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松辽06-6和吉玉粳两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其适应种植区域进行异地多点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其穗大小、穗粒数、千粒重等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经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松辽06-6和吉玉粳两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其适应种植区域进行异地多点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其穗大小、穗粒数、千粒重等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经过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粒数、结实率,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与穗长和穗粒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初步明确了粳稻品种的丰产性好坏主要取决于株型、分蘖力、成穗率、穗粒数和结实率,为育种家选育既高产又稳产的粳稻品种,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其他文献
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根系、根际、根系分泌物、土壤呼吸和土壤物质转化和C、N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有关实验的研究情况,以及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响应大气CO2浓度升高
本文在野外土壤剖面调查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四湖地区潜育化水稻土的养分状况和肥力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壤潜育化程度加重,土壤养分有机质趋于丰富、潜在养分含量较高,速效养分中
目前我国基本上采用因素法进行农用地定级,而作为重要方法之一的修正法则应用很少.本文以宜兴市为例,对修正法农用地定级技术路线、指标控制区划分、单元划分、修正因素选取
采用培养试验对南京郊区 6 对菜地土和水稻土的土壤 N 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菜地土为相同类型水稻土改种蔬菜约 20 年的土壤。结果表明,培养 28 天期间,6 对供试土壤中有 4 对土壤都是菜地土壤矿化 N 量低于相同类型水稻土,其日矿化速率也低于相应的水稻土,而其他 2 对供试土壤之间无明显差异。大多数菜地土的土壤硝化率低于相应的水稻土。培养28 天时的矿化率和硝化率与土壤 pH、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