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桃花源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城市的品性都有着双重性。对于千年瓷都景德镇,数以干计的工匠和大小作坊、陶瓷工厂无序地遍布于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来到这片可以用“破败”来形容的土地,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诞生出无数精美至极的瓷器,贡献给全世界的王宫贵族。然而,关于陶瓷的市井文化在这座城市没有规则地自由蔓生,它们包容外来者,却又坚守自己的传统,不愿改变,个中的冲击与变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就好像我们即将到来的陶溪川。





  在一片乏善可陈的城乡接合带的尽头,陶溪川园区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与整个城市的陈旧与落寞似乎完全不同,园区的空间规划很是人性化,建筑样式与区域功能一目了然。入口处的全开放设计低调简洁,在夕阳下,整个街区的色彩清丽柔媚,生机盎然。商铺、餐饮配套、美术馆、博物馆、小型广场、设计中心、交流中心、国际艺术家工作坊、书店、工作室一应俱全,真有种“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感觉。

瓷厂新貌


  陶溪川文创街区原系1958年建成的宇宙瓷厂。这是一家在景德镇陶瓷發展史以及全国陶瓷工业化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国营工厂,有着“中国景德镇皇家瓷厂”美誉。作为陶瓷产业系统中摸爬滚打了30年的瓷二代,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刘子力介绍说,2011年他接手这个陶瓷厂之时,并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只知道工业遗产需要保护,不拆一栋房子、不卖一块铁、不撕一张纸、不砍一棵树,为留住69万名产业工人的集体记忆,需要重新定义它们的功能。他请来清华同衡城市规划院总体规划原有的22栋老厂房,将原有立面中独特的富趣味性的外形、坡屋顶形式、红砖外墙以及砖花等元素进行了有机改建,保留了高耸的烟囱、水塔以及墙上依稀可辨的老标语口号,青苔、蔓藤都一并得到善待。于是原来的煤厂变成了水景广场,原来的包装车间和仓库分别变成了咖啡厅和酒吧,高规格的美术馆、酒店应运而生,整个园区的格局因为其历史痕迹和旧有片断的保存,有了某种需岁月包浆后才拥有的内敛和从容。



  说到城中剩余二三十座陶瓷工厂的发掘改造,刘子力坦言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他想象中的十分之一,歌剧院、音乐厅、儿童剧院,以及艺术大学、配套生活住宅等都在规划之中,同时一期项目中针对青年人创业的大型市集将继续深化,让更多“景漂”的年轻人能安心留在景德镇,让所有和陶瓷艺术、技术相关的百姓真正为他们认同的文化与传统感到骄傲。

“景漂”的精神家园


  因为陶瓷的魅力,景德镇300年前就成为国际都市,如今4万名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景漂”群体形成了这个城市最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人才资源。著名的日裔英籍陶艺大师安田猛也将自己的红房子工作室移至陶溪川。2002年,有着40余年陶艺经验的他从英国慕名来到景德镇,瓷土的特殊魅力令他再也无法真正离去,妻子也在他的影响下来此定期创作。安田猛对景德镇的眷念令其对于这座城市的再生之路充满了情感与寄予,“十多年来,最大的转变正是来自陶瓷消费的主流市场从传统(以工艺大师为主导)彻底走向当代(以年轻陶艺师为主力),这一现象正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镜射。尽管姗姗来迟,却是自然的必然”。
  红房子工作室紧邻着的还有国际艺术家工作室,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的知名艺术家驻场创作及交流,他们举办工作营,和当地的年轻陶艺工作者相互交流,举办各种讲座,驻地时间结束后还会呈现一个作品展览。目前已创作出150余件作品并保留在陶溪川,所有这些都增加了这里的艺术文化凝聚力。

