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的父亲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怨恨,随时都可以烟消云散。
  有一种缘分,总是藕断丝连。
  
  他是朋友的朋友,一次聚会上偶然相识的。不过是萍水相逢,却像相识了百年般的默契。经过一两个月的交往,两人已是一对知己朋友,什么知心话都会彼此倾诉。他向我说起他的母亲、他的姐妹,甚至他的堂弟堂妹……只要与亲人有关,时代久远琐碎无比的事都能拿来说半天,我也听得很认真。但他从来没有说起过他的父亲,我想,可能他的父亲已经不在了吧?提了那么多的亲人,唯独不提自己至爱的父亲,他是不想揭开那些伤心的往事吧?
  有一次,和他在休闲吧里闲坐,他说:“我觉得我们真的好有缘分,很高兴能成为知心朋友。”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看了看来电号码,他的脸色很不自然,但还是接了,不过他只“嗯嗯”地应着,偶尔说一句“知道了”,说了不到两分钟,他便挂了电话。
  他脸色灰暗,好久不说话,我小心翼翼地问:“谁的电话?发生什么事了?”他看了看我,说:“我父亲的,他喝高了。”我惊讶:“你还有父亲?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他?”他的脸色淡淡的:“你是不是以为我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和他没有缘分的。”给了自己生命的父亲,居然说和他没有缘分?
  从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一个小男孩被父亲痛打后的恨意,而稍微长大后,父母的离婚更是加剧了他对父亲的仇恨——在全家最困难的时候,父亲竟抛弃了他们!
  他强调:“我和父亲没有缘分,没有感情,即使现在,他也只是喝多了才想起给我打电话,老是催我找个女人成家。”我问他:“你呢?”他一怔:“我从来不理他,我能接他电话已经是给足了他面子。”
  后来的几个月,我频繁地出差,和他聚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初冬的一个夜里,他再次约我到休闲吧坐一下,在那儿满面笑容地给我介绍:“这是我的母亲,这是我的父亲……”看着两位老人平静而恩爱地相依在一起,我悄悄问他:“这是你的……亲生父亲么?”他瞪了我一眼:“当然是亲生的!”那次的聚会很是开心,气氛非常融洽,我发现他看自己父亲的眼神,竟像看自己疼爱的孩子。
  再看到他一家人,是在半年以后,在医院里。他的母亲被推进了手术室,他父亲和他还有家人都守候在外面。原来,她母亲前段时间被诊断出患了肺癌。而离婚后一直未婚的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从外地赶了回来,很快办了复婚手续。那天相聚在休闲吧,就是两人复婚的大喜日子。他说,20多年来积攒起来的、原来以为刻骨铭心的仇恨,却在父亲拥抱他的一刹那冰消瓦解!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原来是怎么也割舍不断的。
  他母亲临终时,紧紧地把他、他的姐妹和他父亲的手合在了一起:“我们是世间最有缘分的人,有了亲情的纽带,就不会因为分离而割断,很高兴今生有缘和你们相遇……”
  母亲安详地走了,全家人抱头痛哭。后来,他对我说,原来这世上,因为有了亲情,父母兄弟姐妹就是世间最有缘分的人!这种亲情的缘分,不会像夫妻一样因离婚而断绝,不会像朋友一样因淡漠而疏远,有了亲情的纽带,不管彼此间如何误会隔阂,总有云开见日的一天,父母兄弟姐妹始终是世间最有缘分的人啊!
