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促进课堂生成的路径分析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ly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多向性与开放性的对话空间,是一个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的奇妙过程。在教学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从情境创设、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三个方面来促进课堂生成,让课堂走向教学共生。
  【关键词】情境创设;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生成路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有待训练的工具,而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对外部信息实施选择、加工和处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而教师则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支持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以语文教材为信息源,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信息源,它是这两个信息源在某一点相遇后的产物[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预设,善于聆听,合理跟进,既要珍视如约而至的“惊喜”,也要善于抓住不期而遇的“意外”,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师生协作与会话,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达成动态生成的课堂愿景。
  一、问题创境,引发课堂生成
  好的课堂总要达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源自对学生的尊重,也源自对教材的重构,更源自对教育的理解。开放性、创生性的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保证学生思考最强有力的源泉[2]。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在聚焦心理描写并着力品读后,正准备小结,一名学生突然说道:“老师,本文的心理描写确实有特色,不过,我觉得动作描写好像更有特色。”笔者略微思考后,说道:“愿闻其详。”她接着说:“从标题到文章,从开头到结尾,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动词。标题两个‘走’是反复的动作,文章中的大量动词,不仅再现了整个登山的艰难过程,也刻画了一个胆怯而懦弱的‘我’。我觉得文中‘我’的很多心理活动就是通过动作描写呈现出来的。”
  这个学生说得有道理,内心的刻画一般比较隐蔽,不如动作描写那么直白、外显,如果机械单调地刻画心理,就会显得空洞乏味。此时距离下课时间还有几分钟,于是笔者让学生先画出文章中的动词,第二天上课再继续学习。
  回到办公室,笔者思考: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都告诉我们,本文最有特色的是心理描写。教材“阅读提示”要求學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性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教师教学用书》指出课文中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值得仔细品味。它们几乎都没有提到动作描写。《走一步,再走一步》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是心理的刻画。顺着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授课,当然比较“稳妥”,笔者也是这样上课的。可是直觉告诉自己,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要让学生真正自读起来、思考起来、探究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下午自习课,笔者问这位学生:“对于本课的动词,你还有什么发现?”她落落大方地答道:“老师,您看,这是我勾画的动词,有很多吧!”她的书上有密密麻麻的勾画痕迹。“老师,我还发现本文的动作描写特别生动形象,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心理描写更有意思,而且作者的很多情感和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动作描写呈现出来的。”“哟,小家伙,不错,有理有据!”笔者由衷地赞叹道。
  晚上,借着一宵灯火,笔者细查资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鉴赏文章几乎都是解读和分析本文的心理描写。笔者反复研读课文,经过爬梳剔抉发现,本文的动词有90多个(甚至不含重复的),数量之多,可见作者(包括译者)在动词上颇下功夫。文章开篇,用“厌倦”“烧洞”“寻觅”等动词刻画男孩子的调皮,接着又用“犹豫”“渴望”“牢记”“冒险”等动词突显“我”的左右为难。特别是文章刻画“我”爬悬崖的过程,扣人心弦,作者选用了“发抖”“扒住”“抓住”“紧贴”“哭泣”“呻吟”“挪动”“扑进”“抽噎”等动词。品读这些动词我们发现,在悬崖上进退维谷,在峭壁旁抽泣哽咽,在死亡边命悬一线……这些时候用动词表达最恰当。文中的这些动词选择丰富而准确,富有强烈的表现力,把“我”当时紧张、胆怯、恐惧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如观其人。再穿插心理描写,人物便鲜活起来了。
