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土对酞酸酯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水体、农田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利用批平衡吸附法和连续解吸法研究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在不同凹土含量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用Freundlich方程与Langumir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DBP和DEHP在不同凹土含量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其R2均大于0.92。在Freundlich模型
其他文献
艾丽斯·麦克雷尔博士的这本著作对15~21世纪初西方艺术与时尚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行了严谨而细致的阐述分析。结合文艺复兴、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等代表性艺
本文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纺织与服装系的苏珊.B.凯瑟教授于2012年出版的新著《时尚与文化研究》。该书打通了时尚与文化两个研究领域,运用风格—时尚—装扮研究模式
螺钿镜是盛唐独有的特种工艺镜精品,其华美的造型、奢靡的材质、精工细作的铸造技术代表着中国古代铸镜工艺的最高水平和古镜文化的最后辉煌。一方面,唐代螺钿镜是初唐以来资
为获得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内切β-葡聚糖苷酶组分,并研究其酶学性质,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对康氏木霉GI
本文是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王焕青、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的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的祝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思想评论》编辑部的
"十七年"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段时期的设计方针从5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起步,以挪用传统宫廷建筑语汇的"大屋顶"设计风格
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绘制的《江山如此多娇》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一幅主题性绘画,作为新中国重大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典型代表,它集中反映了建国前十年中国画的变
本文是根据中国第一代的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北京吉芬时装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和董事长谢峰先生的演讲整理而成,他与听众分享了自己关于时装设计的过往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量汉代建筑明器被发现,在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本文拟对汉代建筑明器进行造物学研究,从汉代民族的生存、创造、信仰等方面来深入了解文化传统;从民间艺术角
以鲜食黄肉桃品种金陵黄露为材料,在盛花后30 d(幼果期)、55 d(果实膨大期)、80 d(成熟前期),分3次对果实和叶片喷施不同形态的钙,研究了喷钙对叶片、果皮、果肉钙含量及果肉细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