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骑兵第1集团军是苏俄内战期间一支颇具传奇色彩的部队。虽然建制仅存在于1919年—1923年这短短的4年时间里,但它在苏联红军中的影响极其深远,没有其他任何一支部队可以望其项背。其威名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作品远播四方,影响了几代人。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騎兵第1集团军出身的军官在红军高层中占据相当比例。1935年,苏联红军授予的首批5位苏联元帅中,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就曾分别是骑兵第1集团军司令员和政委。1940年,苏联红军3位将领晋升苏联元帅军衔,其中就有当年骑兵第1集团军炮兵主任库利克、骑兵师长铁木辛哥。
卫国战争爆发后,出身于骑兵第1集团军的高级将领们挽狂澜于既倒,在关键时期承担了重要责任,为战胜法西斯德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签署法令,要求迅速组建工农红军,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5月,罗斯托夫州普拉托夫斯卡亚地区成立了一支2000人的农民社会主义第3团,随后又改编为第1顿河步兵师。
面对占优势的白军步步紧逼,第1顿河步兵师于当年7月撤至察里津城下。在这里,该师得到了人员装备的补充,并增编了1个有700名战斗人员的社会主义骑兵团,团长是鲍里斯·莫基耶维奇·杜缅科。日后闻名天下的谢苗·米哈依洛维奇·布琼尼,当时是该团的1名骑兵连连长。
随着各地的红军部队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察里津城下,社会主义骑兵团的实力迅速增长。到1918年8月,骑兵团已经拥有1800名战斗人员。9月24日,社会主义骑兵团改编为骑兵旅。11月28日,骑兵旅和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的第1克里米亚团、布拉特金率领的顿河-斯塔夫罗波尔骑兵旅,以及由科列索夫指挥的伊洛瓦亚第1团,合编为骑兵混成师。杜缅科任师长,布琼尼任参谋长。
在察里津保卫战期间,骑兵混成师的战绩相当抢眼。就在正式成立的第2天,该师远程突袭白军阿斯特拉罕步兵师,将其大部歼灭。1919年1月,骑兵混成师一分为二,成立了特别骑兵师,布琼尼任师长。特别骑兵师在1个月的时间里长途奔袭400千米,击溃白军23个团,不仅缴获48门火炮和百余挺机枪,而且重新打通了察里津与北部卡梅申地区的交通联系。
布琼尼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出身于旧俄军骑兵军士的他,一改旧俄军骑兵战术传统,更加强调火力打击。骑兵第1军为骑兵侦察兵配备了机枪车,这样双方在遭遇时己方兵力能够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从而使对方的侦察和情报能力受损。在战斗开始时一般先对敌实施炮火打击,然后在重机枪两翼射击掩护下发起冲锋,或使用侧翼包围战术。在通常情况下,等到红色骑兵发动冲锋的时候,白军主力已经消耗殆尽,或者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1919年9月30日,马蒙托夫率领的顿河哥萨克骑兵攻占了战略要地沃罗涅日,直接威胁莫斯科,南方战线的形势急剧恶化了。
10月7日,南方面军司令员叶戈罗夫命令骑兵第1军归南方面军直接指挥。两天后,骑兵第1军开始向西北沃罗涅日方向移动。叶戈罗夫计划从10月17日起,红军第14集团军在奥廖尔、第8集团军和骑兵第1军在沃罗涅日方向同时发起反攻。这是决定苏维埃政权命运的关键一战。史称沃罗涅日-卡斯托尔纳亚战役。