年轻人的当代生活


  入夜的陶溪川,空气清甜,充斥着节日的气氛。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来到位于陶溪川中心的水景广场上,方形水池中的舞台上搭着的白色纱幔一直垂到水中,来自北京的著名声音艺术厂牌“玄音”带来了名为“浮梁一梦,玄音与牡丹亭”氛围音乐现场演出。声音艺术家陈睦琏、陆正、键夫特别结合昆曲的传统声音形式进行创作,独立电影人丁昕则以煤厂的烟囱和厂房为背景,将抽象和具象的图像投影到舞台和水中,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视听体验,昆曲清唱与实验电音的对话以及杜丽娘若隐若现的身姿,虚虚实实,瓷厂的过往与当代在这个深夜魔幻般合体。
  举办这次活动的赞普文化的发起人是年轻的景德镇姑娘申鸽,她在国内外艺术领域浸淫多年,她说:“越是身处国内外的美术场馆流连之际,就越发感受到自己作为景德镇人从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于是锁定非遗文化的内容,如何让非遗文化用一种当代的表现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传承并发扬,甚至创新,用年轻人可接受的方式,从‘声’‘闻’‘味’‘触’‘形’五个方面做五次艺术文化活动,于是就有了这场关于声音的当代作品。”
  置身于这个景德镇的文化地标和艺术高地,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传承与开拓、包容与开放的生长力量,这一次它吸引我们的终于不再仅仅是瓷器!



  对页陶瓷博物馆中饱含温度的“千手雕塑”无异于一个有尊严的治愈机制,对逝去的生活与时代做出质朴严谨的描述及回应。本页1.美国艺术家DarcyBadiali(达西巴迪亚利)正在工作室里制作作品《穿条纹睡衣的男孩》。2.丹麦艺术家LarsClamer(拉尔斯·克莱默)留在工作室里的作品《这座山》。3.陶瓷博物馆内还原了当年瓷器生产检验的过程,将垒满整面墙的盘盘碗碗盖上不同等级印章。4.博物馆内的煤烧圆窑包、煤烧隧道窑、油烧隧道窑和焦化煤气窑四代窑炉标本见证了柴窑一煤烧—重油—煤气的重大历史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5.陶艺大师安田猛于2015年受郑讳女士之邀建立乐天陶社,并主持设立了驻场艺术家项目,2011年他与妻子FelicityAylieff(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陶瓷系主任)及熊白煦(原景德镇乐天陶社工作人员)共同创建了红房子陶瓷工作室。



  本页1.昔日的气烧隧道窑炉车间摇身一变,成了时尚当代的陶溪川美术馆。2.美术馆中“播逸——陶溪川艺术现场”展览中的一个作品《一切都会变好》,来自中国美院的年轻艺术家郭耀先将这句话转译成摩斯密码,以低频的方式,不间断地朝向大地轰鸣着。3.由陶溪川博物馆中500名工人的口述史记录以及6.9万名瓷工“身份档案”组成的影像墻,文献与实物交相呼应,除让历史厚重而生动外,又具有极特殊的社会学、人类学价值。4.赞普文化的发起人申鸽,生于景德镇,长于北京,高中毕业之后于英国伦敦求学,毕业后来到岳敏君工作室工作。这几年她一直致力于用当代的语言和情境向年轻人传递和推广中国那些快被遗忘的非遗文化精髓。5.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主持策划的综合视觉艺术大展“文明的回响——致匠心”在陶溪川美术馆主馆中悄然进行着。对页著名声音艺术家厂牌“玄音”的现场演出。声音艺术家陈睦琏正在幕布后操作作品。


