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08年4—5月)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08年4—5月)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fish
【摘 要】
: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作 者】
:
陈培善
【机 构】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地震学报
【发表日期】
:
2008年5期
【关键词】
:
中强震地震活动
中国
全球大震
邻区
观测报告
地震台站
地震参数
地震台网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其他文献
2007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作者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资料,绘制出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和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刊登在《地震学报》每年第6期
期刊
震中分布图
地震资料
《地震学报》
分布图象
地震台网
中国
邻区
我国大陆强震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统计学习理论是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新的通用机器学习方法.它不但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困扰很多学习方法的小样本、过学习、高维数、局部最小等实际难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泛化(预测)能力,其预测效果通常优于人工神经网络.我国大陆强震与全球主要板块边界的强震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尽管这种关系还不清楚,但是通过支持向量机可以很好地
期刊
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地震形势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r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将四川及邻区划分为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收集了西南地区96次、四川盆地地区40次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并对各次地震的震级参数进行了统一校核
期刊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地区
地震烈度
地震加速度
衰减关系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Sichuan Basin region
Lg尾波Q0值与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质构造关系
利用中国大陆4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432条垂直向地震记录,采用叠加频谱比值法计算单台Lg尾波Q0(1Hz的Q值)及η值.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邻区(70°~135°E,20°~50°N)Lg尾波Q0及η值的横向变化图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及邻区Q0值主要在150~600之间.其中川滇及缅甸西北部地区的Q0值最低(510)区主要位于蒙古高原南部、阿拉善、鄂尔多斯块体交界.其频率依赖η
期刊
中国大陆及邻区
LG尾波
Q0值
η值
Chinese mainland and adjacent regions
Lg coda
Q0 value
ηv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及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般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源(潜在震源)简化为点源或者是线源.但对于较大震级的地震,仍然采用点源或线源模型来描述潜在震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本文提出了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并以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车笼埔断层为例,探讨了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①采用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是合理的,因为它可以模
期刊
潜在震源
地震破裂面产状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fault rupture att
2000年姚安地震余震序列的剪切波分裂研究
2000年1月15日姚安MS6.5地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在余震区布设的流动数字台网接收到了大量余震序列的数字波形,这为研究姚安地震的性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于剪切波经过上地壳传播时的分裂现象反映了上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因此在对余震事件进行精确定位的基础上,文中应用互相关系数法计算了余震序列剪切波的分裂参数,并对不同台站和不同区域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余震区的平均快波偏振方向受区
期刊
各向异性
剪切波
互相关系数法
快波偏振方向
延时
anisotropy
shear wave
cross-correlation method
fast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