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高职教育进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效益和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其教育背景、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对象等维度进行分析,并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人文艺术素质课程建设为例,探寻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关键词: 艺术高职 通识课程 人文艺术素质
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具有根基性特征,这就要求艺术高职通识教育应是以人文艺术素质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突显人的自我价值的教育。因此,对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尤为必要。
一、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如学者所言,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呈现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淡化人文教育,重视现代文化教育、淡化传统文化教育,重视重单一专业教育、淡化多元化人格教育的特点[1]。人文通识教育在高校处于“弱势”地位,在高职这种毕业生口径窄而单一的院校更易被忽视。反映在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根基略显浅薄,通识课程呈“边缘化”现象。部分合并升格后的艺术高职院校还面临整合教学资源、办学力量的难题,人文素质教育“无暇顾及”。近年来虽呼声越高,有院校也在努力进行通识课程探索与改革,但总体落实不够、创新不够、艺术素养课程体现不够,显现出一些问题。
1.“功利化”就业趋势导致人文素质课程重视不够。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形势需求、职业岗位导向及“生源危机”,以致如今高职院校过度关注学生就业、过度强化学校的人才技能培训这一功能,办学与人才培养势必“功利化”,而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是持久、隐性的,给予重视却“难解近渴”。因此,高职院校存在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短视的、急功近利的观念,对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不够、深化不够。有必要对此倾向、对高校文化育的功能及人文精神回归作理性思考。
2.“必修课”模式使得艺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不够。目前,国家做了必修基本内容规定,包括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思政等课程。很多高职院校对国家标准表示严格遵循,且以复制本科院校课程开设模式为常,这就使职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无特色与生气,且无法体现行业通识教育需要。在艺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及想象力、创造力,因此需对现有课程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增加一定比例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以更好地体现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满足行业需求。
3.“知识点”教学范式促使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传统通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紧紧围绕学科逻辑组织,知识点之间的安排具有严密结构性。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较适用于知识教学,不利于技能培养。且拘泥于“知识点”、课件和课件,教师教学过于范式、缺乏风格,很多停留在传统的“一言堂”讲授、灌输式课堂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识课程教学方式转换迫在眉睫。
4.“散漫式”教学对象致使通识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经对同类院校走访观察,各校通识课堂教学效果普遍较差,课堂纪律涣散。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使高职教育学习风气尤其知识学习风气不浓。更多问题在于观念上,学生重专业而轻文化,对通识课程重视不够,学习感到盲从,再加上“大班”建制,导致教师不好管、管不好、也不愿主动管理课堂,呈现“掩耳盗铃式”教学、“昏昏欲睡式”、“不知所云式”课堂。因此,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成为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路径。
二、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路径——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1.树立适应艺术高职育人特点的通识教育理念。现代艺术职业教育要求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特性,从某个层面讲,职业特性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人的精神与禀赋的塑造上[2]。这是种观念冲击必然需要一定“分量”的通识教育,以内化身心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同时外显为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和行为方式。那么,基于人文艺术素质培养规格设置艺术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是极其必要的,又因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是隐性的、持久的,需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教学团队,以增强通识教育的活力与效果。
2.构建基于人文艺术素质培养规格的艺术高职通识课程体系。据统计,2016年,全国有公办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31所[3]。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重庆唯一一所公办艺术高职学院,其办学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以其为例,研究基于人文艺术素质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在充分研究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对通识课程改革做了一些创新尝试,即在传统公共(文化)基础课上尝试开设人文素质课、艺术素质课程、创新素质课程及职业素质课程。
如上所示,艺术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使命,以一种融合的观念构建人文艺术素质课程体系,体现着创新精神、职业禀赋,旨在为艺术职业院校通识教育、为实现培育全面的“人”的目标打下基础。
3.创新艺术高职通识课程的教学环节。以思政课为例,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通过调研、诊断当前思政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优化与改进。一是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梳理与优化。结合时代特点与艺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梳理出职业理想与个人规划、文化内涵与艺术素质、传统美德与行业法规、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等课程脉络。二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尝试构建“模块化”课程与“多师型”课堂。注重以工作为线索,以项目作为教学模块,强调所学知识与技能与职业需要同步。三是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充分发挥艺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及行业资源,将更多理论课堂转化为实践,促进教学深化,结合“品读经典论道”、“谈艺赏戏悟道”、“专业实践得道”、“职业体验乐道”理念与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资源开发。
4.提供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路径保障。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是全面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课程体系等多项改革[4]。尤其在艺术职业院校,由于其“职业性”与“艺术性”特征,导致有些改革难以找到突破口、难以持之以恒。要保障通识课程教学,应在遵循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引导教师理念的转变,教师是实现育人的重要力量,需在教师层面革新观念、激发创新思维。
二是鼓励开发符合艺术高职教育特点的系列校本教材,提高通识教育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与专业、与行业、与企业、与岗位的融合度;
三是组织构建通识教育相关课程标准,这是实现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衡量标准;
四是依托公共文化行业资源、文化产业市场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开辟通识课教改校外实施路径;
五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发微课、慕课,打造精品示范课程,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关注度、兴趣点和参与度;
六是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评价体系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提高人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可结合学分修读机制的构建在评价主体、对象、方法和内容上做进一步探索,实行模块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课程评价方式。
基于人文艺术素质培养规格的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改与创新实践,能使学生接受更系统的人文藝术通识教育,开阔视野,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世界,从而成为具有文化原创力和行业实践力的文化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桂麟,刘志山.港澳台高校通识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谷海凝.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艺术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构建研究[J].品牌,2014(07).
[3]宋延军.中国艺术职业教育2016年度发展报告[R].2016.
