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农业追求可持续、绿色发展,降低水资源消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为了促进我国现代农业长久、稳定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农业生产人员需要探索更多节水方案,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9.104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可缺少,但是水资源浪费问题也十分严重。为了解决农业用水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根据当地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设计农作物灌溉形式,以满足农业灌溉节水要求,使得农田水利灌溉更为理想。
  1.1 步行式灌溉
  在农业灌溉中,步行式灌溉技术优势突出,而且实践也证明步行式灌溉技术应用正在不断拓展。从技术本质上来看,这种技术与喷灌技术具有一些相同点,但是步行式灌溉技术消耗成本更低。在使用步行式灌溉技术时需要用到机械设备,这一点与滴灌技术存在相同点。在实际应用时,步行式灌溉大多是利用灌溉机械设备带来水资源在农田中进行灌溉,对同样面积的农田,步行式灌溉技术的效率更高,农业生产者付出的灌溉成本更低[1]。
  1.2 渠道防渗
  在农业生产中,实现高效输送水非常重要。而输送水资源时,遇到最多的问题则是水资源渗漏问题。要想实现高质量输送水工作,需要将防渗技术应用其中。在水利工程中,需要将防渗漏工作做好,进而确保水资源传输更加高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通过防水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进而提升水资源输配效率。因此,输送水资源过程中不能缺少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这是保障水量充足的基础。在传统水利项目中,主要采用砌筑石块或者加入防渗材料进行防渗处理,有时也会采用混凝土护坡或者是修建混凝土预制面进行防水,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渗漏效果。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防渗渠时,应选择U型渠道,这种防渗渠的断面水渗透能力弱,可以将水传输效率提升,为农业生产提升更多水资源[2-3]。
  1.3 低压管道输水
  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大多用户以灌溉管道输水为主。而对于管道的选择,则是以低压管道为主,这种管道主要是通过低压方式将农业灌溉所需的水分运送到待灌溉区域,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低压管道输水需要提供一定的低压环境,对于管道强度要求较高。一般而言,需要在地面下埋置管道,然后安装压水工具,形成低压环境,为水资源运输提供良好保障。在低压环境中,加之运输的管道处于地表以下区域,能够将水资源蒸发问题解决,确保更多的水资源被输送到需要灌溉的区域,实现针对性灌溉,既可以保护水资源,又可以实现灌溉的目的。
  1.4 喷灌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农田灌溉十分重要,农作物缺水会出现生长停止的问题,所以必须确保农作物水分充足。如果是温度适宜的雨期,雨水充足,则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天然灌溉水。人们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模仿雨水的形式发明了喷灌,这种技术覆盖的灌溉范围面广,同时可以使水体更加均匀地喷向农田,农田各部分都能够吸收到水分,使得农作物可以获取到更充足的水分。喷灌技术的特点在于灵活,与自然降雨形式相似,可以确保水分均匀喷洒于农田中。
  喷灌技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有固定喷灌、移动喷灌、半固定喷灌等灌溉形式。固定喷灌喷头灵活性差,限制了灌溉的范围,在范圍小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较多。半固定喷灌是为了解决固定灌溉喷头灵活性差的问题而出现的一种灌溉形式,在小范围的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移动式喷灌灵活性较高,喷头喷洒能够触及更大的范围,在大面积灌溉中应用较多,而且取得的效果良好。但是,这种喷灌形式的喷头属于可移动喷头,只有确保其移动空间合理,才能实现灌溉的目的。
  1.5 滴灌技术
  滴灌在农业生产中作用较大,而且是一种节水效果良好的灌溉技术。滴灌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不会出现灌溉失衡问题。滴灌技术主要是通过压力将管道内的水挤压出来,水分以缓慢的形式侵入到土壤之中,可以起到适度灌溉的作用。农作物类型不同,其对于水分的需求也不同,滴灌能够满足多种农作物对水分的不同需求。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少,有助于人们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规避水资源浪费问题,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是,滴灌滴头流道小,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如果水体中存在过多盐分,会出现盐分积累现象,进而导致靠近滴口区域的灌溉质量降低。所以在滴灌时,最好结合自动化设备进行灌溉,以起到良好的灌溉效果。
  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推广力度不够
  作为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域的水利工程中,推广力度并不到位,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采用的灌溉技术依然是直接引渠水灌溉或者是在附近河流中装水灌溉。这种灌溉方法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而且灌溉的效率也很低,不利于农业长久发展。总的来看,在这些偏远地区,缺乏体系化的宣传形式,很多农业生产者未能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意付出资金建设节水灌溉配套设备,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推广。
  2.2 缺少技术指导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能缺少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是支撑技术发展的前提。对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很多农业生产者不了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且可用资金十分有限,没有能力使用该技术。部分农民即使引入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果没有科学的技术指导,也无法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十分落后,无法发挥出新技术的优势。此外,当地的农业部门也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士,无法在整个区域进行技术指导,导致部分区域无法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3 缺乏资金支持
  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并制定出符合地区农业发展的灌溉技术。但是,完成这些任务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需要将灌溉技术投入试验,分析试验数据以及实际的灌溉效果,才能够设计出性能更好的灌溉技术。但是受到资金投入限制,一些地区无法优化完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灌溉技术的效率,无法真正地将灌溉技术的灌溉效果以及节水效果体现出来。
  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优化技术应用方案
  1)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农田了解灌溉的具体情况,收集农业生产的各项数据,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制定农业灌溉模式,应用节水技术。2)需要发挥已有灌溉设施的作用,在确保灌溉质量的基础上将新技术融入,利用新技术实现节水的目标。3)对于现有的技术,应该进行改进,各地所采用的灌溉形式应该根据农作物类型以及水资源分布特点进行优化,尽可能地高效应用自然资源。4)在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前,技术人员需要详细制定应用措施,尤其是应急处理措施,一旦灌溉质量不能满足地方生产需求,就应该及时更正技术,确保灌溉技术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在此前提下还能起到节水作用[4]。