10月13日,骑兵第1军抵达沃罗涅日城下。在这里,他们遇上了库班哥萨克斯库罗将军率领的白军骑兵。白军率先发起攻击,布琼尼后退诱敌,使用炮兵和机枪给白军骑兵以重创。白军骑兵此后退入城内,高挂免战牌。由于城防坚固,骑兵几无攻坚能力。而配属骑兵第1军的第8集团军步兵第12师只有区区1200人,也无力攻破这么坚固的筑垒。于是布琼尼只能想办法将固守之敌诱出城外,在野战中加以歼灭。
10月18日,布琼尼派手下的一名传奇英雄、塞尔维亚人奥列科·敦季奇化装成白军,往沃罗涅日城里送了一封致斯库罗的亲笔信。信中写道:“明天我将攻占沃罗涅日,我责成全体反革命分子在环形广场列队,我将检阅。我命令你这个白卫军杂种指挥检阅,检阅结束后,由于你的滔天罪行及你给工农带来的血泪,你将被绞死在环形广场的电线杆上。”
10月19日一早,被激怒的斯库罗率所部骑兵倾巢而出,利用大雾向骑兵第1军发动了进攻。结果被预有准备的红军打得大败而归。白军残部退回阵地,士气低落到了极点。10月20日,骑兵第1军转入进攻,连续4天发动试探性进攻,寻找白军防守漏洞。之后,骑兵第6师下马作战,与步兵第12师发动佯攻,布琼尼亲自指挥骑兵第4师在沃罗涅日北部发动主攻。骑兵第4师的进攻很快陷入胶着。骑兵第6师和步兵第12师遂由佯攻转为主攻。10月24日,骑兵第1军攻克沃罗涅日,将南线白军截为两段。白军受到钳形攻势压迫,被迫向南撤退。
沃罗涅日战役胜利后,布琼尼对骑兵作战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超越了绝大部分红军指挥员,形成了自己的战术风格。他强调骑兵的野外作战,避免陷入阵地战或者巷战;强调火力支援,在攻城战中骑兵需要得到步兵的支援;面对敌人的防线,骑兵部队应该不断试探敌人防御的弱点;在形成突破口之后,应立刻把预备队投入突破口,从敌人侧翼或者后方发动进攻,分割和包围敌军。最后这个经验与卫国战争中苏军的坦克进攻战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加上骑兵第1军使用了少量装甲车投入作战,所以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甚至认为,是布琼尼发明了早期的装甲进攻战术。
攻克沃罗涅日后,骑兵第1军立刻向西挺进,准备在库尔斯克切断白军的退路。10月31日,布琼尼将进攻不力的骑兵第6师师长阿帕纳先科降职成为团长,任命铁木辛哥为师长。在沃罗涅日西北70千米的卡斯托尔纳亚,骑兵第1军陷入与斯库罗及马蒙托夫骑兵余部的苦战。 此时白军骑兵余部尚有7000余人,与骑兵第1军大体持平,而且还保持有相当的战斗力。战至11月中旬,骑兵第1军在第8集团军步兵第42师的增援下,占领了这个重要的铁路会让站。通往库尔斯克的道路打开了,此后骑兵第1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800千米。
在向南大进军途中,骑兵第1军于11月17日扩编为骑兵第1集团军,下辖骑兵第4、第6、第11师及直属队。集团军司令员由布琼尼担任,伏罗希洛夫和夏坚科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新加入的骑兵第11师由第8集团军转隶,师长是费奥多尔·莫罗佐夫。
11月下旬,在诺维奥斯科利,骑兵第1集团军击败了乌拉盖将军的骑兵部队。这是邓尼金白军最后的骑兵家底。在此后的4个月时间,步兵第8、第12师长期配属骑兵第1集团军作战。布琼尼将这些步兵用于强攻白军要塞。而当骑兵在白军后方或者侧翼发动进攻时,步兵被用于正面进攻。
12月23日,骑兵第1集团军渡过北顿涅茨河,于4天后占领顿巴斯中心城市巴赫穆特。1920年1月初,布琼尼率部占领塔甘罗格,1月7日占领罗斯托夫。这两座城市是邓尼金指挥部所在地和白军的主要基地。
从沃罗涅日和顿巴斯败退后,邓尼金利用顿河及其支流马尼齐河构筑了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将残存部队全部展开。在罗斯托夫以南的顿河入海口一带,是邓尼金的志愿军。志愿军以东沿马尼齐河南岸布防的是顿河军,更东边一点的是战斗力最弱的库班军。这条战线的薄弱地带是东部。邓尼金打算一旦马尼齐的防线被突破,他就立刻收缩志愿军和顿河军,向黑海沿岸城市新罗西斯克撤退,从海上撤到克里米亚,与弗兰格尔的白军会合。