其他文献
她是时尚界的“轻奢女王”,创立的品牌俘获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心。她热爱运动,也爱大自然,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也常常被她运用到设计里。  1.我非常喜欢中国的陶器,各种形状、纹样和釉彩的陶罐都让我着迷。  2.几年前,和孩子们一起的马丘比丘之行最让我难忘。我们在日出的时候攀登到山顶,在路上得到了来自僧人的祝福。我在这次旅程中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绝景,真是太美妙了!  3.我热爱音乐!最近爱听的是Jess
期刊
对页碰撞色彩轻松为诗一层层展现的色彩就如同一段段展开的诗章,带来美的愉悦与享受。用色彩营造的丰富层次,也能为空间打开维度。  色彩有”理”。唤起情感的色彩依然有”理”可循。与地毯相呼应的色块被运用在房间各处,色彩的比例也有着严格的控制。冷暖相间、明暗结合的手法贯穿其中,才能创造出有张力又有逻辑的精彩空间。  找到你的灵感缪斯。一幅风景照片,一张大师画作,一块风格地毯都可以带来很多灵感,收集可以唤起
期刊
Beast Home有关家的一切  不同于之前的各类店铺,Beast Home几乎包含了野兽派的一切!7年时间,从花艺到艺术生活品牌,野兽派每一个阶段的“野心”都呈现在这家店内。  从隐秘的入口进入,沿着森林小径往前走,鲜花盛开的巨大圆形花台让你回想起那个熟悉的野兽派。黄铜和清水泥墙面定下了这家店的整个基调,红砖地板、浅绿色法式浮雕天花板、墙壁上随处可见的艺术画作,都为店内家居物品提供了最佳的展示
期刊
第二次拜訪曲女士的家已是初春,穿过半掩的木门,踏入庭院,应是昨夜飘过一场春雨的缘故,景色让人精神一振,围绕主屋一整圈的植物纷纷冒出嫩芽,交迭出深浅不同的绿色,又不似仲夏时节的浓烈,甚是清朗。  “别说春夏了,这院子就连雪景都很美呢!”在正对庭院的茶室里,屋主曲女士一脸兴奋地补充道,手边沏茶却没有停下来,不断向众人的小盏里添水,“有机会还要来看看夜景。”这一刻,坐在一旁的法国dom.a设计事务所的创
期刊
舍弃旧物、清空杂念  小户型的房子空间有限,结合“断舍离”的概念也更为重要。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通过以上三个基本概念,我们可以重新审視自己对物件的观念,清空多余的杂念,享受简单清爽的生活。  已故亲人的旧物及照片,不宜留太多,即使希望用作留念,也不宜把照片放大挂在当眼处。如有需要,应把照片挂于走廊通道以作纪念;先人遗留的衣物及物品,也应妥善处理及
期刊
Morri Sofa崭新起航  在家具品牌店铺集中的凯旋路宜山路一带,开了一家看似全新的店MorriSofa,在上下两层近700平方米的空间里,以沙发为核心产品,串联起一个个风格独特的居家小场景。从早前主要做出口贸易的沙发、皮质生产商,到如今一年间先后在香港、上海开设了两家规模颇大的品牌直销店铺,品牌开始转型重视设计,他们找来了有着建筑背景的意大利设计师GiovanniCagnato,由他主导,国
期刊
the ATRETEA多元茶空間  走进“thATRETEA”,入口处的空间左右两面墙上分别陈列着Rosenthal及旗下Thomas和Arzberg两个品牌的瓷器,踏入店内能看到一整面墙正在展出当代摄影以及绘画,甚至装置作品。如果不是飘来的茶香把你吸引到饮茶区,你不会察觉,这是一家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茶店。  the是法语中的茶;theatre即剧场,由来自台湾的十彦建筑根据品牌名字设计的纯白色空间
期刊
Kathleen’s Bistro时光之暖  从1996年在广州的第一家餐厅开始,坚持以自己名字Kathleen为每个餐厅命名的凯圣琳餐饮集团是出了名的“露台控”。之前视野超棒的“凯瑟琳的外滩”因故搬迁到如今陆家嘴的黄浦江临街店面,没了露台怎么凸显品牌精神?来自台湾的“喜牧设计”给出的答案是“将Kathleen这二十几年来的餐饮经验融入‘时光长廓’的理念,再由代表时间的圆来呈现时间点的构思”。于是
期刊
“像Umi这样的餐厅在上海是没有的。”合伙人之一香港女孩Oliva自信滿满地说。在此之前,她参与创立的另一家餐厅在上海就颇具人气,首次尝试日餐厅也力求创新,做到形式上的独一无二。  空间设计由ADl00榜上有名的Red Design合伙人Michael Mcgirr亲自操刀,这家位于上海兴业太古汇的日式餐厅,从入口处就吊足了食客的胃口。Umi在日语里是“大海”之意,设计师由大海获得灵感,模拟海底起
期刊
Little Creatures海风与啤酒  啤酒和分享菜单的组合在上海并非首见,然而如何在其中做出吸引人的特点,那就成了很大的考验,而近来上海又多了一家新的精酿啤酒吧:来自澳大利亚度假胜地Fremantle的品牌Little Creatures。  酒吧地点位于近来人气高涨的上海巨鹿路大同坊,宽敞的多用途广场引来很多有孩子的家庭,空间开阔、安全,孩子可以疯跑,大人可以边看着他们边自在的喝啤酒,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