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82例髌骨C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研究组使用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对照组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1.11%,研究组并发症情况0.00%明显少于对照组31.7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疗效显著,可以使膝关节功能更早恢复正常,还能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可埋头加压螺钉;髌骨C型骨折;疗效
髌骨C型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临床治疗最常用方法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法,但这种治疗方法容易引起皮肤刺激性炎症、克氏针移位等问题[1]。为治愈髌骨C型骨折患者,同时避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所遇的问题,本院采用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82例髌骨C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15,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1.6±7.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4:17,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3.2±8.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麻醉后解剖并暴露骨折部位,在垂直骨折线方向嵌入2枚空心螺钉导针,避免穿透髌骨前后皮质骨,若碎块较多,则嵌入多枚,在C型臂X线机下透视观察是否复位成功,沿导针方向拧入直径为3mm的空心螺钉,检查膝关节是否稳定,再次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复位成功且位置满意后修补股四头肌的肌腱扩张部和关节囊,进行缝合。对照组:患者麻醉后解剖并暴露骨折部位,C1型骨折从髌骨下极由内向外纵行嵌入2枚克氏针;C2型骨折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使用克氏针穿过骨块,由髌骨上缘穿出,使用C型臂X线机确定复位情况,若满意则用18号钢丝绕克氏针后拉紧固定,再然后剪断克氏针折弯尾端锤入髌骨,逐层缝合。
1.3观察指标
患者术后12个月后采用HSS评分标准比较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59分为差[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进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进行组间比较,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n=4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31.70%)并发症,其中皮肤刺痛7例,滑囊炎3例,克氏针脱落1例,内固定物松动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髌骨C型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恢复髌骨关节平整,使得骨折部位复位,恢复膝关节功能,尽早活动膝关节,减少或避免发生继发创伤性关节炎[3]。本院将患者分组,41例患者采用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另外41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较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效果更显著。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不需剥离髌前腱膜和浅筋膜,不会伤害髌前的动脉网,对膝关节的伤害小,另外可埋头加压螺钉的固定强度较张力带固定强度大,可以对抗股四头肌进行收缩,患者可以早期锻炼,且不会压迫股四头肌的肌腱和髌腱,不影响其血运,利于骨折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骨折的愈合[4]。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3例并发症,说明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较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安全性更高,对患者伤害更小。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虽应用最广泛,但存在以下缺点会影响治疗效果:⑴克氏针较为光滑,嵌入后容易移位和松动;⑵骨折片间进行加压是通过钢丝张力带不断勒紧所产生,张力带在患者骨折端部位无直接加压能力;⑶钢丝张力带固定操作较为复杂,钻入后要用18号钢丝拉紧固定,再将克氏针剪断,把尾端折弯后锤入髌骨内,针尾较长,锤入后易引起患者皮肤出现疼痛、刺激感[5]。而可埋头加压螺钉是拉力螺钉,是垂直于骨折线的方向拧入,可直接加压于骨折部位,减少术后骨折的间距,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关于两种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维持,需要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较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效果更佳,不仅可以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还具有明显减少并发症情况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元良,肖天洁,李海群等.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961-6962.
[2]彭硕,周铁军.掌侧切口可埋头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6例[J].广西医学,2012,34(6):799-800.
[3] 彭树,张树良,冯品等.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与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Hoffa骨折模型的生物力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3,44(2):226-230.
[4]王进,黄金平,钱阳.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90-91.
[5]谭建文,罗昭,钟婕等.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8):69-70.
关键词:可埋头加压螺钉;髌骨C型骨折;疗效
髌骨C型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临床治疗最常用方法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法,但这种治疗方法容易引起皮肤刺激性炎症、克氏针移位等问题[1]。为治愈髌骨C型骨折患者,同时避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所遇的问题,本院采用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82例髌骨C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15,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1.6±7.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4:17,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3.2±8.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麻醉后解剖并暴露骨折部位,在垂直骨折线方向嵌入2枚空心螺钉导针,避免穿透髌骨前后皮质骨,若碎块较多,则嵌入多枚,在C型臂X线机下透视观察是否复位成功,沿导针方向拧入直径为3mm的空心螺钉,检查膝关节是否稳定,再次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复位成功且位置满意后修补股四头肌的肌腱扩张部和关节囊,进行缝合。对照组:患者麻醉后解剖并暴露骨折部位,C1型骨折从髌骨下极由内向外纵行嵌入2枚克氏针;C2型骨折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使用克氏针穿过骨块,由髌骨上缘穿出,使用C型臂X线机确定复位情况,若满意则用18号钢丝绕克氏针后拉紧固定,再然后剪断克氏针折弯尾端锤入髌骨,逐层缝合。
1.3观察指标
患者术后12个月后采用HSS评分标准比较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59分为差[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进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进行组间比较,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n=4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31.70%)并发症,其中皮肤刺痛7例,滑囊炎3例,克氏针脱落1例,内固定物松动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髌骨C型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恢复髌骨关节平整,使得骨折部位复位,恢复膝关节功能,尽早活动膝关节,减少或避免发生继发创伤性关节炎[3]。本院将患者分组,41例患者采用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另外41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较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效果更显著。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不需剥离髌前腱膜和浅筋膜,不会伤害髌前的动脉网,对膝关节的伤害小,另外可埋头加压螺钉的固定强度较张力带固定强度大,可以对抗股四头肌进行收缩,患者可以早期锻炼,且不会压迫股四头肌的肌腱和髌腱,不影响其血运,利于骨折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骨折的愈合[4]。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3例并发症,说明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较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安全性更高,对患者伤害更小。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虽应用最广泛,但存在以下缺点会影响治疗效果:⑴克氏针较为光滑,嵌入后容易移位和松动;⑵骨折片间进行加压是通过钢丝张力带不断勒紧所产生,张力带在患者骨折端部位无直接加压能力;⑶钢丝张力带固定操作较为复杂,钻入后要用18号钢丝拉紧固定,再将克氏针剪断,把尾端折弯后锤入髌骨内,针尾较长,锤入后易引起患者皮肤出现疼痛、刺激感[5]。而可埋头加压螺钉是拉力螺钉,是垂直于骨折线的方向拧入,可直接加压于骨折部位,减少术后骨折的间距,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关于两种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维持,需要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较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效果更佳,不仅可以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还具有明显减少并发症情况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元良,肖天洁,李海群等.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961-6962.
[2]彭硕,周铁军.掌侧切口可埋头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6例[J].广西医学,2012,34(6):799-800.
[3] 彭树,张树良,冯品等.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与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Hoffa骨折模型的生物力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3,44(2):226-230.
[4]王进,黄金平,钱阳.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90-91.
[5]谭建文,罗昭,钟婕等.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