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的职责,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国家开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课程改革不仅仅足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便成为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传统的美术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目的: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兴趣:压抑了学生的原发创造性,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束缚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我们应该对美术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突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现。教师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以最大的表现空间,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等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来实现高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最终实现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教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转变了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的利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宽松、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愿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索学习方法、完成更深层次的探索与训练,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和分析自主发展等。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去的美术教学过于重视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产生一些与审美行为相悖的现象。而新课标明确指出了“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些教师就在教学中刻意的淡化、避让,甚至丢弃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欣赏名家名画时过度强调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学习。课堂上不敢再涉及美术知识,连基本的色彩知识,造型创意等审美思维的训练也被舍弃了。如上课的设计应用的基本理念都没有传达给学生。他们在强调审美性的同时却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又舍弃了知识与技能,其实质是对美术课程改革新理念认识的偏离。
2虽然现在提倡美术本位现象改革,美术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却是任何时期都不容改变的。美术课不能上成语文、自然、历史、音乐课。不管我们美术课上的学习活动设计到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应用哪些手段,其前提都应该围绕美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开发。
如何走把握学科本位、内容充实多样的艺术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审美能力,把美术课程上升到文化层面上,让学生在课堂本身感悟生活。美育自我。这才是美术课程思考的关键所在。而当前的美术课堂中出现了两种倾向,要么课堂上一味的追求美术技能技法的培训,把美术课堂当成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基地。要么盲目综合、舍本逐末的,把美术课上的不伦不类。这都是偏离了美术课标的不正确做法。课堂活动可以有,形式可以多样,但所有的活动形式都要以美术学科本身为出发点。不可以偏离主轨道。但也不能太极端,过度的强调学科专业。艺术课堂既不是浮于形式的花衣服,也不是专业技能的培训基地。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3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提出可以结合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运用相关的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开展教学,但有的教师却在实际的应用中只顾应用其它东西,而简略了课程本身,如美术鉴赏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感知及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觉。体验。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如果只是大谈与美术相关的电影和故事等,不讲美术作品本身,那么这个时候美术课已经变成了其它的课程了。
还有,美术鉴赏课以往教学中大量采用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随着课改的推进,讨论法备受推崇,他可以培养合作的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娅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的教师都积极的采用,但是由于些法使用的时间不长,或未能真正把握讨论法的实质,一些课堂上就出现了无效讨论的现象。有时候一个班级只有个别同学在讨论,大部分学生都无所事事,这样的讨论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4《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动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提倡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这些都明确了美术课程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确立了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程中的地位。但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其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有些教师在将多媒体引入教学的同时却陷入了以下误区:一、为电教而电教,为应用而应用。美术课堂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多媒体的应用虽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课堂上却山于错误过多的干预,使得学生的联想按部就班的跟随画面发展而进行,禁铜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想象力的开发。二、虽然一个个问题都是课什展示出来的,教师似乎不在是课堂的主导者,但实际上,教师只是将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隐身成了“幕后操纵者”。这样,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问题走与跟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走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仍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流于形式,课堂上仍离不开电脑教师的“督阵”。这些误区都是由于对美术新课程基本理念理解的偏差,以至于产生一系列多媒体课件滥用现象。
以上种种不足,都是我们教师上课时常常出现的问题,探其原因也可能是我们部分教师没有能真正的理解课改的宗旨而出现了失误,照此发展下去,课改也就无法进行,因此,只有我们正确的理解改革的意义,努力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把课改真正落于实处,让教师受益,让学生受益。
传统的美术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目的: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兴趣:压抑了学生的原发创造性,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束缚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我们应该对美术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突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现。教师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以最大的表现空间,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等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来实现高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最终实现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教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转变了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的利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宽松、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愿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索学习方法、完成更深层次的探索与训练,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和分析自主发展等。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去的美术教学过于重视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产生一些与审美行为相悖的现象。而新课标明确指出了“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些教师就在教学中刻意的淡化、避让,甚至丢弃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欣赏名家名画时过度强调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学习。课堂上不敢再涉及美术知识,连基本的色彩知识,造型创意等审美思维的训练也被舍弃了。如上课的设计应用的基本理念都没有传达给学生。他们在强调审美性的同时却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又舍弃了知识与技能,其实质是对美术课程改革新理念认识的偏离。
2虽然现在提倡美术本位现象改革,美术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却是任何时期都不容改变的。美术课不能上成语文、自然、历史、音乐课。不管我们美术课上的学习活动设计到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应用哪些手段,其前提都应该围绕美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开发。
如何走把握学科本位、内容充实多样的艺术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审美能力,把美术课程上升到文化层面上,让学生在课堂本身感悟生活。美育自我。这才是美术课程思考的关键所在。而当前的美术课堂中出现了两种倾向,要么课堂上一味的追求美术技能技法的培训,把美术课堂当成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基地。要么盲目综合、舍本逐末的,把美术课上的不伦不类。这都是偏离了美术课标的不正确做法。课堂活动可以有,形式可以多样,但所有的活动形式都要以美术学科本身为出发点。不可以偏离主轨道。但也不能太极端,过度的强调学科专业。艺术课堂既不是浮于形式的花衣服,也不是专业技能的培训基地。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3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提出可以结合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运用相关的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开展教学,但有的教师却在实际的应用中只顾应用其它东西,而简略了课程本身,如美术鉴赏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感知及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觉。体验。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如果只是大谈与美术相关的电影和故事等,不讲美术作品本身,那么这个时候美术课已经变成了其它的课程了。
还有,美术鉴赏课以往教学中大量采用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随着课改的推进,讨论法备受推崇,他可以培养合作的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娅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的教师都积极的采用,但是由于些法使用的时间不长,或未能真正把握讨论法的实质,一些课堂上就出现了无效讨论的现象。有时候一个班级只有个别同学在讨论,大部分学生都无所事事,这样的讨论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4《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动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提倡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这些都明确了美术课程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确立了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程中的地位。但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其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有些教师在将多媒体引入教学的同时却陷入了以下误区:一、为电教而电教,为应用而应用。美术课堂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多媒体的应用虽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课堂上却山于错误过多的干预,使得学生的联想按部就班的跟随画面发展而进行,禁铜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想象力的开发。二、虽然一个个问题都是课什展示出来的,教师似乎不在是课堂的主导者,但实际上,教师只是将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隐身成了“幕后操纵者”。这样,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问题走与跟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走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仍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流于形式,课堂上仍离不开电脑教师的“督阵”。这些误区都是由于对美术新课程基本理念理解的偏差,以至于产生一系列多媒体课件滥用现象。
以上种种不足,都是我们教师上课时常常出现的问题,探其原因也可能是我们部分教师没有能真正的理解课改的宗旨而出现了失误,照此发展下去,课改也就无法进行,因此,只有我们正确的理解改革的意义,努力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把课改真正落于实处,让教师受益,让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