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个既不同于新生代农民工也不同于城市户籍的大学毕业生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农民工,由于自身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处于社会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在不平等的现实因素的刺激下,极易出现失衡心理,导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虽然相对剥夺感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但这种主观感受离不开现实因素的刺激,因此对于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该文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厘清其产生原因,以便为调适路径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原因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 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 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分化重组进一步加大,继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大学生农民工。大学生农民工由于自身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处于社会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参照群体选择的失当以及与自身价值能力不一致的价值期望,极易引发失衡心理,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孕育出不稳定的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就可能成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 影响社会稳定及和谐。相对于该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影响而言,学界对该群体的关注度较低,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因此,全面探究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并按此思路对其进行有效的调适,无论对大学生农民工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稳定都显得十分必要。
2. 大学生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及群体规模
2.1概念界定
大学生农民工指的是“出身农村、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大学(大专)学历,毕业后进入城市但职业和生活境遇与进城农民工相同或相似、未能获取与城市居民同等“国民待遇”的年轻人群体”1。该群体从知识储备量上来说是大学生,但从制度身份上来说仍属于农民,无法与城市居民完全享有同等的待遇。
2.2群体规模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其中外出而非本地农民工与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这两个统计量,可以上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农民工的大体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2012 年全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数据我们了解到2011年大学生农民工达到1110.4万人;2012年为1274.2万人;2013年的《报告》中并没有给出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的统计数据,而是针对新、老两代农民工作出了受教育水平的数据对比,新生代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总占比达到了14.6%,数量为3926.5万人,2013年的数据不能给我们直接提供大学生农民工的占比,但我们仍可从侧面了解到大学生农民工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并且增速也在逐年增加。
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且高知性的群体,本应与城市居民一样获取同等的城市待遇从而实现市民化,但却因为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而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生活之外。如果他们的生存现状不能早日得到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该群体所引发的不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将会对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
3. 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及其影响
3.1关于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于1949年在 《美国士兵》 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士兵的心理状态时发现,士兵评判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时,并不是依据绝对的、客观的标准来评判的,而是依据周围的人所处的位置和状态进行评判。当自己相较于参照群体地位较低时,他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之后,社会学家默顿在关于越轨社会学的研究中借用了这一概念,并在在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中通过使用参照群体理论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体或群体相对于自身状况所持有的态度,是伴随着在比较之后对自身利益得失的判断和评价而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当然,这种主观感受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现实中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占有的社会资源的差异,必将招致弱势阶层的不平与怨愤,从而滋生出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此外,Davis的“J曲线理论”也认为,“相对剥夺感的产生还可能是和自身进行比较时产生,当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很高,若未来生活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值,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这将导致更大的相对剥夺感”。
3.2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大学生农民工对生存环境不满的集中表现,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农民工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市民化程度较高,很自然地会选择城市居民作为自己的参考群体,但是附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就业以及公共服务的歧视,使得大学生农民工本应享受到的资源与利益,被强势群体也就是城市居民所掠奪,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势必会导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同时,相较于学历较低的农民工而言,大学生农民工有着更为高昂的教育成本投入,因之就渴望更多的发展利益加以弥补,但当他们面对就业难以及低收入的现实时,高投资与低收入,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会滋生出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3.3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影响
作为逐年增加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农民工而言,他们的相对剥夺感较之其他弱势群体影响程度更高也更为深刻。社会学理论指出,自身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仇视亦或是敌对的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不如意境的遇归因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隐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弱势群体的敌对和仇视指向也会发生扩散,同时这种负面心理的滋生,也容易导致弱势群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作为高知群体大学生农民工而言,这一群体的犯罪往往更具社会危害性。
4. 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
