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建声像档案可以客观真实地保存城市的记忆,再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成为及时报道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和重大成果的传媒信息源。为了进一步发挥城建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我们要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资源,建立全市声像档案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加强编研。
关键词:城市建设 城建声像档案 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以旧城保护为核心的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11年中央要求北京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北京再一次被历史、被世界、被全国人民赋予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文化的高度,北京要做到“传承历史、指引未来”。
因此在当今北京建设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独特东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过程中,在旧城“旧貌换新颜”的改造过程中,借用摄影、摄像等手段形成的城建声像档案作为记录一个城市发展轨迹、保存古都风貌,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体现和谐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成为“北京城市记忆工程”的重要承载者。为此,本文就城建声像档案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发挥城建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一些看法。
1 城建声像档案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界定
城建声像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照片(含胶片、数码)、录像带(含数字信号)、录音带、影音光盘等声像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包括有关工程建设的宣传片、专题片等。它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载体形式的档案相比,更能生动、形象、真实地再现城市个性化的建设历史,彰显城市发展的足迹,留存城市变迁的记忆。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法律赋予“保存文物相当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的法定概念。其主要属性特征是:1、历史遗存的真实性;2、构成要素的系统关联性;3、城市形态的可识别性;4、历史文脉的传承性;5、存续方式的动态性;6、遗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既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成就,也彰显一个城市的特色和灵魂。保护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遗产,就是保存城市的记忆,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因此,城建声像档案应作为“城市记忆”的一扇窗,真实地记录并向世人展现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在时光坐标上,通过城建声像档案往后可以看见城市恢弘起伏的历史,往前可以看到城市灿烂的未来。
2 城建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中的特殊作用
2.1城建声像档案客观真实地保存城市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改造,旧城区内的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城市建设“千城一面”,许多历史建筑、街区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种形势下,城建档案馆必须迅速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利用摄影、摄像等手段,通过照片、视频、光盘等载体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和改造后的新貌,包括当时的场景、环境、气氛所传递的独特人文、建筑信息,形成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从档案史料的角度保护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保护其真实性,使其成为记录城市文化的资源,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质,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下图为城建档案馆馆藏的新旧长安街照片,客观真实地记录了神州第一街的历史变迁。
2.2城建声像档案生动直观地再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城建声像档案与纸质载体档案不同,它直观、生动、让人印象深刻,具有强烈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它用镜头的光影形象、生动地描述一座城市的变迁。它不仅能将人物和事件真实地再现出来,而且能将当时的场景、环境、气氛同时再现出来,所传递的信息给人以翔实、逼真、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形象性与直观性是任何一种载体类型档案无法比拟的。
例如为突出记录国家体育场三大奥运理念和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北京市城建档案馆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依据国家体育场建设工程真实的影像资料,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精选国家体育场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精彩图片,编辑成画册《国家体育场建设纪实》,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国家体育场工程的建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实际利用价值。
2.3城建声像档案传播的快速时效性,成为及时报道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和重大成果的传媒信息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照片、录像带、磁盘、光盘等记录、存储的信息比纸质档案更容易复制,也为城建声像档案迅速传播提供了重要和可行的条件。特别是数码影像技术和网络技术、传媒技术的普及,使声像档案的加工、制作与传播非常便捷。城建档案馆通过对馆藏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借助纸质传媒和影像传媒,及时报道城市建设的重大活动和成果,既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宣传提供了服务,又扩大了城建档案馆的知名度,充分体现了档案的“资政工具”和“文化传承”价值的二元统一。
比如从2010年开始,为形象、真实地记录我市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进程,向世人展示规划建设成果,我馆从保存城市记忆角度,对北京市50个重点村的历史原貌、拆迁过程、规划编制及建设新貌进行了重点跟踪拍摄,编辑制作完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规划建设专题片》,探索为我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3 如何进一步发挥城建声像档案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3.1拓宽收集渠道,丰富声像档案资源
城建档案馆应发挥及时了解城市建设信息和具备声像专业人员、设备的优势,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活动,参加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有关活动,深入现场,跟踪拍摄,以影像真实记录城市建设的历史事件和过程,见证一座座建筑的诞生、成长甚至衰亡毁灭,为城市留存宝贵的记忆,并使记忆得以延续。 城建档案馆要丰富声像档案资源,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拍摄和积累,还要拓宽收集渠道,向社会、个人、新闻媒体、社团组织征集有关历史名城保护、城市发展变迁的声像档案。使进馆渠道多元化,收集手段多样化,从而保证声像档案的齐全完整,提升其保存价值。
比如2012年在首都文化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市规划委借鉴国外大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并重点宣传“历史文化探访路”的概念,作为探索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北京城建档案馆作为直属单位积极参加此项活动,并提供影像拍摄服务,从而收集到大量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声像档案,极大丰富了馆藏档案内容。
