育的体系,在此支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也必然会偏好于培养学生的理性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一些本可以结合节庆、纪念日开展情感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如形势政策课、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类课程等)却放弃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专心致力于传授政治知识和学科理性,一定程度上使情感教育边缘化,并降低了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高校已经通过学分制改革,尝试设置能力类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节庆、纪念日活动,提高情商。但如何使能力学分评估的理性和情感教育的感性相结合,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为高校设置情感教育类课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英国南安普顿某所大学,每周都有情感教育课,如“嫉妒与藐视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两种情感,并伴以角色表演。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情感,以充分的语言沟通来代替某种行为。实践表明,在上完这类课程后,学生之间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个人情感得到升华,使得高智商与高情商的统一在学生身上成为现实[8]。
3.活动体验,提高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9]。情感教育也是如此,必须以活动为载体,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节庆、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将情感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真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参与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实践过程,有助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标准,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知行统一,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方式。
4.情境渲染,增强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的亲和力。受教育者的情感培养与触发和一定的情境相关,良好的情感教育情境既是一种无形的,又是一种有形的感召力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在潜移默化中给人愉快的情感体验。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必须把握节日特质、教育对象特点和学校特色,有针对性地营造节日情境,烘托节日氛围,方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情理结合,防止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走入误区。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节庆、纪念日情感教育包括情感教育本身并非万能的法宝,情感教育的价值也不可被过分夸大。毕竟,情感教育只主要指向人的情感层面,它对于个体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也仅限于一定的范围内[10]。必须正确处理情感教育和理性科学教育、情感教育与能力教育的关系,否则难以形成健全的个人、健全的社会。当前,由于缺乏爱国的理性和能力,一部分胸怀满腔爱国热情的大学生,却事与愿违做出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蠢事;在现实生活中,情感代替理性而发生的社会悲剧同样触目惊心。
参考文献:
〔1〕孙伟.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江苏高教,1995(5):23-25.
〔2〕简世德.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高教论坛,2004(2):39-41.
〔3〕刘长明.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43-52.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5〕张梅娟.情感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视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28-29.
〔6〕赵建岭.论大学生亲情教育[J].陕西教育(理论),2006(Z1):357-358.
〔7〕赵志毅.论大学生友情教育——兼议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观的形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6-80.
〔8〕简世德.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高教论坛,2004(2):39-41.
〔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4.
〔10〕何爱霞.情感教育价值探析[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