  李莉摘自《太原日报》 编辑/阿明
其他文献
我的儿子,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找到自己的路,上帝就会帮你!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    约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有4个孩子,三女一男,儿子是最小的,他疼爱这个儿子,甚至把自己的名字都给了他。  不过,外人可看不出他对儿子有多好,小洛克菲勒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女孩,他
期刊
这半生年岁啊,错也错了,爱也爱了,恨也恨了,骂也骂了。如是,负了又何妨?    时常有朋友这样在信件中向我抱怨:“倘若,我人生的前20年,不是蹉跎在玩乐与嬉戏之间,那么,现在的我,一定是……如果,当初我用尽百分百的努力对她,那么,现在不说白头偕老,也一定不会……当年,假使我勇敢一点,投资那家公司,那么,现在仅靠分红,我每年都可以……”  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在回忆中绝对圆满的。即便他曾经争分夺秒地学
期刊
看了一个访谈节目,陈鲁豫采访白岩松。  陈:“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文质彬彬的人。”  白:“一个在广院(北京广播学院)的球场上踢球的人,一个在大学几年里参加4×100米接力跑而且都是前三名的人,文质彬彬纯属假象!”   节目开始,主持人陈鲁豫提示放映一段白岩松第一次主持《东方之子》时采访一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画面,画面出来后惹来不少观众的笑声——白岩松身着一套不合身的西装,戴一副超大镜框的眼镜,
期刊
“我们一点儿也不物质,80后小孩其实特有闯劲,因为还没有失败过,还没有被算计过,像钱小样一样,一如既往地往前冲,坚信自己能闯出一片天。”    《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让她红了,走在路上人家可能记不起她的大名,却记得“米莱”和“钱小样”。连她爸爸跟朋友喝酒,也被冠以“跟米莱的爸爸喝一杯”“再跟钱小样的爸爸喝一杯”这样的劝词。  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王珞丹两次出演的都是女
期刊
最有力量的就是平庸了,它能支撑世界。    有一种类型的女人,被称为贤妻良母——这不错。  同是这种类型的男人,却极易被视为平庸的男人——这不公平。  关于这点,我也是最近才明白的。  他是一位“老三届”高中生。20岁时去了北方,一去10年。  他以他的优秀,娶了当地最美丽的女子,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并且,当了一所中学的校长。  10年后他回到他出生的南方城市,回到他年迈的父母身边——他是独子。 
期刊
孤独和幸福、戒烟、肥胖、痤疮一样,会在朋友和邻居间传播。这种感觉,像拆毛衣,用力拉一根线头,整件毛衣都会被拆掉。    身处繁华的闹市,孤独却会从骨头里渗透出来——很多小说都喜欢用这样的桥段。在虚构的情节中,孤独有时候甚至和高贵挂钩,虽然在现实中,孤独感其实对人没有一点好处,有时候,它甚至会影响健康。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1/3的城市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对老年人而言,造成亚健康的
期刊
《源泉》是怎样一本书呢?如果把尼采和米尔顿·弗里德曼放到绞肉机里搅拌搅拌,合成一个新人,让他来写小说,那将是《源泉》。就是说,这本书充满了对“个人意志”的极端信念,其中,“意志”那个部分属于尼采,而“个人”那个部分属于弗里德曼。  故事是这样的:20世纪20年代的建筑系大学生霍华德因为笃信现代建筑、鄙夷传统建筑而被学校开除,他来到纽约自己创业。由于对自己的设计原则不做一丝一毫的妥协,其事务所生意寥
期刊
台湾作家黄春明说起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从宜兰搭火车回台北,瑞芳那站上来一群高中生,挤在厕所外说笑打闹。我从厕所出来,车一转弯,我撞到一个学生。   “你怎么搞的?”他很不高兴。   我说:“对不起,车子摇晃得很厉害。”   他看看我,说:“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里好痛,回家说给太太听,台湾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这样讲。   退休的暨南大学教授李家同对精英高中生演
期刊
你一定要有一个梦想之地。    有个姑娘告诉我,她想去斐济。  我想不出斐济有什么好处。“斐济和肚脐相比,没多大的区别,它们都是我不感兴趣懒得探究的地方。不同的是,肚脐一伸手就可以摸到,斐济就需要跋涉千山万水才能到达。”  “这是我前男友最想去的地方。有天晚上在山顶看夜景,他说,斐济有一种海藻,晚上会发光,在海面飘来飘去,就像这个城市的灯火一样。有朝一日,他要带我去看。”  唉,她不晓得,她前男友
期刊
很怕跟父母约会,他们总是到得特别早。  约好了一点钟在酒楼饮茶,十二点十五分已经接到他们的电话说:“我们已经到了,你不用急。”  结果唯有匆匆赶去,去到了,发现他们干坐着等我,点心也不肯叫。  父亲节那天,约好一点三十分回去接爸爸,因有事要晚一点才到,一点钟打电话回家,妈妈说:“他已经在楼下等你。”  跟年老的父母约会,压力无比沉重。人老了,睡得特别少,时间好像过得特别慢。儿女整天在外头,难得见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