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作为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可对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EM患者患卵巢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EM与部分卵巢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将这类卵巢癌命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文章就EAOC的发病率、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EAOC。“,”As one of the common benig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endometriosis (EM) can have a s
【机 构】
: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太原 030001;山西省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二科,太原 030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M)作为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可对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EM患者患卵巢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EM与部分卵巢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将这类卵巢癌命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文章就EAOC的发病率、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EAOC。“,”As one of the common benig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endometriosis (EM) ca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risk of ovarian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EM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some types of ovarian cancer, and this kind of ovarian cancer is named endometriosis-related ovarian cancer (EAOC). The incidence rate, pathogene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EAOC a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it.
其他文献
痔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发病率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主要表现为疼痛、便血、脱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难等[1-2].杭州市中医院院内制剂“痔瘘洗剂”[3],由黄连、大黄、马齿苋、苍术、蒲公英、芒硝、明矾七味中药材组成,在临床上使用20余年,疗效确切,主治湿热、热毒性痔疮、肛裂.方中黄连、大黄清热除湿、泻下攻积,为君药.马齿苋清热凉血消肿、苍术燥湿祛风散寒,为臣药.蒲公英利尿通淋、清热散结,明矾燥湿止痒,芒硝清火消肿,为佐药.但本品是玻璃瓶装洗剂(规格为250mL/瓶),携带使用不便,现笔者将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以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心肌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后,导致间质胶原比例失调和排序紊乱,最终瘢痕形成为特点[1].MF是心室重构的重要环节,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是终末阶段心力衰竭的病理关键.临床常用的抗心衰药物种类繁多,各类药物在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方面各有所长.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MF的可能发病机制,从抗MF角度对各类抗心衰药物进行综述.
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恶性肿瘤的新发病率约为456.88/14万,有300.3万例患者因此而死亡,其中胃癌的新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国第三[1].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二线化疗失败后缺乏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系列蛋白质已被证明是胃癌的有用靶点[3].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于2014年10月17日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批准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on dysfunction,ED)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而基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ED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在B超下测量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mediated dilation,FMD)是评估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方法,而改善并规范化FMD测量方法将会对ED诊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目的:提高对男性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2021年5月收治的1例EPC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1岁老年男性,乳腺彩色超声表现为左乳囊实性包块,行左乳房单纯切除术+左腋窝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肿物病理检查表现为切面呈囊腔的病灶,囊壁内可见浸润性癌灶,囊腔内可见乳头状结构,其周围肌上皮细胞完全缺失。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CK5/6阴性,P63肌上皮缺失,Calponin肌上皮缺失,Ki-67活跃期阳性指数约20%,
目的:提高对乳腺产生基质的化生性癌(MP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例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3岁和50岁,肿瘤长径分别为2.5 cm和1.8 cm。2例MPC浸润性癌成分(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形态)直接转化为黏液软骨样基质,无介于中间的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区过渡,基质中的细胞与浸润性癌细胞形态较一致并见有移行。例1呈周边型分布模式,例2呈弥漫型分布模式。2例肿瘤细胞均呈三阴性免疫表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2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