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和龙骨。文学的经典化必然会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颠覆,对新的现代文学史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文学经典化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格局,其次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深度,再次决定着现代文学史的影响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应该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由厚变薄,走向经典化。
关键词:文学经典经典化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构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新视野、新观点、新格局、新写法的文学史纷纷问世。其中有以图出史、图文并茂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杨义),有以点代面、以十二个年份为聚集点的《百年中国文学》(谢冕),有注重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的《1898 - 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范伯群、朱栋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田本相),有以创作思潮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主线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许志英、邹恬),有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行全面回顾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徐瑞岳)等。这一方面显示了文学史写作的无限多样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文学史研究的活力。这种状况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在多样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中,经典化是一个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但又未得到研究者足够重视的问题。文学史的研究固然而且必须要以史料为基础,但我们看到的文学史著有不少流于史料的堆砌;文学史的研究自然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但有相当一部分文学史著内容过于庞杂,脉络不清晰,令读者如坠云里雾中。这些情形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研究者缺乏经典化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早已成为历史名词,现代文学研究失去了“显学”地位和轰动效应而走向“古典化”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化是否应成为文学史研究者的自觉追求?而文学的经典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
一、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
20世纪80年代初,当人们逐渐摆脱了政治决定一切的标准,还文学以文学本来面目以后,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失去了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学术研究以后,文学经典化问题开始成为学术界思考的一个问题。到90年代后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已经较多地引入经典化研究。尤其在世纪之交,以经典化为主要内容,在海峡两岸都开展了文学经典的评选活动。中国大陆出现了多种“百年文学经典”选本,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百年百种优秀文学图书”;台湾《联合报》评出“台湾文学经典30种”等。香港《亚洲周刊》更组织全球知名华人专家、作家,评选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这些活动固然有出版商拓展市场的因素,但显然也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调整研究思路,重建研究秩序的趋向。
二、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问题不是一个新命题。长期以来, “文学经典”一直是评论家在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取向和当代文学史研究两个层面上的热门话题。命题本身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与外延,是历史与文学的交叉融合,因此不断推陈出新。首先,在历史河流的发展变化中, “文学经典”
不仅是自然进步的历史过程,也是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人们没有必要将其定义一个单一的标准尺度,或者扩大没有边界的范围。严格地说, “文学经典化”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作品”的延伸。
第一个十年之中,鲁迅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他被称为创造新式的先锋。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鲁迅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华盖集》等十六部,并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灿烂的文学瑰宝。因此,鲁迅被称为文化的战士。
文学经典化必然会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颠覆。
文学史的研究反映了研究者对文学的总体把握和对文学发展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应该是清晰明了的,但在已经问世的众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形:大量的材料淹没了观点,繁琐杂乱的叙述肢解了文学史的完整性,经典作家作品混迹于无特色可言的作家作品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文学经典化无疑是一条可能的道路。
经过数十年的学科建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经过了繁复的资料搜集、挖掘、整理的历史阶段,文学史观在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后也趋于持平、公允。这为经典化研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应该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由厚变薄,走向经典化。
结语
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在从当代文学批评向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转变的过程中,认为经典作家的作品基本上是通过对理性沉思的感性敏锐观察,最终拥抱现实与虚构,构建拥有真诚和良知的艺术世界,有批判性地检查现实和复杂创作形态的多重影响。因此,对当代文学经典的讨论既是对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过程,也是对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研究者的文学观念的批判性反思,它决定了“过程”,应该是最高原则和底线。
参考文献;
①沈从文:《(篱下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②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③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载《“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9页。
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頁。
关键词:文学经典经典化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构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新视野、新观点、新格局、新写法的文学史纷纷问世。其中有以图出史、图文并茂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杨义),有以点代面、以十二个年份为聚集点的《百年中国文学》(谢冕),有注重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的《1898 - 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范伯群、朱栋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田本相),有以创作思潮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主线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许志英、邹恬),有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行全面回顾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徐瑞岳)等。这一方面显示了文学史写作的无限多样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文学史研究的活力。这种状况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在多样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中,经典化是一个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但又未得到研究者足够重视的问题。文学史的研究固然而且必须要以史料为基础,但我们看到的文学史著有不少流于史料的堆砌;文学史的研究自然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但有相当一部分文学史著内容过于庞杂,脉络不清晰,令读者如坠云里雾中。这些情形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研究者缺乏经典化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早已成为历史名词,现代文学研究失去了“显学”地位和轰动效应而走向“古典化”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化是否应成为文学史研究者的自觉追求?而文学的经典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
一、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
20世纪80年代初,当人们逐渐摆脱了政治决定一切的标准,还文学以文学本来面目以后,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失去了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学术研究以后,文学经典化问题开始成为学术界思考的一个问题。到90年代后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已经较多地引入经典化研究。尤其在世纪之交,以经典化为主要内容,在海峡两岸都开展了文学经典的评选活动。中国大陆出现了多种“百年文学经典”选本,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百年百种优秀文学图书”;台湾《联合报》评出“台湾文学经典30种”等。香港《亚洲周刊》更组织全球知名华人专家、作家,评选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这些活动固然有出版商拓展市场的因素,但显然也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调整研究思路,重建研究秩序的趋向。
二、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问题不是一个新命题。长期以来, “文学经典”一直是评论家在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取向和当代文学史研究两个层面上的热门话题。命题本身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与外延,是历史与文学的交叉融合,因此不断推陈出新。首先,在历史河流的发展变化中, “文学经典”
不仅是自然进步的历史过程,也是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人们没有必要将其定义一个单一的标准尺度,或者扩大没有边界的范围。严格地说, “文学经典化”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作品”的延伸。
第一个十年之中,鲁迅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他被称为创造新式的先锋。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鲁迅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华盖集》等十六部,并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灿烂的文学瑰宝。因此,鲁迅被称为文化的战士。
文学经典化必然会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颠覆。
文学史的研究反映了研究者对文学的总体把握和对文学发展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应该是清晰明了的,但在已经问世的众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形:大量的材料淹没了观点,繁琐杂乱的叙述肢解了文学史的完整性,经典作家作品混迹于无特色可言的作家作品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文学经典化无疑是一条可能的道路。
经过数十年的学科建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经过了繁复的资料搜集、挖掘、整理的历史阶段,文学史观在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后也趋于持平、公允。这为经典化研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应该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由厚变薄,走向经典化。
结语
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在从当代文学批评向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转变的过程中,认为经典作家的作品基本上是通过对理性沉思的感性敏锐观察,最终拥抱现实与虚构,构建拥有真诚和良知的艺术世界,有批判性地检查现实和复杂创作形态的多重影响。因此,对当代文学经典的讨论既是对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过程,也是对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研究者的文学观念的批判性反思,它决定了“过程”,应该是最高原则和底线。
参考文献;
①沈从文:《(篱下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②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③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载《“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9页。
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