由于长途奔袭后未得到休整,骑兵第1集团军于1919年1月17日—21日期间,在巴塔伊斯克一带发动的3次正面进攻均告失败。重新调整部署后,骑兵第1集团军东移至库谢夫斯卡亚,于1月25日—28日之间重新发起进攻,因各部队协调不力终告失败。
2月4日,新上任的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命令骑兵第1集团军继续东调,作为预备队使用。待第9、第10和第8集团军渡过顿河和马尼齐河之后,骑兵第1集团军从库班军和顿河军的结合部进行突破,尽快占领季霍列茨卡亚。
2月19日,骑兵第1集团军踏着深达1米的大雪,艰难地抵达托尔戈瓦亚。白军以为骑兵第1集团军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便不顾一切地发动了最后的进攻,结果遭遇惨败。当天晚上下起了暴风雪,在野外无处藏身的白军骑兵只得露天宿营,一夜之间竟然冻死了5000余人和2000多匹战马。
接下来,骑兵第1集团军占领白格林纳,夺得了一个重要的粮食补给基地。随后红色骑兵和第10集团军转向西北,朝叶格尔利克进攻。在半路与巴甫洛夫将军的骑兵遭遇,爆发苏俄内战中最大的一场遭遇战。双方大约总共投入了25000名骑兵。布琼尼不顾自己在数量上的劣势,使用两翼包抄战术,同时以小部队正面佯攻,使白军产生错觉。当两翼的红色骑兵包抄上来时,顿时引发白军的恐惧。这一仗打得相当干净利落,以红军的大获全胜告终。
1920年3月,当骑兵第1集团军在迈科普一带肃清邓尼金白军余部时,这支部队已经拥有1万名战斗人员、3万多匹马、19辆装甲列车和3辆装甲车。因为沃罗涅日战役和马尼齐河南岸战斗的辉煌胜利,它被红军最高指挥部视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突破性力量。
1920年4月,骑兵第1集团军被调往乌克兰战场,准备参加对波军的反攻。此时该集团军编成中增加了骑兵第14师。师长是亚历山大·帕尔霍缅科。全集团军人数达1.65万人,还拥有装甲列车、装甲车和几架侦察机。
5月25日,波兰空军科希秋什科飞行中队的一架侦察机在深入红军后方侦察时,发现天边铺天盖地涌来了一场沙尘暴。飞机迅速降低高度,飞行员看到了一幕让他震惊的局面:成千上万的马匹掀起了一片片尘土。头戴黑色阿斯塔拉罕羔皮帽的红色骑兵每8人一排骑在马上,行军速度极快。他们斜背着步枪,脸上蒙着防风面纱,只露出眼睛。昏黄的阳光下,士兵们腰间的马刀反射着令人恐惧的光芒。
第2天,波兰空军报告,这股红色骑兵已经向西前进了100千米。经过反复核实,证明这就是威名赫赫的红军骑兵第1集团军。就在这一天,红军西南方面军向波军发起了反攻。骑兵第1集团军最初领受的任务是突破波军侧翼,占领法斯托夫地区。布琼尼认为法斯托夫位于基辅西南偏南60千米,位于波军防线的浅近纵深,对其发动进攻只是打击波军侧翼,而不是后方。他建议骑兵第1集团军的攻击方向应该向西延伸至基辅西南偏西130千米的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一带。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叶戈罗夫批准了他的建议。
5月28日,骑兵第1集团军刚投入战斗,布琼尼就发现波军与白军大不相同。波军的指挥更加统一和协调。波军步兵也不像白军那样,一发现红色骑兵发起冲锋就陷入恐慌。刚开始,骑兵第1集团军沿用了以往的战术,通过在各个区域发动进攻,试探敌人防线的薄弱地带。这个战术在波军面前几乎失去了作用。骑兵第6师政委皮什楚林牺牲,有2列装甲列车也被波军缴获。
6月4日,骑兵第1集团军在大雨和蛙鸣的掩护下,悄悄轉移到萨姆戈罗多克一带的森林里。6月5日清晨,布琼尼以骑兵第6师为预备队,其余部队悉数发动进攻。布琼尼亲率骑兵第11师,利用早上的大雾悄悄潜入波军阵地。战斗中他亲手俘虏了2名波兰枪骑兵。波军猝不及防,反击未果,原本绵密的防线被红色骑兵们撕开了。
6月5日这一天的进攻,拉开了“别尔季切夫进攻”序幕。这一天日后成为苏联红军的重要节日,以庆祝“苏维埃军队在与欧洲军队作战中获得第一场胜利”。