3.2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资源
今天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城建档案馆要充分发挥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必须掌握现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全部资源及数量、现状情况,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声像档案资源信息基础,制定详细计划,组织摄影、摄像专业人员,分时分地进行现场拍摄,逐步形成齐全、完整、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以便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规划制定及旧城改造工作、提供必要的声像档案服务。
以北京为例,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地处京津冀城镇群的核心地区,市域面积约16410平方公里,下辖16个区县,常住人口约1961万。北京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各级文物1182项;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658处“挂牌保护院落”;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一段历史时期内所建造的71处、188栋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源纵向地记忆着北京城市的历史脉络与传承,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城市独有的韵味。
3.3建立全市声像档案资源共享信息系统
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的重要馆藏资源。在实际工作中,这部分声像档案大多为历史原貌及现状,并有大量反映人文历史风貌的珍贵照片及音像多媒体资料,其内容涉及广泛,来源渠道丰富,载体类型齐全,数字化程度较高。
在馆藏资源建设工作中,可打破传统纸质载体管理的模式,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各类视音频、照片图片等媒体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信息接收、加工、上载、存储、编目管理、审核、检索查询、下载、利用、统计、非编素材转码、资料信息发布等进行全面管理,建立全市声像档案资源共享信息系统,使这些声像档案信息得到最大利用,真正解决城建声像档案数字信息归档、分类、整理、保管和利用的难题,为宣传城市发展,构建人文城市、数字化城市提供特有的直观真实的服务,实现声像档案信息的巨大价值。
3.4加强编研,充分展示,创造城市记忆新价值
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利用,从而创造城市记忆的新价值。城建声像档案资源建设是城建档案馆主动开展“文化建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的档案资源建设。因此,要积极开展声像档案资源的编研工作,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编辑制作史料片、专题片、专题画册,举办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展览,利用互联网,开设现代化声像档案网上展览等,拓宽声像档案展览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原始声像档案的保管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扩大了声像档案的社会辐射范围,促进了声像档案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的实现。
2012年,为参加北京市第四届“档案馆日”活动,北京市城建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声像档案资源,举办“北京市重点建设工程成就图片展”、“北京市旧城区名人故居展”、“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就图片展”等,从城市建设角度,充分展示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脉络,使北京市城建档案馆成为承载北京市建筑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和宣传基地。
参考文献:
[1]曹昌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C].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2年6月.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建档案馆
关键词:城市建设 城建声像档案 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以旧城保护为核心的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11年中央要求北京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北京再一次被历史、被世界、被全国人民赋予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文化的高度,北京要做到“传承历史、指引未来”。
因此在当今北京建设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独特东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过程中,在旧城“旧貌换新颜”的改造过程中,借用摄影、摄像等手段形成的城建声像档案作为记录一个城市发展轨迹、保存古都风貌,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体现和谐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成为“北京城市记忆工程”的重要承载者。为此,本文就城建声像档案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发挥城建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一些看法。
1 城建声像档案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界定
城建声像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照片(含胶片、数码)、录像带(含数字信号)、录音带、影音光盘等声像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包括有关工程建设的宣传片、专题片等。它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载体形式的档案相比,更能生动、形象、真实地再现城市个性化的建设历史,彰显城市发展的足迹,留存城市变迁的记忆。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法律赋予“保存文物相当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的法定概念。其主要属性特征是:1、历史遗存的真实性;2、构成要素的系统关联性;3、城市形态的可识别性;4、历史文脉的传承性;5、存续方式的动态性;6、遗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既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成就,也彰显一个城市的特色和灵魂。保护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遗产,就是保存城市的记忆,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因此,城建声像档案应作为“城市记忆”的一扇窗,真实地记录并向世人展现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在时光坐标上,通过城建声像档案往后可以看见城市恢弘起伏的历史,往前可以看到城市灿烂的未来。
2 城建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中的特殊作用
2.1城建声像档案客观真实地保存城市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改造,旧城区内的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城市建设“千城一面”,许多历史建筑、街区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种形势下,城建档案馆必须迅速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利用摄影、摄像等手段,通过照片、视频、光盘等载体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和改造后的新貌,包括当时的场景、环境、气氛所传递的独特人文、建筑信息,形成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从档案史料的角度保护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保护其真实性,使其成为记录城市文化的资源,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质,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下图为城建档案馆馆藏的新旧长安街照片,客观真实地记录了神州第一街的历史变迁。