虽然相对剥夺感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但这种主观感受离不开现实因素的刺激,因此对于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比较规则与参照群体选择的混乱以及价值期望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另一方面:附着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教育体制的不公,户籍制度的隔离,社会资本的弱化以及公共服务的缺失,是当下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心理产生的结构性诱因。 4.1主观因素
4.1.1比较规则的混乱:大学生农民工相较于受教育层次较低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具备了较好的市民化基础,在许多方面与城市居民趋同,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以城市居民而非农民为自身的参照群体。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群体,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农民工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努力让自己的行为向想要加入的群体发展,有利于其自身素质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农民工由于自身社会阅历的局限性,很难对参照群体有全面的认知,在进行比较时经常倾向与无规则无方向的比较,用自己不足的方面与参照群体优势的方面进行比较,或是片面的对某一群体进行认知,产生“仇富”“仇官心理”。
4.1.2参照群体选择的混乱: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空间距离小、亲密程度高的对象作为参照群体,但Andrews and Henry、Goodman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会使得人们的比较参照对象从内部群体扩展到外部群体,教育程度越高的员工,越倾向与群体外的个体进行比较”;因此,作为大学生农民工,较高的知识储备量让他们具有了较为开阔的眼界,他们倾向于把参照群体的范围扩大,一旦他们无视自己的条件,选择与自己的情况、条件相差甚远的群体为参照群体时,相对剥夺感就很容易产生。
4.1.3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的不一致
Davis的“J曲线理论”认为,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也可能是现实与期望之间过大差距的结果,而这二者间的差距过大是价值期望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导致的。其中,价值期望是人们认为他们应当获得的一般价值地位,而价值能力是人们认为他们能够获得或保有的一般价值地位。对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农民工大学生而言,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太多家庭的期盼,他们的心理预期比一般的农民工高,有着更高的价值期待,然而现实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的制约,以及无法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都导致了自身的价值能力与自身价值期望的不一致,因此,当他们面临残酷的就业现实而被迫加入到农民工的队伍中时会产生强烈落差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4.2外部因素
4.2.1教育体制的不平等
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城市的教育国家办,而农村的教育则靠教育费附加和各种名目的教育集资转移到农民身上成为城乡基础教育不公平的根源。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条件、 教育经费、 师资等资源配置上,主要用于或优先用于城市学校,而最需要扶持的广大农村地区得到的资源远远少于城市,从而最终加剧了历史形成的城乡差距。”2这种教育体制的不公,使得大学生农民工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产生了相对剥夺感,本应同样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农村学生,却因为城乡二元的教育格局而被剥夺了;
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人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这是众多国家规定的公民的应得权利。但是现实中,应得权利和实际供给往往产生差异和冲突,而这种高等教育机会的供给不足,或者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状况应该归因于:一部分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的应得权利被另一部分优势群体利用社会资本挤占了。中国高考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社会优势阶层利用社会资本占有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实现阶层的再生产以及阶层利益的巩固;对弱势阶层,其中包括大学生农民工,则实施了隐形的社会排斥,剥夺了其高等教育的应得权利,阻碍了高考应有的社会流动促进的功能”3。这样的不平等,使得大学生农民工在在之后的毕业求职中,由于 “名牌效应”,而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强烈的滋生出了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
4.2.2社会资本的弱化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1980年正式提出了 “社会资本” 这个概念,指的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4社会资本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并从中受益的重要媒介。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获取不仅仅与自身能力和素质有关,在同等条件下,社会资本也在求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家庭网络结构更为简单,在城市的社会关系资本较为匮乏,他们不可能像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那样透过父母编织好的社会关系网获得及时、准确的岗位信息,甚至会因社会关系资本的缺乏,而被非正常淘汰,在求职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资本的差异化,导致不同群体的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竞争中的不平等,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社会资本的薄弱,不仅在求职阶段,甚至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也容易处于不利地位,这样继发的不平等遭遇,必然会滋生出大学生农民工强烈的剥夺感。
4.2.3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十分突出,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5。作为跨区域、跨城乡的流动人口,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上述三种差距农民工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而作为这一群体里知识储备量以及市民化程度较高的的大学生农民工而言,他们有着更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诉求,也因此在面对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情况下,更易产生较强的相对剥夺感。
4.2.4就业过程中的户籍歧视
“北京市人事部门在最近一次的就业论坛上表示,对于京籍未就业大学生,北京市各区县人事部门将逐个推荐就业,甚至鼓励北京市本区县用人单位积极接收本地区生源毕业生。北京的就业大门只对北京籍未就业的大学生敞开。”6大学生就业时的跨区域流动,尤其是向一线城市的流动,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就业市场上的地区歧视,地区歧视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區、城市对农村的歧视,而大学生农民工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在就业过程中,这一群体遭受到的地区歧视是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双重歧视,在就业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极其不利,较易激发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总之,“大学生农民工”作为“相对剥夺感”的易感性群体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个体主观的心理认知方式与客观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利益分配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于这一群体的相对剥夺感进行调适时,我们也从客观两个层面展开。前者需要我们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心理疏导从个体层面加以引导和化解,后者需要社会制度的宏观调控和利益保障,坚持分配领域的相对公平性,使大学生农民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向上层流动,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农民工自身的素质提高,也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释:
1. 钱正武、何 虹. 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03).