  3.2 强化技术应用管理
  要想使节水灌溉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必须对技术应用进行合理管理,使得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得到发挥,这也是农田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此,技术人员应在实际管理中探究更多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技术应用科学合理,避免因为管理不当而出现各类问题,进而影响灌溉质量,这样不仅无法实现节水目标,而且农作物也将会面临生长不良的情况。同时,水利技术人员要对当地现行的农业灌溉方案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灌溉模式进行管理,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方案,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合理[5]。
  3.3 强化新型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迅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许多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农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在传统的灌溉形式上,应用智能技术对灌溉活动进行调控,可以为农作物提供稳定的水环境,这种调节方式可以降低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能优化灌溉模式,使得人在农业灌溉中得到解脱。
  4 结语
  科学发展与绿色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理念。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可或缺,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浪费,有必要将高效节水技术应用提上日程,在全国各地推广下去,并根据地区特点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优化,实现高质量的農业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卿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4):97-98.
  [2] 薛长青.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7(12):64.
  [3] 钱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06):245.
  [4] 高增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1):165.
  [5] 计永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9(17):44-4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农业经济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失去土地的支撑,农业经济的发展无从谈起.因此,实现水、林、田、路的合理布局,对农村种植进行科学指导,避免土地肥力透支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
摘 要 为了更好地优化自然保护地的整合工作,结合我国自然保护的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提出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的主要目标和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优化保护地的边界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可持续发展;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
摘 要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生产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其在借助多项工程措施改变地区农业水资源分布情况的同时,为农业生产及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仍受季节、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基于此,阐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要意义及其发展建设特点,针对不同季节的气候施工环境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而有效保障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4
摘 要 在对山西省忻州市农业生产状况和用水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用水水平和节水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农业节水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经分析,忻州市在采取相应节水措施的条件下,预计到2022年具有每年723.19万立方米的节水潜力。  关键词 农业用水;节水潜力;节水措施;山西省忻州市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
近年来,农村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我国农村地区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社会治理等问题.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等事业被提上发展日程,我国农村地区
摘 要 通过查阅资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上杭县中都镇兴坊村的格氏栲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兴坊村的野生格氏栲资源较丰富且生长良好,格氏栲群落植被资源也很丰富,分布有39科80属113种。根据格氏栲群落分布位置及群落特征,建议对现有的野生格氏栲资源加强抚育管护、强化保护措施,认真开展科学研究。  关键词 格氏栲;种群调查;群落特征;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志码:
水利灌溉工程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工作.但是,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基于这个大背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将构建绿色社会,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战略目标,对其予以部署,推进实施。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基于此,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生产;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已逐渐渗入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出发,建立生产、生活、生态等服
摘 要 河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农田灌溉大省,但其水资源受年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降水量少等因素的影响,旱情时有发生,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节水灌溉等对河南粮食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阐述河南省农田灌溉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田灌溉;路径选择;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