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具体实践,对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好分组。根据学生的基础、爱好、特长、性格、性别的不同特点,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做好组内每个成员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差异组合式分组方式。通常有八名学生组成,其中两个人为优等生,三个为中等生,三个为学习暂时落后生。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团结协作同时要合理分配角色,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例如,组长: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等;副组长: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协助组长搞好组内团结,带动组员积极参与,争优创先。其他: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交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二、合作学习的模式
新教材有起点高、灵活性强、容量大、内容广、要求严等特点。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新教材的需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采用师生换位法,让学生参与教的过程。学生充当小老师,此时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看法,不仅满足了这个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小组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通过观察、阅读、归纳、讨论、交流等方式主动寻找答案,独立解决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养成预习、遇到问题及时查阅资料、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利用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上,以更好的把握课堂,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象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由教师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刺激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内容,他们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问学生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如何提供给他们存储、操纵与分析信息的工具。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为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人都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参与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培养学生在小组内主动参与的勇气,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每组一、二号支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三、四、五号支持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三以上,六、七、八号支持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教改的信心。
2、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无论在组织小组讨论中,还是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教师都要牢记自己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职责,努力克服盲目的、无意义的教学行为。教师既要精心设计问题,也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打开师生合作的通道。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这样的问题,可通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的一般加工方法和策略解决,但有的问题的复杂性水平较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例如在讲双曲线定义时,我找了一个长拉链给学生画了曲线,通过演示,让小组合作,真正理解定义。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提,而不是简单地递给他。”在师生合作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深入。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学生发言时,教师要认真聆听及时捕捉学生思想的火花点。合作交流的形式可以活泼、多样,可以设正方、反方,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深刻,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中的“冷场现象”,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并适当点拨,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抗挫能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争论与反思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和量。
总之,合作学习是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力图让学生轻松活泼、自由地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营建一个允许质疑、讨论、探索的公平竞争环境。在民主的环境下,师生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好分组。根据学生的基础、爱好、特长、性格、性别的不同特点,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做好组内每个成员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差异组合式分组方式。通常有八名学生组成,其中两个人为优等生,三个为中等生,三个为学习暂时落后生。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团结协作同时要合理分配角色,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例如,组长: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等;副组长: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协助组长搞好组内团结,带动组员积极参与,争优创先。其他: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交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二、合作学习的模式
新教材有起点高、灵活性强、容量大、内容广、要求严等特点。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新教材的需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采用师生换位法,让学生参与教的过程。学生充当小老师,此时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看法,不仅满足了这个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小组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通过观察、阅读、归纳、讨论、交流等方式主动寻找答案,独立解决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养成预习、遇到问题及时查阅资料、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利用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上,以更好的把握课堂,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象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由教师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刺激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内容,他们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问学生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如何提供给他们存储、操纵与分析信息的工具。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为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人都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参与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培养学生在小组内主动参与的勇气,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每组一、二号支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三、四、五号支持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三以上,六、七、八号支持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教改的信心。
2、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无论在组织小组讨论中,还是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教师都要牢记自己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职责,努力克服盲目的、无意义的教学行为。教师既要精心设计问题,也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打开师生合作的通道。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这样的问题,可通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的一般加工方法和策略解决,但有的问题的复杂性水平较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例如在讲双曲线定义时,我找了一个长拉链给学生画了曲线,通过演示,让小组合作,真正理解定义。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提,而不是简单地递给他。”在师生合作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深入。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学生发言时,教师要认真聆听及时捕捉学生思想的火花点。合作交流的形式可以活泼、多样,可以设正方、反方,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深刻,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中的“冷场现象”,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并适当点拨,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抗挫能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争论与反思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和量。
总之,合作学习是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力图让学生轻松活泼、自由地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营建一个允许质疑、讨论、探索的公平竞争环境。在民主的环境下,师生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