2. 李 淼.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现象的深层次分析[J].教育探索, 2012.(5).
3. 徐水晶.中国高考制度隐形社会排斥透视[J]. 中国高教研究.2013(9).
4.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M] MRichardson J.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6: 248.
5. 徐增陽,翟延涛. 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现状与意愿——基于广东省 Z 市调查的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12. 6.
6. 柏文学. 户籍歧视将扩大就业不公平[J].中国社会保障,2008(03).
参考文献
[1] 钱正武,何虹. 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03).
[2] 李淼.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现象的深层次分析[J].教育探索, 2012.(5).
[3] 徐水晶.中国高考制度隐形社会排斥透视[J]. 中国高教研究,2013(9).
[4] 徐增阳,翟延涛. 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现状与意愿——基于广东省 Z 市调查的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12. 6.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14-15.
[6] 柏文学. 户籍歧视将扩大就业不公平[J]. 中国社会保障,2008(03).
[7]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M] MRichardson J.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86: 248.
[8] James C. Davies, TowardA T 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ume 27,No.1,1962
作者简介:
王丽茹,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
许若兰,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原因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 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 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分化重组进一步加大,继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大学生农民工。大学生农民工由于自身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处于社会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参照群体选择的失当以及与自身价值能力不一致的价值期望,极易引发失衡心理,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孕育出不稳定的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就可能成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 影响社会稳定及和谐。相对于该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影响而言,学界对该群体的关注度较低,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因此,全面探究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并按此思路对其进行有效的调适,无论对大学生农民工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稳定都显得十分必要。
2. 大学生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及群体规模
2.1概念界定
大学生农民工指的是“出身农村、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大学(大专)学历,毕业后进入城市但职业和生活境遇与进城农民工相同或相似、未能获取与城市居民同等“国民待遇”的年轻人群体”1。该群体从知识储备量上来说是大学生,但从制度身份上来说仍属于农民,无法与城市居民完全享有同等的待遇。
2.2群体规模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其中外出而非本地农民工与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这两个统计量,可以上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农民工的大体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2012 年全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数据我们了解到2011年大学生农民工达到1110.4万人;2012年为1274.2万人;2013年的《报告》中并没有给出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的统计数据,而是针对新、老两代农民工作出了受教育水平的数据对比,新生代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总占比达到了14.6%,数量为3926.5万人,2013年的数据不能给我们直接提供大学生农民工的占比,但我们仍可从侧面了解到大学生农民工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并且增速也在逐年增加。
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且高知性的群体,本应与城市居民一样获取同等的城市待遇从而实现市民化,但却因为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而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生活之外。如果他们的生存现状不能早日得到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该群体所引发的不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将会对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
3. 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及其影响
3.1关于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于1949年在 《美国士兵》 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士兵的心理状态时发现,士兵评判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时,并不是依据绝对的、客观的标准来评判的,而是依据周围的人所处的位置和状态进行评判。当自己相较于参照群体地位较低时,他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之后,社会学家默顿在关于越轨社会学的研究中借用了这一概念,并在在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中通过使用参照群体理论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体或群体相对于自身状况所持有的态度,是伴随着在比较之后对自身利益得失的判断和评价而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当然,这种主观感受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现实中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占有的社会资源的差异,必将招致弱势阶层的不平与怨愤,从而滋生出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此外,Davis的“J曲线理论”也认为,“相对剥夺感的产生还可能是和自身进行比较时产生,当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很高,若未来生活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值,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这将导致更大的相对剥夺感”。