8月11日,加米涅夫致电叶戈罗夫和斯大林,要求将第7集团军和骑兵第集团军转隶西方面军,并立即北上填补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之间宽达200千米的“卢布林缺口”。不过,无论是叶戈罗夫,还是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均坚持先攻下利沃夫后再北上。
利沃夫是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是加利西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攻下它,对于红色骑兵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耀。8月13日,骑兵第1集团军向利沃夫发起了进攻。同一天,波军剑指“卢布林缺口”,发起了全线反攻。
西方面军的形势急剧恶化。8月14日,叶戈罗夫同意将骑兵第1集团军转隶给西方面军。西方面军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于8月15日、17日和19日,连续3次电令骑兵第1集团軍立即北上,遇到了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的强烈反对。与此同时,骑兵第1集团军在利沃夫城下的进展极为不顺。8月19日,部队付出了重大代价,牺牲了骑兵第4师师长利图诺夫,才好不容易打到距利沃夫城仅有3千米的地方。利图诺夫的牺牲,对整个集团军的士气造成了巨大打击。
8月20日,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怀着满腔的失望、愤怒和遗憾,服从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放弃了几乎就要到手的利沃夫,向西北180千米外的卢布林攻击前进。然而为时已晚,西方面军已经全线崩溃,所辖4个集团军中,有3个遭到毁灭性打击。
8月26日,华沙战役结束,波军随即调动兵力南下。8月30日,在克拉斯诺斯塔夫东南偏南30千米的扎莫希奇区域,骑兵第1集团军被波军第5集团军第10步兵师堵住了。随后波军第3集团军从北部,第1集团军从南部围上来。波军第1集团军向骑兵第1集团军的左后翼发动进攻,迫使其收缩防线。随后波军夺取了古奇卡河上的渡口,封闭了红色骑兵向东撤退的道路。
8月31日,骑兵第1集团军以骑兵第4师为前锋,骑兵第14师在左,骑兵第6师在右,骑兵第11师断后并担任预备队,全军呈菱形向东突围。布琼尼亲率骑兵第4师的1个旅发起冲锋。波军也从四面八方发起合击。波军的两个骑兵旅(其中包括部分南俄白军组成的库班骑兵部队和乌克兰骑兵)轮番向骑兵第6师发动冲锋。
在当天的突围战中,断后的骑兵第11师一度陷于绝境。布琼尼命令骑兵第4师的2个旅回援。这2个旅将波军从南部逼退之后,随即掉头向东,又击溃了2个波军骑兵团。9月1日凌晨,骑兵第4师第2旅在旅长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秋列涅夫的指挥下,突破波军防线,夺取了古奇卡河的渡口,为全集团军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
扎莫希奇突围是骑兵第1集团军战史中极为重要的一战。在战斗中部队严重受挫,但却幸存了下来,并迅速从失利中恢复过来。这展示了它作为红军精锐部队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指挥员高超的指挥能力,中下层指挥员优秀的战术指挥能力,士兵们出色的作战技能,政工人员的精神鼓舞能力,还有全军上下在关键时候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镇定。经此一战,骑兵第1集团军当之无愧地成为苏联红军中的王牌部队。
1923年,内战完全结束。苏联红军由550万人压缩到56.2万人。战功赫赫的骑兵第1集团军建制取消,但其下辖的4个骑兵师全部保留了下来,并在卫国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全部被授予近卫骑兵师的称号。
