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胫后血管蒂桥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机 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〇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〇中心医院
【出 处】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3年16期
其他文献
实验采用家兔自体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法研究创伤性神经瘤形成之机制,经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标记研究表明:自体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法能有效地抑制神经瘤形成,其机理是两近端神经纤维轴索在移植段中能够衔接;移植段中的雪旺氏细胞可能有趋化,营养及引导两近端衔接的作用。
为证实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价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可靠性,分别于神经损伤或修复后10天至6个月进行SFI、肌力、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形态学评价。结果显示,SFI与上述各项指标呈正相关,r=0.925~0.996(P<0.01或P<0.001)。结果表明,用SFI评价坐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是非常准确、可靠的,值得推广。
对214块干骨形态和30侧成人跗骨血供的解剖学观察分析,可以形成下述血管为蒂跗骨瓣:①跗外侧血管骰骨瓣(2.0cm×1.0cm×0.5cm);②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内侧楔骨瓣(1.5cm×1.0cm×0.5cm);③跟外侧血管跟骨后外侧骨瓣(2.0cm×2.0cm×0.5cm)和④外踝前血管或腓血管穿支跟骨前外侧骨瓣(1.5cm×1.0cm×0.5cm)。上述跗骨瓣经临床应用,顺行用于距骨缺血性坏死
临床上使用肩胛区游离皮瓣时,有时发生术后血循环障碍,这大多是静脉回流不畅所致。在术中作者观察到该皮瓣的两条伴行静脉对血运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一条起主要作用。为探讨这个问题,解剖了100侧成人尸体的肩胛区皮静脉。发现该区皮静脉有多种类型,且有众多静脉瓣。进而以解剖学和皮瓣类型为基点,就临床应用作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