3.2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大学生农民工对生存环境不满的集中表现,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农民工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市民化程度较高,很自然地会选择城市居民作为自己的参考群体,但是附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就业以及公共服务的歧视,使得大学生农民工本应享受到的资源与利益,被强势群体也就是城市居民所掠奪,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势必会导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同时,相较于学历较低的农民工而言,大学生农民工有着更为高昂的教育成本投入,因之就渴望更多的发展利益加以弥补,但当他们面对就业难以及低收入的现实时,高投资与低收入,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会滋生出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3.3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影响
作为逐年增加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农民工而言,他们的相对剥夺感较之其他弱势群体影响程度更高也更为深刻。社会学理论指出,自身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仇视亦或是敌对的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不如意境的遇归因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隐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弱势群体的敌对和仇视指向也会发生扩散,同时这种负面心理的滋生,也容易导致弱势群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作为高知群体大学生农民工而言,这一群体的犯罪往往更具社会危害性。
4. 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
虽然相对剥夺感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但这种主观感受离不开现实因素的刺激,因此对于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比较规则与参照群体选择的混乱以及价值期望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另一方面:附着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教育体制的不公,户籍制度的隔离,社会资本的弱化以及公共服务的缺失,是当下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心理产生的结构性诱因。 4.1主观因素
4.1.1比较规则的混乱:大学生农民工相较于受教育层次较低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具备了较好的市民化基础,在许多方面与城市居民趋同,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以城市居民而非农民为自身的参照群体。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群体,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农民工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努力让自己的行为向想要加入的群体发展,有利于其自身素质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农民工由于自身社会阅历的局限性,很难对参照群体有全面的认知,在进行比较时经常倾向与无规则无方向的比较,用自己不足的方面与参照群体优势的方面进行比较,或是片面的对某一群体进行认知,产生“仇富”“仇官心理”。
4.1.2参照群体选择的混乱: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空间距离小、亲密程度高的对象作为参照群体,但Andrews and Henry、Goodman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会使得人们的比较参照对象从内部群体扩展到外部群体,教育程度越高的员工,越倾向与群体外的个体进行比较”;因此,作为大学生农民工,较高的知识储备量让他们具有了较为开阔的眼界,他们倾向于把参照群体的范围扩大,一旦他们无视自己的条件,选择与自己的情况、条件相差甚远的群体为参照群体时,相对剥夺感就很容易产生。
4.1.3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的不一致
Davis的“J曲线理论”认为,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也可能是现实与期望之间过大差距的结果,而这二者间的差距过大是价值期望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导致的。其中,价值期望是人们认为他们应当获得的一般价值地位,而价值能力是人们认为他们能够获得或保有的一般价值地位。对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农民工大学生而言,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太多家庭的期盼,他们的心理预期比一般的农民工高,有着更高的价值期待,然而现实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的制约,以及无法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都导致了自身的价值能力与自身价值期望的不一致,因此,当他们面临残酷的就业现实而被迫加入到农民工的队伍中时会产生强烈落差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4.2外部因素
4.2.1教育体制的不平等
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城市的教育国家办,而农村的教育则靠教育费附加和各种名目的教育集资转移到农民身上成为城乡基础教育不公平的根源。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条件、 教育经费、 师资等资源配置上,主要用于或优先用于城市学校,而最需要扶持的广大农村地区得到的资源远远少于城市,从而最终加剧了历史形成的城乡差距。”2这种教育体制的不公,使得大学生农民工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产生了相对剥夺感,本应同样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农村学生,却因为城乡二元的教育格局而被剥夺了;