[4]褚结,黄欣佳.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关键词: 艺术高职 通识课程 人文艺术素质
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具有根基性特征,这就要求艺术高职通识教育应是以人文艺术素质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突显人的自我价值的教育。因此,对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尤为必要。
一、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如学者所言,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呈现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淡化人文教育,重视现代文化教育、淡化传统文化教育,重视重单一专业教育、淡化多元化人格教育的特点[1]。人文通识教育在高校处于“弱势”地位,在高职这种毕业生口径窄而单一的院校更易被忽视。反映在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根基略显浅薄,通识课程呈“边缘化”现象。部分合并升格后的艺术高职院校还面临整合教学资源、办学力量的难题,人文素质教育“无暇顾及”。近年来虽呼声越高,有院校也在努力进行通识课程探索与改革,但总体落实不够、创新不够、艺术素养课程体现不够,显现出一些问题。
1.“功利化”就业趋势导致人文素质课程重视不够。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形势需求、职业岗位导向及“生源危机”,以致如今高职院校过度关注学生就业、过度强化学校的人才技能培训这一功能,办学与人才培养势必“功利化”,而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是持久、隐性的,给予重视却“难解近渴”。因此,高职院校存在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短视的、急功近利的观念,对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不够、深化不够。有必要对此倾向、对高校文化育的功能及人文精神回归作理性思考。
2.“必修课”模式使得艺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不够。目前,国家做了必修基本内容规定,包括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思政等课程。很多高职院校对国家标准表示严格遵循,且以复制本科院校课程开设模式为常,这就使职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无特色与生气,且无法体现行业通识教育需要。在艺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及想象力、创造力,因此需对现有课程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增加一定比例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以更好地体现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满足行业需求。
3.“知识点”教学范式促使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传统通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紧紧围绕学科逻辑组织,知识点之间的安排具有严密结构性。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较适用于知识教学,不利于技能培养。且拘泥于“知识点”、课件和课件,教师教学过于范式、缺乏风格,很多停留在传统的“一言堂”讲授、灌输式课堂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识课程教学方式转换迫在眉睫。
4.“散漫式”教学对象致使通识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经对同类院校走访观察,各校通识课堂教学效果普遍较差,课堂纪律涣散。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使高职教育学习风气尤其知识学习风气不浓。更多问题在于观念上,学生重专业而轻文化,对通识课程重视不够,学习感到盲从,再加上“大班”建制,导致教师不好管、管不好、也不愿主动管理课堂,呈现“掩耳盗铃式”教学、“昏昏欲睡式”、“不知所云式”课堂。因此,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成为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路径。
二、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路径——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1.树立适应艺术高职育人特点的通识教育理念。现代艺术职业教育要求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特性,从某个层面讲,职业特性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人的精神与禀赋的塑造上[2]。这是种观念冲击必然需要一定“分量”的通识教育,以内化身心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同时外显为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和行为方式。那么,基于人文艺术素质培养规格设置艺术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是极其必要的,又因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是隐性的、持久的,需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教学团队,以增强通识教育的活力与效果。
2.构建基于人文艺术素质培养规格的艺术高职通识课程体系。据统计,2016年,全国有公办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31所[3]。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重庆唯一一所公办艺术高职学院,其办学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以其为例,研究基于人文艺术素质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在充分研究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对通识课程改革做了一些创新尝试,即在传统公共(文化)基础课上尝试开设人文素质课、艺术素质课程、创新素质课程及职业素质课程。
如上所示,艺术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使命,以一种融合的观念构建人文艺术素质课程体系,体现着创新精神、职业禀赋,旨在为艺术职业院校通识教育、为实现培育全面的“人”的目标打下基础。
3.创新艺术高职通识课程的教学环节。以思政课为例,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通过调研、诊断当前思政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优化与改进。一是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梳理与优化。结合时代特点与艺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梳理出职业理想与个人规划、文化内涵与艺术素质、传统美德与行业法规、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等课程脉络。二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尝试构建“模块化”课程与“多师型”课堂。注重以工作为线索,以项目作为教学模块,强调所学知识与技能与职业需要同步。三是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充分发挥艺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及行业资源,将更多理论课堂转化为实践,促进教学深化,结合“品读经典论道”、“谈艺赏戏悟道”、“专业实践得道”、“职业体验乐道”理念与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资源开发。
4.提供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路径保障。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是全面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课程体系等多项改革[4]。尤其在艺术职业院校,由于其“职业性”与“艺术性”特征,导致有些改革难以找到突破口、难以持之以恒。要保障通识课程教学,应在遵循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引导教师理念的转变,教师是实现育人的重要力量,需在教师层面革新观念、激发创新思维。
二是鼓励开发符合艺术高职教育特点的系列校本教材,提高通识教育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与专业、与行业、与企业、与岗位的融合度;
三是组织构建通识教育相关课程标准,这是实现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衡量标准;
四是依托公共文化行业资源、文化产业市场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开辟通识课教改校外实施路径;
五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发微课、慕课,打造精品示范课程,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关注度、兴趣点和参与度;
六是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评价体系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提高人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可结合学分修读机制的构建在评价主体、对象、方法和内容上做进一步探索,实行模块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课程评价方式。
基于人文艺术素质培养规格的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改与创新实践,能使学生接受更系统的人文藝术通识教育,开阔视野,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世界,从而成为具有文化原创力和行业实践力的文化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桂麟,刘志山.港澳台高校通识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谷海凝.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艺术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构建研究[J].品牌,2014(07).
[3]宋延军.中国艺术职业教育2016年度发展报告[R].2016.
[4]褚结,黄欣佳.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