  反复阅读文中语句“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这句话先总后分,后一句中的三个动词“缓慢地爬”“贴近”“紧紧地扒住”分别从速度、幅度和力度等方面刻画了“我”当时在爸爸的鼓励中往下爬的过程。再如“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这里的动词“移动”“感觉”“找到”颇似电影中的三个分镜头,将“我”小心翼翼往下爬的动作一一分解,将前一句“我能做到”具体化、形象化。仔细思量,这些动词在描绘人物动作的同时,也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物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我”在往下爬时的那种小心与胆怯。
  该生对语言很敏感,理解独到又有新意。本文的心理描写的确有特点,细细品读这些精准的动词,再想想学生说的话,笔者对教材有了新的看法。
  反观平时学生的写作,往往动词的使用比较单一,甚至缺少动作描写,没有将人物动作分解细化,也没有出现特写镜头,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准确的动词能使行为具体起来,更能使人物形象生动起来。老舍先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立起来。本文的动作描写极为出色,不仅使人物立了起来,而且还彰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甚至心理特征。
  建构主义知识观要求教师接受学生的观点[3]。毋庸置疑,建构主义强调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探究,是意义建构的前提。由学生提出问题,这是最好的学习情境,它是学习的起点,是思考的源泉,亦是生成的种子。
  二、协作会话,促进课堂生成
  在自读的过程中,师生的协作与对话尤为重要。自读课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更不是粗暴地放羊式教学,而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教师的行为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读;二是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4]。笔者试图用三句话来概括本课,一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便是动词,要是你找到了准确的动词,那你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写你的句子”。二是契诃夫的“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三是莱辛的“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三句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自读批注、对话赏析,从而建构动作描写的三把金钥匙,呈现课堂学习的三个层次:合乎生活情境——准确化动作;分解动作过程——细致化动作;呈现独特的“他”——个性化动作。   灵动的教学不是教师一直盯着教案,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再调整。第二天上课,笔者说:“昨天一位同学的一席话,让我们的思维之湖涟漪四起,也让老师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学习动作描写。”学生勾画动词,讨论动作描写,相互说着新的发现,场面热烈。笔者认真聆听,并在黑板上记录下关键词。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很多动词。关于动词,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
  屏显(生齐读):
  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便是动词,要是你找到了准确的动词,那你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写你的句子。
  ——列夫·托尔斯泰师:来吧,同学们,让我们在动词的海洋里,找出这个最准确的“她”。
  屏显:
  我()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备选:站、蹲、趴)生1:应当选“趴”。
  师:为什么?
  生2:书上这样写的。
  师(笑):看刘老师,我现在是在干吗?
  生(齐):站。
  师(蹲下身子):我现在是在干吗?
  生(齐):蹲。
  师(尴尬一笑):趴——就算了嘛,我今天穿了西装,就不趴了。你们看这算不算趴?(侧身倚靠在讲台上)
  生(齐):不算。
  师:这叫靠,对吧?那怎样才算趴?
  生(大部分):整个身体扑在地上。
  师(笑):那就算了,哈哈。我站也可以,蹲也可以,跳也可以(教师做相应动作),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趴”字呢?
  生3:因为后面说他精神恍惚,很劳累了。站着说明精神比较好,蹲着说明有点累了,而趴着就说明他已经很疲惫了。
  师:你结合当时人物所处的情境,对比分析了三个动词,说得很好。
  生4:我认为“趴”还表明他非常恐惧,所以紧紧贴住岩石,怕掉下去。
  师:还有补充吗?
