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与疾病相关的黑眼圈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眼圈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或症状,据统计大约有95%的人都曾有过黑眼圈。因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所以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黑眼圈会与疾病相关。那么黑眼圈到底和哪种疾病有关呢?总体来看与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

  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菌群紊乱,譬如药物(主要是抗生素)、食物过敏、应激等,人体肠道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其中包括有益菌、有害菌,有益菌可以预防、治疗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当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肠壁黏膜炎症时,肠道屏障功能失调,正常情况下,一些不能通过肠壁吸收的大分子或有毒物质在肠道功能异常时,能穿透肠道保护屏障而吸收进入人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疾病。就好比用筛子过滤东西,网眼过大的话会使大颗粒物质也通过屏障层,在临床上会表现为黑眼圈,肠道炎症加重,生活质量减退,甚至影响睡眠和活动。
  口服食物抗原刺激消化器官黏膜局部发生反应时,在其他器官黏膜部位也能发生同样的黏膜免疫反应,可在唾液、泪液、呼吸道分泌物、乳汁、肠液等中检出相同的抗体及细胞因子,称之为“共同黏膜免疫系统”。通过共同黏膜免疫系统使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应、相连。因此,当有害因素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时,肠道黏膜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呼吸道也会有同样的免疫反应。肠道菌群紊乱可以引发肠渗漏综合征,继发免疫反应失调、免疫反应过度诱发肠道产生慢性炎症反应。此外,肠道菌群紊乱还与过敏性湿疹、哮喘、肠易激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疼、真菌感染等疾病有密切关联。
  当然,肠道菌群紊乱并非导致黑眼圈的唯一问题,研究发现黑眼圈与慢性肾病也有关,正常的肠道菌群有助于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当肠道菌群紊乱时体内含氮代谢物质增多,不能及时排除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久而久之,难以清除的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增多会导致肾脏功能的损伤、肾脏功能异常,也会引发黑眼圈。
  总之,肠道菌群紊乱诱发黏膜免疫紊乱是小小黑眼圈下隐藏的大秘密,共同黏膜免疫系统长期的慢性炎症引发各种疾病,如肠渗漏综合征、过敏性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均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足,故而出现标志性的特征——黑眼圈。
  所以,关注自身健康,黑眼圈不可忽视!
其他文献
整整一年,险资都透露着一股“有钱任性”的气势。在各路资金探讨“资产荒”问题的解决方案之际,保险资金则正在寻找能够更好匹配自身需求的标的,而政策的放开也为其开展创新投资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频频举牌上市公司、万宝之战及恒大风波,令此前颇为低调的保险资金走进公众视野。同时,不断拓宽的投资方式,与民营保险公司杠杆入市在优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结合而生出凶猛的“食性”。  险资入股地产正酣  7月底,
菌类是多样化膳食里不可或缺的好伙伴,但最近蘑菇家族却因为一则消息而陷入“失宠”的境地。一位自称曾游学苏黎世大学医院病理所的医生接触到一位研究真菌的博士。据该博士透露,蘑菇不能多吃,每月最多可以吃200克,因为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特别强,几乎所有重金属,如铅、汞、镍都会富集在蘑菇中,但人体却没有排出重金属的机制,时间长了,这些重金属就会在肾小管内聚集,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小管的坏死。  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