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电子商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电子商务的特点、作用以及其在各个区域所产生的效益,而后进一步分析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环境,发挥的作用和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合理性建议,使农村电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脱贫攻坚;作用
1.电子商务的概念、发展历程及特征
电子商务,简称电商,是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自从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概念引入我国之后,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期、雏形期、发展期、稳定期、成熟期五个阶段。
得益于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伴随着近年来通讯基础设施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换代,电子商务得到飞速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改变了商业流通的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促进消费与结构调整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动力,成为驱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技术进步与创新创造提供了平台。
电商行业网络效应显着,因其不受地域性限制,极大提高匹配效率,通过多年的发展,头部流量平台已经形成绝对优势地位。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向细分领域发力,从而催生产业链下游消费环节向上传导,电子商务从最初的信息服务、交易服务发展到后来的供应链整合阶段。
2.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靶向发力
农村电子商务,简称农村电商,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扎根于广大农村服务三农,促进三农服务落地,使广大农民受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随着2020年11月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确保脱贫成色,帮扶政策要从攻坚战转入常态化。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电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意义重大。
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立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是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运用电商发展成果,以创新引领农村流通转型升级,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农村物流设施设备基础,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物产丰富,但受制于各种原因,农产品卖难成了困扰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广大农民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好价,收益得不到保障。而农产品大都保存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实现产销有效对接,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就迫在眉睫。而农村电商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了途径。
3.农村电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农村电商极大的活跃了我国广大的农村商贸流通,使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工业消费品下乡更加便利。但在实际发展中也存在这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工强农弱的现象突出,工业品下行的比例大大超过农产品上行的比例,农产品实际在网率还比价低。农产品的上行方面主要存在着一些亟待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专业人才匮乏,经营分散,扩大困难。贫困地区的农业往往规模很小且比较分散,难以满足企业短期内的大批量采购需求。很多农村学子学成后多选择留在城市,返乡创业的比例较低,农村电商的人才缺口较大。农产品质量控制难,生产水平与商品质量不高。通常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相关的质量体系标准,有些地方生产出的东西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供应链落后,物流成本占比还比较高。农产品大都货值相对偏低,很多初级产品物流成本占比过高,加大了电商的运营成本。农村物流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另外,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要经历漫长的供应链体系,然而现实中,存在品控保鲜、仓储物流、包装文创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的问题。消费扶贫,缺乏长效机制。部分企业和平台发起的消费扶贫活动是一次性的,这对化解当下的农产品存量有一定帮助,但后续长效安排不足。
4.对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意见建议
从政策层面,需要继续挖掘潜力,巩固提升。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挖掘地区电商发展潜力,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化电商在农牧区的应用,加强品牌培育,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品控能力,推动电商与特色农牧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地方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农牧区电商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巩固提升电商扶贫成效。继续延续消费扶贫的鼓励政策,形成长效机制,“扶上马送一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从供给层面,需要继续打磨产品,提档升级。鼓励和指导广大农户成立生产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形成批量化供应的能力。提升市场意识,从“有什么就卖什么”发展到“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丰富产品线。培育农特产品品牌,用技术升级手段突破农产品季节性和周期性的限制,延长农产品的销售周期。
从人才层面,需要继续加大培训,建强队伍。强化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网络素养,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创业。加强培训,特别是应用化实战化教学。利用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政策,利用发达地区经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子商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优化区域电子商务人才队伍。
从建设层面,需要继续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加强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管理,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强化品牌的塑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公益宣传力度,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提供低成本渠道。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流通环节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推进电商与农业深度融合。
5.结语
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销售增添了新的形式,农民对农产品网上销售的认知度和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部门更要抓住这次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推动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撑,发挥长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
关键词:电子商务;脱贫攻坚;作用
1.电子商务的概念、发展历程及特征
电子商务,简称电商,是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自从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概念引入我国之后,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期、雏形期、发展期、稳定期、成熟期五个阶段。
得益于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伴随着近年来通讯基础设施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换代,电子商务得到飞速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改变了商业流通的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促进消费与结构调整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动力,成为驱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技术进步与创新创造提供了平台。
电商行业网络效应显着,因其不受地域性限制,极大提高匹配效率,通过多年的发展,头部流量平台已经形成绝对优势地位。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向细分领域发力,从而催生产业链下游消费环节向上传导,电子商务从最初的信息服务、交易服务发展到后来的供应链整合阶段。
2.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靶向发力
农村电子商务,简称农村电商,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扎根于广大农村服务三农,促进三农服务落地,使广大农民受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随着2020年11月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确保脱贫成色,帮扶政策要从攻坚战转入常态化。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电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意义重大。
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立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是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运用电商发展成果,以创新引领农村流通转型升级,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农村物流设施设备基础,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物产丰富,但受制于各种原因,农产品卖难成了困扰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广大农民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好价,收益得不到保障。而农产品大都保存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实现产销有效对接,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就迫在眉睫。而农村电商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了途径。
3.农村电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农村电商极大的活跃了我国广大的农村商贸流通,使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工业消费品下乡更加便利。但在实际发展中也存在这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工强农弱的现象突出,工业品下行的比例大大超过农产品上行的比例,农产品实际在网率还比价低。农产品的上行方面主要存在着一些亟待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专业人才匮乏,经营分散,扩大困难。贫困地区的农业往往规模很小且比较分散,难以满足企业短期内的大批量采购需求。很多农村学子学成后多选择留在城市,返乡创业的比例较低,农村电商的人才缺口较大。农产品质量控制难,生产水平与商品质量不高。通常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相关的质量体系标准,有些地方生产出的东西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供应链落后,物流成本占比还比较高。农产品大都货值相对偏低,很多初级产品物流成本占比过高,加大了电商的运营成本。农村物流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另外,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要经历漫长的供应链体系,然而现实中,存在品控保鲜、仓储物流、包装文创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的问题。消费扶贫,缺乏长效机制。部分企业和平台发起的消费扶贫活动是一次性的,这对化解当下的农产品存量有一定帮助,但后续长效安排不足。
4.对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意见建议
从政策层面,需要继续挖掘潜力,巩固提升。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挖掘地区电商发展潜力,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化电商在农牧区的应用,加强品牌培育,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品控能力,推动电商与特色农牧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地方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农牧区电商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巩固提升电商扶贫成效。继续延续消费扶贫的鼓励政策,形成长效机制,“扶上马送一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从供给层面,需要继续打磨产品,提档升级。鼓励和指导广大农户成立生产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形成批量化供应的能力。提升市场意识,从“有什么就卖什么”发展到“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丰富产品线。培育农特产品品牌,用技术升级手段突破农产品季节性和周期性的限制,延长农产品的销售周期。
从人才层面,需要继续加大培训,建强队伍。强化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网络素养,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创业。加强培训,特别是应用化实战化教学。利用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政策,利用发达地区经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子商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优化区域电子商务人才队伍。
从建设层面,需要继续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加强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管理,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强化品牌的塑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公益宣传力度,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提供低成本渠道。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流通环节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推进电商与农业深度融合。
5.结语
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销售增添了新的形式,农民对农产品网上销售的认知度和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部门更要抓住这次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推动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撑,发挥长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