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跳跃的“海豚船”等

来源 :航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跳跃的“海豚船”
  新西兰人罗布·伊内斯和加利福尼亚人丹·皮埃特共同研制了一条外形像海豚的船,它能从水中跃出至3米多高的空中,甚至还能做特技动作。
  该船是用玻璃纤维、不锈钢、铝以及废弃的战斗机遮篷制成,由于装有类似海豚潜水效果的装置,这种双座位的“船”能潜入水中长达20秒。然而订做这种“船”却非常人所能承受,因其价格约在4万英镑左右。
  海豚船模型长4米多,重28千克。两人制作该船用了8年的时间,他们希望这种双座的船能成为“水上F1”的样板。使用175马力的普通水用螺旋桨就能令其在水中“飞”起来。他们现在尝试采用能产生240马力、用于标准家用车的马达进行改装。伊内斯说:“最新的型号并不太像海豚,但常规的造型令其在水中穿越时效率更高。”(徐双华)
  
  美警告北极冰原将在2040年夏消失
  美国科学家最近警告说,北极和北冰洋的大冰原将会在2040年夏季完全消失,人类将目睹一个完全无冰的北极,地球顶部白茫茫一片的极地,将会变成一片蓝绿色的汪洋,靠大浮冰猎食的北极熊将在自己的家乡绝迹。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维持在现有水平,北极融冰速度将在约20年内加快。融冰速度在2025年前还会保持稳定,但此后便会急速增长。根据超级计算机的仿真模拟,2040年的北极将会完全无冰。北极冰原急速融化的原因一是全球变暖令温暖的海流涌向北极;二是由于海水比冰原吸收更多阳光,冰洋融化的同时,会令北极暖化及融冰的速度进一步增加。过去25年,北极冰原已减少了25%;过去2年,冰洋面积每年以6%的速度消减,比从1979年起10年内测出的1.5%高出很多。如果全球变暖最终令覆盖格陵兰的冰雪融化,海平面将会上升约7米。
  北极冰原融化将改变地球的生态系统,包括海洋及地表生物、气候、航运模式,甚至国防政策。(徐双华)
  
  科学家发现史前牙力无穷的铁甲鱼
  科学家发现一种历史上牙齿力量最大的生物化石。这种史前鱼牙力可达到5 000千克,能一口将鲨鱼咬成两半。
  这种史前鱼名为邓氏鱼,长约10米,重约4吨,是4.15亿至3.6亿年前泥盆纪时代的一种大型海洋生物,属于“身披盔甲”的猎食鱼,出现时间比恐龙还要早。
  “铁甲鱼”的牙力比暴龙还强4倍,它没有真正的牙齿,靠口内两块锋利的长骨猎食。这种巨鱼的下巴不但有力,而且可以快速开合,只需1/50秒就能张开嘴,把四周所有猎物都吸进咽喉。这种可怕的怪鱼能一口将鲨鱼咬成两半,凶猛无比,可能还会残杀它的同类;它还能吃掉比它口部更大的生物,而鲨鱼在1亿年后才拥有这种能力。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表示,邓氏鱼能够破坏自然界的任何东西。它们虽然可以吃掉鲨鱼,但庞大的身躯却令其行动缓慢,不够灵活,而同样出现在泥盆纪时代的鲨鱼就敏捷得多,有利于猎食。普遍认为,身躯庞大是盾皮鱼类最终灭绝的原因之一。(徐双华)
  
  德推出“零污染”发电技术
  德国研究人员推出一项新型发电技术,在发电的同时,确保二氧化碳“零排放”。
  这项技术名为“氧燃料燃烧技术”。主要机理是:当发电站在燃烧褐煤发电时,燃烧设备内存在的气体为纯氧,而非普通空气。这样,褐煤燃烧过程中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不会产生其它杂质。由于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水,使用氧燃料燃烧技术发电后产生的废气很容易实现分离。
  对于剩余二氧化碳,发电站可以将其注入深层地下,真正达到温室气体“零排放”。
  据称,这将是世界上首次在利用褐煤发电时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发电技术,该项技术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
  (一凡)
  
  二氧化碳养殖海藻提取生物燃料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以色列一家生物公司,开发出一项利用二氧化碳养殖海藻提取生物燃料新技术。
  研究人员从排放的废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冷却后将其释放到养殖海藻的池塘里,经培养,海藻长势迅猛,产量大大提高,并从海藻中提取生物燃料。
  (兆一)
  
  用微电子装置跟踪海洋生物
  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日本、西班牙、新西兰、葡萄牙、墨西哥、冰岛和挪威等国科学家们正在利用微小的电子装置,对全球海洋生物进行跟踪,旨在研究全球变暖对动物行为改变的影响,继之能更好地管理渔业资源。
  从大马哈鱼到鲸、海龟、鲨鱼等海洋生物都将带上电子装置。当它们游过安装在关键位置的传感器时,科学家们就能掌握这些生物的行踪。
  据悉,海洋生物跟踪网络将扩展到大西洋、北冰洋、地中海和墨西哥湾。最终目标是在全球安装5 000个海洋信号接收器,以同时追踪100万头海洋动物。(肇文)
  
  日推出小型大功率燃料电池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工程师推出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在600摄氏度以下的工作环境中,最大输出功率为2瓦。该小型大功率燃料电池可大幅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因为采用了陶瓷技术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原故。
  燃料电池体积为1立方厘米,陶瓷结构内部贯穿着9根直径为2毫米的燃料导管。经由陶瓷材料中微细小孔进入的空气和通过导管的燃料发生反应,产生的电力经导电陶瓷导出。这种小型燃料电池在电流为4.5安培时,输出功率达到2瓦。而以往的燃料电池要达到同样的输出功率,体积要超过这种燃料电池的4倍。(一丁)
  
