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学生们的心声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借助文本图画,引导写话
  小学生活泼可爱,富有想象力。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声情并茂,教学时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只要我们激发起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的想象与观察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感知到的事物也有“神”。
  2 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生活充满书香味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
  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有了学前识字基础,孩子们一年级开始阅读一些简单读物。他们如鱼得水,被生动的画面吸引了,从而得到语言训练。我每天拿出一节语文课让孩子们互相说,可以是家里的、学校的、路上的,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每个学生都到讲台说一说,他们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感到十分高兴。有的说:“我家大狗下了三个小狗,可漂亮了,我很喜欢它们。”有的说:“今天有人说脏话,他不是好学生。”有的说:“老师今天真漂亮。”还有的说“在放学路上,我看到路边的垂柳在微风中来回摆动,它们就像少女的秀发。”等等,这样,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在无意中得到了训练,为高年级习作打下基础。
  3 走出教室,到外边体验生活
  我常常带同学们走出校园。在三年级时,记得有一天下大雾,我把学生带出校园玩并让同学们去抓雾,他们在大雾里玩耍,抓来抓去。他们情不自禁地喊道:“大雾里太美了。雾神秘地从我身边跑来跑去,还直摸我的脸,它真顽皮,在和我捉迷藏,我怎么也抓不到它。”“我走进了仙境了。”“我陶醉了。”我说:“同学们你们听。”“啊,校园里隐隐约约传来了读书声”。回到教室同学们马上把雾中的感受、听到、看到的写了下来。还记得有一次,我带同学们参观孤儿院,参观前老师讲清楚观察重点:有什么设施?孩子们过得怎样?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带着问题走进了孤儿院。同学们像小记者一样,边走边记,这样感受生活真谛,感受人间温暖,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觉得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把生活记录下来,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到四年级,我班的作文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一位六年级的老师看了我班学生习作后说:“四年级学生能写七八百字的作文,而且结构完整,句子通顺,还用了不少的修辞,写得真棒。”在五年级作文竞赛中,我班的小雨和佳星获得一等奖。我班每次语文统考成绩都名列前茅。
  4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5 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学生内心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现在当我翻开学生的作文时,眼前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耳边听到一个个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
其他文献
在课改实践中,我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带着这些问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1 经常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期刊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能力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素质的高低,多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的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有关。但有时即使前者都具备,只因在工作中遇到方方面面的矛盾,导致班主任在工作中常常左右为难,甚至停滞不前,同时也可能造成教育的偏颇,最终使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的要
期刊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静静思考这句话,很富有人生哲理。玉者,石中之上品也!然“玉”不琢,则不成“器”。如果无人细心为其雕琢,那么它始终只是块颜色鲜艳的石头罢了。文章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写作者的精心修改,非但不能赢得几许青睐的目光,而且还会贻笑大方。  俗话说的好,“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的确,文章是写出来的;但我坚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嘛!“改”就是对文章进行雕琢,打磨。
期刊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整个小学阶段工作的重点,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学管理,不是仅仅让学生按着既有的规章制度生活、学习,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成长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以看出,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关于学校管理,一切问题之源头不外乎是人。即领导、教师、学生。而要想解决“人”的问题,自然从思想着手。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正确的思想
期刊
有人说,读书是和高尚的人对话。引领孩子读书,就是给孩子一颗高尚的心灵。晨颂、午读、暮省,每天琅琅的书声成为莲池学校一道最靓丽的风景。我所在的班级孩子们读书蔚然成风。从最初的各色绘本到朗朗上口的歌谣,从唐诗宋词到中外文学经典,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和孩子们分享着读书的感动。书香致远,幸福润心,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因读书而受益。  1 创造条件,促进阅读  作为老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
期刊
【摘 要】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学生工作 自身建设 学校工作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一
期刊
“解决问题”的展示,我们一般安排两个以上的同学进行,首先读题目,然后展示的学生通过推理,画图、摘条件、代入数等方法进行分析,再根据自己分析出来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一个学生板书,另一名学生跟随板书进行讲解,最后根据题意进行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本组的学生如果认为展示的学生,有的地方讲的不清楚,可以进行补充展示。展示完之后和下面的同学进行一个互动:“对于我们的讲解,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请同学们进行质疑
期刊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在作品里为突出主题(中心思想)而抒发的某种(喜、忧、爱、恨……等)情感,这种情感,有的是直抒的,有的是含蓄的,因此读者要细心体会。对文章思想感情体会得愈准、愈深,文章的思想内容就理解得愈明愈透,究竟怎样去体会呢?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朗读  “朗读”是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读者要认真地读,不能像看电影似的一晃而过。要一句一句地读,逐节逐节地读,还需带着感情去品
期刊
杜郎口教学模式实施初期,教学中我发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太差,就是小组长也只能保证一会不说话,更不用说去约束别的学生,看着乱成一团的课堂,“乍办呢?”我内心很挣扎!我真想把桌子在挪到原来的那个样子。我怀疑杜郎口教学模式是不是不能应用到小学一年级!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可都是关于中学的,小学的很少更别说小学一年级的。后来我通过群搜索,加入了“杜朗口教学模式论坛”,可是里面全是中学的教师,群主说:“杜
期刊
挖掘和体会文章包含的意义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挖掘和体会文章包含的意义,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任务。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会遇到很多文章内容深奥,其意义含蓄。对这类文章,教者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揣摩,反复体会,才能把文章包含的意义弄清楚。到底怎样去阅读、揣摩和体会,从而挖掘文章包含的意义呢?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践行的。  1 从文章中的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