责任编辑:张传良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騎兵第1集团军出身的军官在红军高层中占据相当比例。1935年,苏联红军授予的首批5位苏联元帅中,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就曾分别是骑兵第1集团军司令员和政委。1940年,苏联红军3位将领晋升苏联元帅军衔,其中就有当年骑兵第1集团军炮兵主任库利克、骑兵师长铁木辛哥。
卫国战争爆发后,出身于骑兵第1集团军的高级将领们挽狂澜于既倒,在关键时期承担了重要责任,为战胜法西斯德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铁骑诞生
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签署法令,要求迅速组建工农红军,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5月,罗斯托夫州普拉托夫斯卡亚地区成立了一支2000人的农民社会主义第3团,随后又改编为第1顿河步兵师。
面对占优势的白军步步紧逼,第1顿河步兵师于当年7月撤至察里津城下。在这里,该师得到了人员装备的补充,并增编了1个有700名战斗人员的社会主义骑兵团,团长是鲍里斯·莫基耶维奇·杜缅科。日后闻名天下的谢苗·米哈依洛维奇·布琼尼,当时是该团的1名骑兵连连长。
随着各地的红军部队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察里津城下,社会主义骑兵团的实力迅速增长。到1918年8月,骑兵团已经拥有1800名战斗人员。9月24日,社会主义骑兵团改编为骑兵旅。11月28日,骑兵旅和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的第1克里米亚团、布拉特金率领的顿河-斯塔夫罗波尔骑兵旅,以及由科列索夫指挥的伊洛瓦亚第1团,合编为骑兵混成师。杜缅科任师长,布琼尼任参谋长。
在察里津保卫战期间,骑兵混成师的战绩相当抢眼。就在正式成立的第2天,该师远程突袭白军阿斯特拉罕步兵师,将其大部歼灭。1919年1月,骑兵混成师一分为二,成立了特别骑兵师,布琼尼任师长。特别骑兵师在1个月的时间里长途奔袭400千米,击溃白军23个团,不仅缴获48门火炮和百余挺机枪,而且重新打通了察里津与北部卡梅申地区的交通联系。
布琼尼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出身于旧俄军骑兵军士的他,一改旧俄军骑兵战术传统,更加强调火力打击。骑兵第1军为骑兵侦察兵配备了机枪车,这样双方在遭遇时己方兵力能够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从而使对方的侦察和情报能力受损。在战斗开始时一般先对敌实施炮火打击,然后在重机枪两翼射击掩护下发起冲锋,或使用侧翼包围战术。在通常情况下,等到红色骑兵发动冲锋的时候,白军主力已经消耗殆尽,或者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关键一役
1919年9月30日,马蒙托夫率领的顿河哥萨克骑兵攻占了战略要地沃罗涅日,直接威胁莫斯科,南方战线的形势急剧恶化了。
10月7日,南方面军司令员叶戈罗夫命令骑兵第1军归南方面军直接指挥。两天后,骑兵第1军开始向西北沃罗涅日方向移动。叶戈罗夫计划从10月17日起,红军第14集团军在奥廖尔、第8集团军和骑兵第1军在沃罗涅日方向同时发起反攻。这是决定苏维埃政权命运的关键一战。史称沃罗涅日-卡斯托尔纳亚战役。
10月13日,骑兵第1军抵达沃罗涅日城下。在这里,他们遇上了库班哥萨克斯库罗将军率领的白军骑兵。白军率先发起攻击,布琼尼后退诱敌,使用炮兵和机枪给白军骑兵以重创。白军骑兵此后退入城内,高挂免战牌。由于城防坚固,骑兵几无攻坚能力。而配属骑兵第1军的第8集团军步兵第12师只有区区1200人,也无力攻破这么坚固的筑垒。于是布琼尼只能想办法将固守之敌诱出城外,在野战中加以歼灭。