  头盔式放映机
  日本东芝公司推出一种头盔式播放器。它带有一个直径40厘米的圆顶型屏幕,以及安装在头顶上的放映机。放映机的超广角镜可在使用者面前全方位地放映800×600像素的无应变图像。(一丁)
  
  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小汽艇
   美国马里兰州一家公司制造了一艘新型的小汽艇,它装有一台用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小型发动机,只需外界温度22℃和零℃的温度差便能使记忆合金材料产生拉长、收缩,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驱动小汽艇。这种发动机可有效地利用工业废液、锅炉、电气设备和太阳光所产生的热量。(李有观)
  
  俄始建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
  据俄《红星报》报道,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已在4月15日于北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北德文斯克市正式开始兴建。这座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是建在一艘长144米、宽30米的船上,共有两个反应堆,使用年限为40年,换料周期为15年。
  据称,俄将建造7个浮动核电站,以供俄国内、亚洲以及太平洋地区用于海水淡化。首座浮动核电站将于2010年建成,造价3亿美元。
  (一 丁)
其他文献
中国入选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首届董事会  中国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局长宋家慧6月8日在瑞典哥德堡闭幕的国际救生艇大会第20届会议暨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首届会员大会上,当选为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首届董事会董事。  此次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大会是在国际救生艇联盟改组为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后的首次会员大会。根据联盟章程,会议经全体会员差额选举产生了首届董事会。新产生的董事会由7人组成,分别来自英国、瑞典、德
期刊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年初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三个服务”新理念在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引起巨大反响。3月1日中午,局长孙富民一行专程来到了安全重点保障水域之一的浙江岱山调研考察,进而拉开了2007年东海救助局践行“三个服务”,构建“平安交通”,与辖区地方政府共同构筑海上渔业平安网络的帷幕。    一、议事日程    交通部东海救助
期刊
我国第一部船舶生产行业准入标准——《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简称《船企评价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对于规范我国船舶生产企业管理,提高造船质量,保障航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引导和促进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船企评价标准》主要从生产设施生产设备计量检测人员和管理状况五大方面,首次统一规范了全国船舶生产
期刊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沧海茫茫,一帆千里。今年5月3日至7日,“绿眉毛·朱家尖”号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仿古木帆船参加了在韩国丽水市举行的国际高桅帆船节,由此开创了建国以来中华仿古木帆船参加国际高桅帆船节的先例,同时也成为“中韩文化交流年”活动中的一个亮点,实现了21世纪在国际舞台上中华木帆船与西洋帆船的对话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两地、两国海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中韩两国政府共同
期刊
全球十大货柜船运能占总运能六成   根据一项统计分析显示,全球十大货柜船运能占全球总运能比重高达六成,马士基航运(MAERSK)地中海航运(MSC)与达飞(CMA-CGM)前三大航商则占三成以上比重   统计指出,全球十大货柜船公司在2006年的市场比重已占全球货柜船队的60%之多,而十大船公司的总运能亦由254万TEU上升到628万TEU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与达飞等前三大航商总运能占整体市场的33.
期刊
被形容为“满船尽带黄金甲”身价逾千亿美元的广东海底沉船“南海一号”,今年六七月间可望重见天日“南海一号”打捞行动已正式展开,5月8日沉箱被放入打捞海域,将把沉船整体从海底吊起这在世界考古和打捞史上属首创,整个打捞过程预计花费一亿元人民币   “南海一号”古沉船是1987年8月由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打捞公司在广东海域发现的,是一艘距今超过800年的宋代木质沉船,沉船地点在广东珠江口以西距阳江海陵岛30里
期刊
日将研制无人驾驶潜艇  日计划在今后6年,花60亿日元,研制无人驾驶潜艇,旨在承担追踪武装间谍船、搜索和清除水雷、海底调查以及监视港湾、打击目标方的特种兵等任务。此外,防卫省还计划开发水底通信技术和自动航行控制技术等。  据称,日海上自卫队已部署了可遥控的扫雷艇“S-7”,并正在着手设计无人驾驶潜艇的建造工作。   (一丁)    法研发潜水无人驾驶飞机  据法《宇航新闻》报道,法已研发出潜水无人
期刊
2007年3月29日,德国海军第三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爱尔福特”号在北海造船厂建成下水K-130级是德国海军在建的最新一级轻护舰,据称,该舰机动灵活性强,既能单独遂行作战任务,又能作为战斗群的组成部分,对大型水面战舰实施有力的支援,因而备受德国海军宠爱尤其是随着MEKO技术的运用,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一研制背景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领土面积为35.7万平方
期刊
首艘中国造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交船   4月30日,中国内地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并建造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海洋石油117”号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命名交付该船是目前世界上建造的最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之一,“海洋石油117”号的船东是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渤海海域蓬莱“一九-三”油田最大的油水气处理加工中心   “海洋石油117
期刊
浙江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开始疏浚   作为宁波舟山两港资源整合重要举措之一的浙江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5月10日开始疏浚,预计2008年4月10日结束   届时可满足该航道30万吨级船舶满载90%通航保证率的通航需求,宁波—舟山港大动脉的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据宁波港集团有关人士介绍,该工程完成后,能够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降低钢铁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甬舟两地乃至长三角地区大工业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