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着力培养选拔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将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企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
党历来注重年轻干部与后备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早在1982年,“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就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后备干部制度,加强和改进后备干部工作”。2017年,提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极其繁重,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与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为人才的竞争和机制的竞争,做好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对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原则
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二十字要求,坚持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选拔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培养和考验干部,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人员储备。
二、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现状
1.后备干部选拔工作形式化
国有企业面临繁重的改革任务和生产任务,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问题,部分党政领导人员未对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仅在上级单位要求或检查时开展该工作。较多企业未对优秀员工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制度,对优秀員工的锻炼和培养力度不够,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不能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存在唯技术选材的问题,后备干部选拔范围较窄。部分企业后备干部选拔制度不完善,选拔的标准、方式和周期不明确,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无据可依。
2.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形式化
企业未对每名后备干部制定成长档案,未明确其培养方向和培养措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无系统性和计划性。后备干部多是部门的技术或业务骨干,承担较多工作任务,在部门起中流砥柱作用,一些部门对后备干部脱产培训、挂职锻炼存在抵触情绪。后备干部因工作原因,也常常忽视党性培养和管理技能培养,不利于形成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后备干部使用工作形式化
后备干部选拔后名单未实行动态化管理,不合格的后备干部未及时调整出名单,优秀员工不能及时补充。由于后备干部名单仅掌握在党委和组织部门手中,后备干部普遍存在缺乏锻炼培养,长期“备而不用”的问题,后备干部使用工作形式化。
三、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的优化措施
1.转变观念,建立培养选拔新机制。
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将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作为企业党委一项中心任务,强化党政班子对后备干部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体系与制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员工选拔进入后备干部名单。
2.注重挖掘,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顶层设计,为员工分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加大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的沟通配合,有针对性的做好员工培养工作,为后备干部选拔提供资源储备。
坚持组织主导,坚持基层导向、业绩导向。公司在日常经营和重大攻关中搭建平台,帮助组织部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发掘后备干部。
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定期开展后备干部选拔工作,充分听取员工所在部门、党支部意见,在调研中选拔后备干部。还应提倡民主党派、群团组织推荐,广开渠道,拓宽后备干部选拔途径。
3.强化培养,打造复合型后备干部
首先,对后备干部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使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后备干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第二,要加强后备干部的专业能力培训。选派后备干部到知名企业和高层次培训机构学习培训,拓宽视野,培养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和帮助后备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
第三,要加强后备干部的知识培训。大力推进后备干部人员挂岗和轮岗锻炼,加大岗位交流力度,着力培养又博又专、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后备干部,使之做到既懂经济又懂政治、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专业又懂管理。
4.动态使用,保证名单能进能出
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劣者汰的原则,将不作为、不能为、不愿为、不敢为、乱作为的后备干部剔除名单,定期开展选拔推荐,形成一潭活水。同时,在领导人员调整和推荐提职时,要强化年龄结构意识,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既看资历、经历,更注重能力、潜力,大胆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后备干部。
参考文献:
[1]杰弗里·梅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2]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
党历来注重年轻干部与后备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早在1982年,“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就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后备干部制度,加强和改进后备干部工作”。2017年,提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极其繁重,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与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为人才的竞争和机制的竞争,做好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对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原则
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二十字要求,坚持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选拔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培养和考验干部,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人员储备。
二、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现状
1.后备干部选拔工作形式化
国有企业面临繁重的改革任务和生产任务,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问题,部分党政领导人员未对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仅在上级单位要求或检查时开展该工作。较多企业未对优秀员工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制度,对优秀員工的锻炼和培养力度不够,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不能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存在唯技术选材的问题,后备干部选拔范围较窄。部分企业后备干部选拔制度不完善,选拔的标准、方式和周期不明确,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无据可依。
2.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形式化
企业未对每名后备干部制定成长档案,未明确其培养方向和培养措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无系统性和计划性。后备干部多是部门的技术或业务骨干,承担较多工作任务,在部门起中流砥柱作用,一些部门对后备干部脱产培训、挂职锻炼存在抵触情绪。后备干部因工作原因,也常常忽视党性培养和管理技能培养,不利于形成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后备干部使用工作形式化
后备干部选拔后名单未实行动态化管理,不合格的后备干部未及时调整出名单,优秀员工不能及时补充。由于后备干部名单仅掌握在党委和组织部门手中,后备干部普遍存在缺乏锻炼培养,长期“备而不用”的问题,后备干部使用工作形式化。
三、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的优化措施
1.转变观念,建立培养选拔新机制。
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将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作为企业党委一项中心任务,强化党政班子对后备干部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后备干部培养与选拔体系与制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员工选拔进入后备干部名单。
2.注重挖掘,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顶层设计,为员工分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加大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的沟通配合,有针对性的做好员工培养工作,为后备干部选拔提供资源储备。
坚持组织主导,坚持基层导向、业绩导向。公司在日常经营和重大攻关中搭建平台,帮助组织部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发掘后备干部。
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定期开展后备干部选拔工作,充分听取员工所在部门、党支部意见,在调研中选拔后备干部。还应提倡民主党派、群团组织推荐,广开渠道,拓宽后备干部选拔途径。
3.强化培养,打造复合型后备干部
首先,对后备干部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使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后备干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第二,要加强后备干部的专业能力培训。选派后备干部到知名企业和高层次培训机构学习培训,拓宽视野,培养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和帮助后备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
第三,要加强后备干部的知识培训。大力推进后备干部人员挂岗和轮岗锻炼,加大岗位交流力度,着力培养又博又专、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后备干部,使之做到既懂经济又懂政治、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专业又懂管理。
4.动态使用,保证名单能进能出
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劣者汰的原则,将不作为、不能为、不愿为、不敢为、乱作为的后备干部剔除名单,定期开展选拔推荐,形成一潭活水。同时,在领导人员调整和推荐提职时,要强化年龄结构意识,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既看资历、经历,更注重能力、潜力,大胆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后备干部。
参考文献:
[1]杰弗里·梅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2]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