10月18日,布琼尼派手下的一名传奇英雄、塞尔维亚人奥列科·敦季奇化装成白军,往沃罗涅日城里送了一封致斯库罗的亲笔信。信中写道:“明天我将攻占沃罗涅日,我责成全体反革命分子在环形广场列队,我将检阅。我命令你这个白卫军杂种指挥检阅,检阅结束后,由于你的滔天罪行及你给工农带来的血泪,你将被绞死在环形广场的电线杆上。”
10月19日一早,被激怒的斯库罗率所部骑兵倾巢而出,利用大雾向骑兵第1军发动了进攻。结果被预有准备的红军打得大败而归。白军残部退回阵地,士气低落到了极点。10月20日,骑兵第1军转入进攻,连续4天发动试探性进攻,寻找白军防守漏洞。之后,骑兵第6师下马作战,与步兵第12师发动佯攻,布琼尼亲自指挥骑兵第4师在沃罗涅日北部发动主攻。骑兵第4师的进攻很快陷入胶着。骑兵第6师和步兵第12师遂由佯攻转为主攻。10月24日,骑兵第1军攻克沃罗涅日,将南线白军截为两段。白军受到钳形攻势压迫,被迫向南撤退。
沃罗涅日战役胜利后,布琼尼对骑兵作战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超越了绝大部分红军指挥员,形成了自己的战术风格。他强调骑兵的野外作战,避免陷入阵地战或者巷战;强调火力支援,在攻城战中骑兵需要得到步兵的支援;面对敌人的防线,骑兵部队应该不断试探敌人防御的弱点;在形成突破口之后,应立刻把预备队投入突破口,从敌人侧翼或者后方发动进攻,分割和包围敌军。最后这个经验与卫国战争中苏军的坦克进攻战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加上骑兵第1军使用了少量装甲车投入作战,所以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甚至认为,是布琼尼发明了早期的装甲进攻战术。
横扫敌顽
攻克沃罗涅日后,骑兵第1军立刻向西挺进,准备在库尔斯克切断白军的退路。10月31日,布琼尼将进攻不力的骑兵第6师师长阿帕纳先科降职成为团长,任命铁木辛哥为师长。在沃罗涅日西北70千米的卡斯托尔纳亚,骑兵第1军陷入与斯库罗及马蒙托夫骑兵余部的苦战。 此时白军骑兵余部尚有7000余人,与骑兵第1军大体持平,而且还保持有相当的战斗力。战至11月中旬,骑兵第1军在第8集团军步兵第42师的增援下,占领了这个重要的铁路会让站。通往库尔斯克的道路打开了,此后骑兵第1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800千米。
在向南大进军途中,骑兵第1军于11月17日扩编为骑兵第1集团军,下辖骑兵第4、第6、第11师及直属队。集团军司令员由布琼尼担任,伏罗希洛夫和夏坚科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新加入的骑兵第11师由第8集团军转隶,师长是费奥多尔·莫罗佐夫。
11月下旬,在诺维奥斯科利,骑兵第1集团军击败了乌拉盖将军的骑兵部队。这是邓尼金白军最后的骑兵家底。在此后的4个月时间,步兵第8、第12师长期配属骑兵第1集团军作战。布琼尼将这些步兵用于强攻白军要塞。而当骑兵在白军后方或者侧翼发动进攻时,步兵被用于正面进攻。
12月23日,骑兵第1集团军渡过北顿涅茨河,于4天后占领顿巴斯中心城市巴赫穆特。1920年1月初,布琼尼率部占领塔甘罗格,1月7日占领罗斯托夫。这两座城市是邓尼金指挥部所在地和白军的主要基地。
从沃罗涅日和顿巴斯败退后,邓尼金利用顿河及其支流马尼齐河构筑了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将残存部队全部展开。在罗斯托夫以南的顿河入海口一带,是邓尼金的志愿军。志愿军以东沿马尼齐河南岸布防的是顿河军,更东边一点的是战斗力最弱的库班军。这条战线的薄弱地带是东部。邓尼金打算一旦马尼齐的防线被突破,他就立刻收缩志愿军和顿河军,向黑海沿岸城市新罗西斯克撤退,从海上撤到克里米亚,与弗兰格尔的白军会合。
由于长途奔袭后未得到休整,骑兵第1集团军于1919年1月17日—21日期间,在巴塔伊斯克一带发动的3次正面进攻均告失败。重新调整部署后,骑兵第1集团军东移至库谢夫斯卡亚,于1月25日—28日之间重新发起进攻,因各部队协调不力终告失败。
