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测评工具的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点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身心健康的促进性,锻炼行为的社会性四个方面;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促进体育锻炼的积极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等),也包括阻碍体育锻炼的消极方面(主观、客观)。
关键词 体育锻炼行为 特点 影响因素 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其身心健康一直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也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中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体育锻炼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体育锻炼的效果。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概念的界定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尽管是多样的,但大多数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首要目的与动机都是为了使自己身心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同时,除了体育课外,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里进行的,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在以往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进行了众多探讨,认为体育锻炼行为是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身体活动,通常把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作为度量单位。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点
(一)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大学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不仅具有很大的竞争性,而且体育活动存在着娱乐性。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为了使学生身心得到一定的锻炼,缓解心理压力,心理焦虑,而体育比赛又是从游戏发展而来,因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具有娱乐性。
(二)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随着休闲体育运动、大学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运动项目也在不断增加,有传统的三大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同时,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项目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
(三)身心健康的促进性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面对课业压力,也要面对毕业后就业的压力,同时,我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还很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此,体育锻炼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性。
(四)锻炼行为的社会性
体育行为不是与他人无关的纯粹的个体行为,而是人们对包括他人体育行为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相关刺激的行为反应。这种行为反应又构成了环境中的体育刺激源,对周围的其他个体和群体又会发生影响作用。可以说,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既可以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使之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同时,体育锻炼中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可以影响和作用于其周围的其他个体。
三、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也就是说,行为、环境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双向决定,这种互为因果的模式,叫相互决定论(见图1)。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由环境、个体和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决定论的概念假设,个人既是他们行为的中介又是行为的主体。个人是行为主体,是指个人是行为的发出者,个人是行为的中介是指,外界环境要影响和改变行为,必须通过影响、改变个人这个中间环节才能达到目的。
而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理解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促进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化3 个方面;阻碍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又可分为环境和个体两个方面。环境方面,包括没有体育设施、场地和同伴等。个体方面包括身体较虚弱、身体较疲劳、精力不足、没有时间和缺少经费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缺乏兴趣、不喜欢体育运动、身体好没有必要运动以及怕人讥笑,主要是对身体锻炼与自己身心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
四、结论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点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身心健康的促进性,锻炼行为的社会性四个方面。
(二)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促进体育锻炼的积极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等),也包括阻碍体育锻炼的消极方面(主观、客观)。
参考文献:
[1] 汤国杰.大众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27-29,98.
[2] 程小虎,张凯.国外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的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1998,(1):44-47,51.
[3] 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9-52.
摘 要 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测评工具的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点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身心健康的促进性,锻炼行为的社会性四个方面;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促进体育锻炼的积极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等),也包括阻碍体育锻炼的消极方面(主观、客观)。
关键词 体育锻炼行为 特点 影响因素 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其身心健康一直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也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中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体育锻炼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体育锻炼的效果。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概念的界定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尽管是多样的,但大多数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首要目的与动机都是为了使自己身心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同时,除了体育课外,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里进行的,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在以往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进行了众多探讨,认为体育锻炼行为是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身体活动,通常把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作为度量单位。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点
(一)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大学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不仅具有很大的竞争性,而且体育活动存在着娱乐性。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为了使学生身心得到一定的锻炼,缓解心理压力,心理焦虑,而体育比赛又是从游戏发展而来,因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具有娱乐性。
(二)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随着休闲体育运动、大学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运动项目也在不断增加,有传统的三大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同时,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项目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
(三)身心健康的促进性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面对课业压力,也要面对毕业后就业的压力,同时,我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还很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此,体育锻炼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性。
(四)锻炼行为的社会性
体育行为不是与他人无关的纯粹的个体行为,而是人们对包括他人体育行为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相关刺激的行为反应。这种行为反应又构成了环境中的体育刺激源,对周围的其他个体和群体又会发生影响作用。可以说,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既可以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使之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同时,体育锻炼中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可以影响和作用于其周围的其他个体。
三、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也就是说,行为、环境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双向决定,这种互为因果的模式,叫相互决定论(见图1)。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由环境、个体和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决定论的概念假设,个人既是他们行为的中介又是行为的主体。个人是行为主体,是指个人是行为的发出者,个人是行为的中介是指,外界环境要影响和改变行为,必须通过影响、改变个人这个中间环节才能达到目的。
而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理解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促进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化3 个方面;阻碍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又可分为环境和个体两个方面。环境方面,包括没有体育设施、场地和同伴等。个体方面包括身体较虚弱、身体较疲劳、精力不足、没有时间和缺少经费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缺乏兴趣、不喜欢体育运动、身体好没有必要运动以及怕人讥笑,主要是对身体锻炼与自己身心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
四、结论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点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身心健康的促进性,锻炼行为的社会性四个方面。
(二)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促进体育锻炼的积极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等),也包括阻碍体育锻炼的消极方面(主观、客观)。
参考文献:
[1] 汤国杰.大众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27-29,98.
[2] 程小虎,张凯.国外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的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1998,(1):44-47,51.
[3] 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