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人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这是众多国家规定的公民的应得权利。但是现实中,应得权利和实际供给往往产生差异和冲突,而这种高等教育机会的供给不足,或者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状况应该归因于:一部分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的应得权利被另一部分优势群体利用社会资本挤占了。中国高考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社会优势阶层利用社会资本占有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实现阶层的再生产以及阶层利益的巩固;对弱势阶层,其中包括大学生农民工,则实施了隐形的社会排斥,剥夺了其高等教育的应得权利,阻碍了高考应有的社会流动促进的功能”3。这样的不平等,使得大学生农民工在在之后的毕业求职中,由于 “名牌效应”,而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强烈的滋生出了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
4.2.2社会资本的弱化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1980年正式提出了 “社会资本” 这个概念,指的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4社会资本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并从中受益的重要媒介。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获取不仅仅与自身能力和素质有关,在同等条件下,社会资本也在求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家庭网络结构更为简单,在城市的社会关系资本较为匮乏,他们不可能像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那样透过父母编织好的社会关系网获得及时、准确的岗位信息,甚至会因社会关系资本的缺乏,而被非正常淘汰,在求职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资本的差异化,导致不同群体的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竞争中的不平等,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社会资本的薄弱,不仅在求职阶段,甚至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也容易处于不利地位,这样继发的不平等遭遇,必然会滋生出大学生农民工强烈的剥夺感。
4.2.3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十分突出,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5。作为跨区域、跨城乡的流动人口,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上述三种差距农民工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而作为这一群体里知识储备量以及市民化程度较高的的大学生农民工而言,他们有着更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诉求,也因此在面对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情况下,更易产生较强的相对剥夺感。
4.2.4就业过程中的户籍歧视
“北京市人事部门在最近一次的就业论坛上表示,对于京籍未就业大学生,北京市各区县人事部门将逐个推荐就业,甚至鼓励北京市本区县用人单位积极接收本地区生源毕业生。北京的就业大门只对北京籍未就业的大学生敞开。”6大学生就业时的跨区域流动,尤其是向一线城市的流动,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就业市场上的地区歧视,地区歧视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區、城市对农村的歧视,而大学生农民工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在就业过程中,这一群体遭受到的地区歧视是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双重歧视,在就业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极其不利,较易激发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总之,“大学生农民工”作为“相对剥夺感”的易感性群体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个体主观的心理认知方式与客观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利益分配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于这一群体的相对剥夺感进行调适时,我们也从客观两个层面展开。前者需要我们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心理疏导从个体层面加以引导和化解,后者需要社会制度的宏观调控和利益保障,坚持分配领域的相对公平性,使大学生农民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向上层流动,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农民工自身的素质提高,也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释:
1. 钱正武、何 虹. 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03).
2. 李 淼.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现象的深层次分析[J].教育探索, 2012.(5).
3. 徐水晶.中国高考制度隐形社会排斥透视[J]. 中国高教研究.2013(9).
4.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M] MRichardson J.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6: 248.
5. 徐增陽,翟延涛. 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现状与意愿——基于广东省 Z 市调查的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12. 6.
6. 柏文学. 户籍歧视将扩大就业不公平[J].中国社会保障,2008(03).
参考文献
[1] 钱正武,何虹. 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03).
[2] 李淼.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现象的深层次分析[J].教育探索, 2012.(5).
[3] 徐水晶.中国高考制度隐形社会排斥透视[J]. 中国高教研究,2013(9).
[4] 徐增阳,翟延涛. 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现状与意愿——基于广东省 Z 市调查的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12. 6.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14-15.
[6] 柏文学. 户籍歧视将扩大就业不公平[J]. 中国社会保障,2008(03).
[7]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M] MRichardson J.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86: 248.
[8] James C. Davies, TowardA T 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ume 27,No.1,1962
作者简介:
王丽茹,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
许若兰,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