  生4:后面的“麻木”一词,说明他已经害怕到了没有知觉的地步了。
  生5:十分疲惫,万分害怕,恐惧和忧虑占据了他的身心。“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孩,在悬崖上已经待了很长时间了,现在不能站,也不能蹲,只能趴着,所以这个词才是最准确的。
  (师生给予掌声,表示赞同。)
  师:准确的动作描写也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但需要符合现实的情境,这就是动作描写的第一把金钥匙。
  屏显:
  金钥匙之一:
  合乎生活情境——准确化动作师:请大家回到文本,对动词的准确性进行批注,要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紧扣文中现实的情境,反映人物内心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介入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且引导学生介入教的行为[5]。师生间、生生间以及与文本间的介入与会话,是促进学生自读与思考的關键,更是学生形成自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路径。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前两位学生的回答显然没有思维的含量,也没有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及时地介入,用身体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词语的含义,并让词语在句子中鲜活起来。在此基础上,第三位学生运用比较法建构起“趴”字的意义,第四位学生又从心理的角度补充了选择“趴”字的作用,第五位学生则联系生活,设身处地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中进行合作性建构,协作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通过协作与会话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以达成共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往往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共生互存。教师不应急于给学生灌输答案和贴上标签,而应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与对话,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三、搭建支架,达成课堂生成
  促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一般有两种路径,一是根据原有的知识结构(图式)同化新的知识并赋予某种意义,二是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在对话中,教师还需要搭建学习支架,以促进教学纵深推进。在支架式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引导学生以小目标为中心,帮助学生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提供方向,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探索该问题所需要的支架,保证教学支架一直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6]。
  教学片段二:
  师:动作描写不仅一一还原了人物动作,还让我们如观其行。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的行为,并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呢?
  屏显(生齐读):
  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
  ——契诃夫师:请大家回到文本,继续品读。
  屏显:
  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师:这是一句先总后分的句子,这篇课文里这样的句子只有两处。这和我们平时写作文的区别在哪里?大部分同学写了“我很努力地爬过去”,就没有下文了。读一读,勾画圈点,然后同桌交流,感受作者动作描写的妙处。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同桌交流。)
  生1:“紧紧地扒住”说明他很紧张,很用力地抓住岩石,怕掉下去。
  师:你是从“身体感知”这个角度来说的。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
  生2:“我”努力向上爬着,但是“我”爬得很缓慢。
  师:“缓慢”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
  生2:他爬的速度很慢,是从时间这个角度来说的。
  师:从力度上来说是“紧紧”的,从速度上来说是“缓慢”的。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呢?   生3:“贴近里侧”说明他很害怕,想尽可能踩到里面一点,这应该是从空间上的角度来说的。
  师:空间幅度不大,说明他谨慎而紧张。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思考,并前后桌交流。)
  生4:我们认为,这两句话是先总后分,分说时“缓慢”是爬的速度,“贴近里侧”是爬的幅度,而“紧紧地扒住”是爬的力度。
  师:很好的发现!三个角度,三次发现,言简意赅,谢谢你!谁来总结一下?
  生5:作者先总说一句,然后将动作进行分解,既从速度、幅度、力度三个方面写出“我”爬时的努力,又从时间、空间、身体的感知三个角度来写“我”爬时的状态,将“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描绘得生动细致,并刻画了“我”的紧张、恐惧与怯懦,让我们如见其人,如观其“爬”。
  (师生鼓掌表示赞同。)
  师:这就是刘老师送给大家的第二把金钥匙,即分解动作过程——细致化动作。
  屏显:
  金钥匙之二:
  分解动作过程——细致化动作在这个教学片段,教师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了朗读勾画、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引导评价等学习支架。第一位学生的回答是常规的回答,依照经验对词语进行解释,这是同化的效应。教师评价感官角度之后,第二位学生依然采用第一位学生的回答方式,可见图式的改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提醒学生后,学生补充了时间角度。第三位学生就顺应了这种回答方式,直接从空间的角度来进行点评,达到了第一次平衡。此时,教师让学生再去发现,经过小组讨论后,第四位学生的回答就有了质量,一是有了新的角度,二是回答完整,三是语言简洁,四是表述清晰,达到了第二次平衡。要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还需要学生进行总结,于是就有了第五位学生比较全面的总结和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