2月4日,新上任的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命令骑兵第1集团军继续东调,作为预备队使用。待第9、第10和第8集团军渡过顿河和马尼齐河之后,骑兵第1集团军从库班军和顿河军的结合部进行突破,尽快占领季霍列茨卡亚。
2月19日,骑兵第1集团军踏着深达1米的大雪,艰难地抵达托尔戈瓦亚。白军以为骑兵第1集团军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便不顾一切地发动了最后的进攻,结果遭遇惨败。当天晚上下起了暴风雪,在野外无处藏身的白军骑兵只得露天宿营,一夜之间竟然冻死了5000余人和2000多匹战马。
接下来,骑兵第1集团军占领白格林纳,夺得了一个重要的粮食补给基地。随后红色骑兵和第10集团军转向西北,朝叶格尔利克进攻。在半路与巴甫洛夫将军的骑兵遭遇,爆发苏俄内战中最大的一场遭遇战。双方大约总共投入了25000名骑兵。布琼尼不顾自己在数量上的劣势,使用两翼包抄战术,同时以小部队正面佯攻,使白军产生错觉。当两翼的红色骑兵包抄上来时,顿时引发白军的恐惧。这一仗打得相当干净利落,以红军的大获全胜告终。
1920年3月,当骑兵第1集团军在迈科普一带肃清邓尼金白军余部时,这支部队已经拥有1万名战斗人员、3万多匹马、19辆装甲列车和3辆装甲车。因为沃罗涅日战役和马尼齐河南岸战斗的辉煌胜利,它被红军最高指挥部视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突破性力量。
艰难西进
1920年4月,骑兵第1集团军被调往乌克兰战场,准备参加对波军的反攻。此时该集团军编成中增加了骑兵第14师。师长是亚历山大·帕尔霍缅科。全集团军人数达1.65万人,还拥有装甲列车、装甲车和几架侦察机。
5月25日,波兰空军科希秋什科飞行中队的一架侦察机在深入红军后方侦察时,发现天边铺天盖地涌来了一场沙尘暴。飞机迅速降低高度,飞行员看到了一幕让他震惊的局面:成千上万的马匹掀起了一片片尘土。头戴黑色阿斯塔拉罕羔皮帽的红色骑兵每8人一排骑在马上,行军速度极快。他们斜背着步枪,脸上蒙着防风面纱,只露出眼睛。昏黄的阳光下,士兵们腰间的马刀反射着令人恐惧的光芒。
第2天,波兰空军报告,这股红色骑兵已经向西前进了100千米。经过反复核实,证明这就是威名赫赫的红军骑兵第1集团军。就在这一天,红军西南方面军向波军发起了反攻。骑兵第1集团军最初领受的任务是突破波军侧翼,占领法斯托夫地区。布琼尼认为法斯托夫位于基辅西南偏南60千米,位于波军防线的浅近纵深,对其发动进攻只是打击波军侧翼,而不是后方。他建议骑兵第1集团军的攻击方向应该向西延伸至基辅西南偏西130千米的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一带。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叶戈罗夫批准了他的建议。
5月28日,骑兵第1集团军刚投入战斗,布琼尼就发现波军与白军大不相同。波军的指挥更加统一和协调。波军步兵也不像白军那样,一发现红色骑兵发起冲锋就陷入恐慌。刚开始,骑兵第1集团军沿用了以往的战术,通过在各个区域发动进攻,试探敌人防线的薄弱地带。这个战术在波军面前几乎失去了作用。骑兵第6师政委皮什楚林牺牲,有2列装甲列车也被波军缴获。
6月4日,骑兵第1集团军在大雨和蛙鸣的掩护下,悄悄轉移到萨姆戈罗多克一带的森林里。6月5日清晨,布琼尼以骑兵第6师为预备队,其余部队悉数发动进攻。布琼尼亲率骑兵第11师,利用早上的大雾悄悄潜入波军阵地。战斗中他亲手俘虏了2名波兰枪骑兵。波军猝不及防,反击未果,原本绵密的防线被红色骑兵们撕开了。
6月5日这一天的进攻,拉开了“别尔季切夫进攻”序幕。这一天日后成为苏联红军的重要节日,以庆祝“苏维埃军队在与欧洲军队作战中获得第一场胜利”。
奋勇突围
8月11日,加米涅夫致电叶戈罗夫和斯大林,要求将第7集团军和骑兵第集团军转隶西方面军,并立即北上填补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之间宽达200千米的“卢布林缺口”。不过,无论是叶戈罗夫,还是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均坚持先攻下利沃夫后再北上。