2.2城建声像档案生动直观地再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城建声像档案与纸质载体档案不同,它直观、生动、让人印象深刻,具有强烈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它用镜头的光影形象、生动地描述一座城市的变迁。它不仅能将人物和事件真实地再现出来,而且能将当时的场景、环境、气氛同时再现出来,所传递的信息给人以翔实、逼真、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形象性与直观性是任何一种载体类型档案无法比拟的。
例如为突出记录国家体育场三大奥运理念和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北京市城建档案馆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依据国家体育场建设工程真实的影像资料,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精选国家体育场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精彩图片,编辑成画册《国家体育场建设纪实》,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国家体育场工程的建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实际利用价值。
2.3城建声像档案传播的快速时效性,成为及时报道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和重大成果的传媒信息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照片、录像带、磁盘、光盘等记录、存储的信息比纸质档案更容易复制,也为城建声像档案迅速传播提供了重要和可行的条件。特别是数码影像技术和网络技术、传媒技术的普及,使声像档案的加工、制作与传播非常便捷。城建档案馆通过对馆藏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借助纸质传媒和影像传媒,及时报道城市建设的重大活动和成果,既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宣传提供了服务,又扩大了城建档案馆的知名度,充分体现了档案的“资政工具”和“文化传承”价值的二元统一。
比如从2010年开始,为形象、真实地记录我市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进程,向世人展示规划建设成果,我馆从保存城市记忆角度,对北京市50个重点村的历史原貌、拆迁过程、规划编制及建设新貌进行了重点跟踪拍摄,编辑制作完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规划建设专题片》,探索为我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3 如何进一步发挥城建声像档案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3.1拓宽收集渠道,丰富声像档案资源
城建档案馆应发挥及时了解城市建设信息和具备声像专业人员、设备的优势,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活动,参加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有关活动,深入现场,跟踪拍摄,以影像真实记录城市建设的历史事件和过程,见证一座座建筑的诞生、成长甚至衰亡毁灭,为城市留存宝贵的记忆,并使记忆得以延续。 城建档案馆要丰富声像档案资源,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拍摄和积累,还要拓宽收集渠道,向社会、个人、新闻媒体、社团组织征集有关历史名城保护、城市发展变迁的声像档案。使进馆渠道多元化,收集手段多样化,从而保证声像档案的齐全完整,提升其保存价值。
比如2012年在首都文化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市规划委借鉴国外大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并重点宣传“历史文化探访路”的概念,作为探索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北京城建档案馆作为直属单位积极参加此项活动,并提供影像拍摄服务,从而收集到大量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声像档案,极大丰富了馆藏档案内容。
3.2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资源
今天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城建档案馆要充分发挥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必须掌握现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全部资源及数量、现状情况,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声像档案资源信息基础,制定详细计划,组织摄影、摄像专业人员,分时分地进行现场拍摄,逐步形成齐全、完整、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以便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规划制定及旧城改造工作、提供必要的声像档案服务。
以北京为例,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地处京津冀城镇群的核心地区,市域面积约16410平方公里,下辖16个区县,常住人口约1961万。北京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各级文物1182项;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658处“挂牌保护院落”;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一段历史时期内所建造的71处、188栋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源纵向地记忆着北京城市的历史脉络与传承,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城市独有的韵味。
3.3建立全市声像档案资源共享信息系统
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的重要馆藏资源。在实际工作中,这部分声像档案大多为历史原貌及现状,并有大量反映人文历史风貌的珍贵照片及音像多媒体资料,其内容涉及广泛,来源渠道丰富,载体类型齐全,数字化程度较高。
在馆藏资源建设工作中,可打破传统纸质载体管理的模式,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各类视音频、照片图片等媒体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信息接收、加工、上载、存储、编目管理、审核、检索查询、下载、利用、统计、非编素材转码、资料信息发布等进行全面管理,建立全市声像档案资源共享信息系统,使这些声像档案信息得到最大利用,真正解决城建声像档案数字信息归档、分类、整理、保管和利用的难题,为宣传城市发展,构建人文城市、数字化城市提供特有的直观真实的服务,实现声像档案信息的巨大价值。
3.4加强编研,充分展示,创造城市记忆新价值
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利用,从而创造城市记忆的新价值。城建声像档案资源建设是城建档案馆主动开展“文化建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的档案资源建设。因此,要积极开展声像档案资源的编研工作,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编辑制作史料片、专题片、专题画册,举办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展览,利用互联网,开设现代化声像档案网上展览等,拓宽声像档案展览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原始声像档案的保管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扩大了声像档案的社会辐射范围,促进了声像档案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的实现。
2012年,为参加北京市第四届“档案馆日”活动,北京市城建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声像档案资源,举办“北京市重点建设工程成就图片展”、“北京市旧城区名人故居展”、“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就图片展”等,从城市建设角度,充分展示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脉络,使北京市城建档案馆成为承载北京市建筑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和宣传基地。
参考文献:
[1]曹昌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C].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2年6月.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