  在课堂教学的第三个阶段,笔者适时补充了三个经典小片段作为助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最高境界是“呈现独特的“他”——个性化动作”。一是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熟睡着的婴儿。”“一纵,一扑,再一扑,这连续的三个动词,让我看见了一个十分吝啬而又嗜财如命的老头子。”“不错,有语言功底,回答简要准确。这是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人物,是欧洲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这是笔者和学生最开心的对话。二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老师,我看过这个片段,是严监生要死的时候的场景。”笔者点点头,学生一脸兴奋,我饶有兴趣地期待着:“那你说说,这伸着的‘两个指头’指的是什么?”她快速而激动地说:“严监生要死的时候,一直伸着两个指头,大家都不解其意。他是说油灯里有两根灯芯,他怕浪费油,所以一直咽不下那口气,真是一个吝啬鬼!老师,是不是这样的?”笔者欣慰地点点头,大家都笑了。这是笔者和学生最温暖的对话。第三则材料出示的是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因赖床,父亲打我”的片段,不过笔者将原文更改成:“我赖在床上不起来,爸爸生气地打了我一顿。”笔者问学生:“这样描写生动形象吗?”学生都摇头。笔者继续追问:“该怎么寫呢?”此时笔者出示了原文:“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学生举着手说:“老师,这里没有用‘打’字,但是选文中的‘拖’‘抄’‘倒转’‘抡’却处处体现着‘打’,并刻画了各种‘打’的姿势、力度,真的把‘我’‘打’惨了!”大家都乐了。“孺子可教!不同的动词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刻画了‘打’的过程和状态,并且还侧面描写了一个赖床的小孩,烘托了一个十分严厉的爸爸的形象。”这是笔者和学生最幸福的对话。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领悟作者的表达智慧;建构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表达智慧。而教师的评价,则应当以发展和支持建构性学习为宗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板块是“随课微写”,创设情境。笔者让学生根据“天啊!我要迟到了!我赶紧起床……”的内容,进行100字左右的微写作训练。
  每位诗人、作家都精心锤炼和推敲动词,如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描写,无不彰显动词使用之妙。概言之,动词是写作语言中最活跃、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纵览本课,从动作描写的准确化到细化,再到个性化,都是为了刻画一个独特的“他”。最后以动作描写来刻画迟到的“我”匆忙的行为和紧张的心理,真正促进了学生对本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融为一体的理解和品析,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提倡教师要“多备而少讲,深备而浅教”,从情境创设、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三个方面真正促进课堂生成,达成师生的共同成长。
  师生对话的境界,在于超越预期的图式构建(现场生成),而不是低层次的信息传递(达成预设)[7]。在具体的教学中,促进课堂生成,不仅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语文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生成是一种陌生和意外,更是一种重组与创新。
  以意义建构为核心追求的课堂生成,通过问题的确立、情境的创设、自主的阅读、丰富的对话,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注意情境、协作与对话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运用,从而让教学充满智慧,让课堂彰显灵动。
  参考文献:
  [1]刘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路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7(增刊2):50.
  [2]刘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8(9):40.
  [3]郭宇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建构主义在自我成长课堂中的应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2):89.
  [4]刘勇.让学生在“自读课”上读起来:以统编本初中语文课文《动物笑谈》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5):13.
  [5]黄厚江.共生教学,“教”“学”共生[J].语文建设,2018(4):31.
  [6]张爽,范永强.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及其课堂教学模式[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39.
  [7]崔新月.多重对话深度批注:谈批注式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1):33.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机组机理仿真模型无法应用于指导现场实际生产试验过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在线热力性能数据的增强激励仿真建模方法,开发了涉网侧机组协调控制生产试验标准化平台。基于
建立反映气体放电过程中粒子运动特性的二维流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和通量校正传输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了50%SF6+50%N2在均匀电场下的放电规律,模拟了流注发展过程中粒
某新型国产1050MW汽轮发电机组在168h满负荷试运结束,投入运行后高压主汽阀逐渐出现卡涩现象,活动性及全行程试验时不动作或动作不到位。通过解体分析发现高压主汽阀套筒密封
【摘要】文本的潜在性和多重意蕴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细细品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要真正突显语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无疑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善于挖掘内涵,整合核心素养教育资源;要学法渗透,创设核心素养教学情境;要披文入境,拓展核心素养训练宽度;要读写应用,实现核心素养自然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