利沃夫是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是加利西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攻下它,对于红色骑兵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耀。8月13日,骑兵第1集团军向利沃夫发起了进攻。同一天,波军剑指“卢布林缺口”,发起了全线反攻。
西方面军的形势急剧恶化。8月14日,叶戈罗夫同意将骑兵第1集团军转隶给西方面军。西方面军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于8月15日、17日和19日,连续3次电令骑兵第1集团軍立即北上,遇到了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的强烈反对。与此同时,骑兵第1集团军在利沃夫城下的进展极为不顺。8月19日,部队付出了重大代价,牺牲了骑兵第4师师长利图诺夫,才好不容易打到距利沃夫城仅有3千米的地方。利图诺夫的牺牲,对整个集团军的士气造成了巨大打击。
8月20日,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怀着满腔的失望、愤怒和遗憾,服从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放弃了几乎就要到手的利沃夫,向西北180千米外的卢布林攻击前进。然而为时已晚,西方面军已经全线崩溃,所辖4个集团军中,有3个遭到毁灭性打击。
8月26日,华沙战役结束,波军随即调动兵力南下。8月30日,在克拉斯诺斯塔夫东南偏南30千米的扎莫希奇区域,骑兵第1集团军被波军第5集团军第10步兵师堵住了。随后波军第3集团军从北部,第1集团军从南部围上来。波军第1集团军向骑兵第1集团军的左后翼发动进攻,迫使其收缩防线。随后波军夺取了古奇卡河上的渡口,封闭了红色骑兵向东撤退的道路。
8月31日,骑兵第1集团军以骑兵第4师为前锋,骑兵第14师在左,骑兵第6师在右,骑兵第11师断后并担任预备队,全军呈菱形向东突围。布琼尼亲率骑兵第4师的1个旅发起冲锋。波军也从四面八方发起合击。波军的两个骑兵旅(其中包括部分南俄白军组成的库班骑兵部队和乌克兰骑兵)轮番向骑兵第6师发动冲锋。
在当天的突围战中,断后的骑兵第11师一度陷于绝境。布琼尼命令骑兵第4师的2个旅回援。这2个旅将波军从南部逼退之后,随即掉头向东,又击溃了2个波军骑兵团。9月1日凌晨,骑兵第4师第2旅在旅长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秋列涅夫的指挥下,突破波军防线,夺取了古奇卡河的渡口,为全集团军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
扎莫希奇突围是骑兵第1集团军战史中极为重要的一战。在战斗中部队严重受挫,但却幸存了下来,并迅速从失利中恢复过来。这展示了它作为红军精锐部队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指挥员高超的指挥能力,中下层指挥员优秀的战术指挥能力,士兵们出色的作战技能,政工人员的精神鼓舞能力,还有全军上下在关键时候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镇定。经此一战,骑兵第1集团军当之无愧地成为苏联红军中的王牌部队。
1923年,内战完全结束。苏联红军由550万人压缩到56.2万人。战功赫赫的骑兵第1集团军建制取消,但其下辖的4个骑兵师全部保留了下来,并在卫国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全部被授予近卫骑兵师的称号。
责任编辑:张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