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焦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来源 :中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焦为行气、水、谷、火的通道,与脾胃联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三焦之四道的失常.气道不利包括气之有余、不足、运动失常3个方面.谷道失常实则饮食积滞于胃,虚则无力运化,精微乏源.水道不畅,实则湿邪留滞于脾胃、肠道,虚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布散,致使产生其他病理产物.火道实者,乘其土位,脾胃过度运化,火道虚者,胃无法腐熟水谷.三焦之四道往往相互影响,其生理病理变化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临证可三焦并治,治以四道同调之法:上焦通利水、谷、气道,用药轻清上浮;中焦重在化谷道积滞,并且注重中焦气机升降的调理;下焦火道,虚实辨治,同时,通利下焦水道、谷道.此外,临证需结合脏腑功能,酌情加入疏肝、健脾、调肺、补肾之品.
其他文献
通过归纳近年来有关五味子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文献发现,五味子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等机制发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通过对其机制总结,以期为五味子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综述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的研究概况.临床采用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多以该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兼补气、行气、活血、滋阴、清热等.大承气汤口服、胃管注入、保留灌肠、直肠滴入、肠梗阻导管等给药方式可单独应用或多种给药方式联用,亦可联合针灸、按摩、外敷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加强临床疗效.
查阅泽泻相关的历代本草文献,总结泽泻功用的本草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随着认识的深入,加之大量的临床实践,泽泻的“补益”功效逐渐退出主流学说.现用泽泻与古代泽泻在植物来源上基本相同,其古今功用的物质基础具有一致性.泽泻具有抗结石、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脂、降血压、护肝、抗凝、抗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及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探讨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治疗惊悸的经验特色,杨氏认为惊悸发病在心,治疗首重气血,着重痰饮,用药效参经方,固本求源,遣方用药特色显著,尤重药性,喜用安神药,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特色,既有继承亦有创新.
系统整理、分析《证治准绳·杂病》中惊、悸证治的相关原文,归纳总结王肯堂辨治惊、悸的经验.王肯堂认为惊可由运气影响、外事所扰、脏腑失和等导致,病位可及心、肝、脾、胃、胆等脏腑,治疗应探本求源,辨证施治.针对气盛亡血、气郁痰搏、气机上逆、痰火郁热、气郁痰聚、体虚兼痰等,王肯堂分别予四物汤、温胆汤、黄连安神丸、寒水石散、加味四七汤、养心汤等治疗惊.王肯堂认为悸总由虚与饮所致,病位可及心、胆、胃、心包络、肾等脏腑.针对常有心血亏虚、痰饮水泛、阴阳失调、阴火上冲、脾胃不足、情志不遂等,王肯堂常用养荣汤、半夏麻黄丸、
在分析王慎轩治疗痛经医案的基础上,总结王慎轩治疗痛经的经验.王慎轩在诊治痛经时,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患者的全身情况,从患者表现出来的各种临床症状,推演出其病机.在具体立法方面,王慎轩强调首先祛除寒凝、血瘀、气滞、痰湿等邪气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久病感受时邪,表现为表里同病时,王慎轩主张务必先治卒病.在具体治疗时,王慎轩注重从肝论治,多在疏理肝气的基础上,视病机之异灵活配合活血、祛寒、温阳、养血、清热、化痰等诸法.王慎轩用药轻清灵动,方小效宏.疏肝理气而不过于香燥,以免耗伤阴血,养血填精而不滋腻,以防滞碍气机,
通过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惊恐病的医案,明确叶天士治疗惊恐的基本思路.叶天士认为惊恐主要病机是因虚易惊,临床辨证以气逆神乱、脏燥阳浮、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土虚木亢、营热扰心、痰火扰神、阳虚气怯8型为主.据证立法,创立镇惊降逆、镇怯理虚、补益心脾、填补肝肾、通补阳明、清泄营热、祛痰散火、补阳救逆8种治法.以法统方,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甘麦大枣汤、王荆公妙香散、枕中丹、大半夏汤、清营汤、三汁饮、救逆汤及叶氏自拟方地萸龙牡汤等治疗惊恐.
升降散出自清代陈良佐《二分析义·赔赈散方》之“赔赈散”,为治疗温热与瘟疫名方.刘喜明教授认为温热疫疠之邪自口鼻而入为高热的常见病因,病机核心为邪热怫郁,临床辨证以高热、不恶寒、无汗、咽痛等为主症,治法为宣透开郁,逐秽解毒,服用必佐生蜂蜜与黄酒,另外根据热郁的部位,津液耗伤情况,以及是否兼有湿邪进行加减变化,服法以散剂为主,亦可用汤剂,空腹服用效果加倍.
总结蔡炳勤教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失眠的经验.蔡炳勤教授认为,甲状腺癌术后失眠多因情志失调、手术损伤、药毒损伤,致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于阴而为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与心、肝、脾、肾相关,辨证多属肝郁脾虚、肝火痰热、阴虚火旺证.肝郁脾虚证常用逍遥散加减,肝火痰热证常用柴芩温胆汤,阴虚火旺证常用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中药结合沐足、传统养生功法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可取得较好效果.
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难以被及时诊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且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中医学认为该病责之于瘀,因瘀致病.根据《血证论》“从瘀论治,以和为法”的思想,治瘀不单祛瘀,强调祛、宁、补三法结合,辨证治之,灵活运用活血祛瘀、行气散结,祛痰利水、息风降火,补肺生津、固肾平喘,宁心安神、双补气血之法,以求阴阳平衡、气血调畅,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