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散手技法研究(续四)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虚实互寓
  
  所谓“虚实互寓”,是指在平时练习拳式套路时和在与人交手时,每一个拳法与手法,必须“虚中有实”和“实中有虚”。实的招法与手法,不能全是实招,要含有虚的成份;而虚的招法和手法,也不能全是虚的,要有实的成份在其中。只有“虚实互寓”,才能在演练中做到势正招圆,在与人交手中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形意拳谚讲:“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是实、实是虚,虚实二字法无边”。例如形意五行拳中的钻拳,以右步钻拳为例,首先以右掌由左向右刁顾对方来拳,这时要胸腹内涵,同时吸气,两肩、两臂、两腿的主动肌要迅速放松(虚),左手随着右手的刁顾,以掌向前击打。这一掌的第一个作用是迷惑和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于我的左掌(虚);其第二个作用,如果对方防备不及,那么这一掌就由“虚”变”实”,给对方实实在在的攻击。若对方的注意力被吸引在我的左掌上,那么正中我的下怀,我以右拳(阳拳)快速出击,直打对方的面部,同时主动肌急速收缩并配合呼气和右脚上步,使全身上下从内到外形成一个整劲和合劲,迅速将这种合劲汇集于右拳爆发出去,收到的效果将是事半功倍和非常理想的。在实际散手过程中,如果以左手实招攻击(属实),右手防备在后(属虚),这是“实中有虚”。如果是左手佯攻出击(属虚),右手在后暗伏真招(属实),这是“虚中有实”。若虚招佯攻得逞,那么另一手的实招便可乘势加以更大的攻击;如果实招进攻失利,另一手的虚招可及时地给予补救,不至遭到致命的打击。
  在平时演练时也是如此,无论练习哪个一个动作,哪一种招法它都是由参与动作的主动肌的收缩和被动肌的放松来配合完成的。主动肌收缩是“实”,被动肌放松是“虚”,即“实中有虚”。仅以三体式的练习动作为例,(左三体式)右脚退步,左脚为虚步,重心在右脚(实),同时胸腹内含与吸气相配合,两手外旋,两臂回收,肘靠两肋,手置腹前。这时两腿、腰背、两肩、两臂的主动肌都处于放松的状态(虚);这一过程完成之后,两手腕内旋,左手向前向上扑击,右手护在心口,右臂护在右肋。在两手内旋、左手向前向上扑击的同时,各个部位的主动肌迅速收缩并配合呼气(实)。这个阶段要做到左手在前有推山倒海之力;两脚趾抓地有大树生根之意,头上顶有冲霄破天之雄,气下沉有吞狼咽虎之势,舌上顶有舌欲摧齿之力,眼有饥鹰观兔之神。在形意拳门中,对三体式功法有“一桩顶三功”之说,是各种形意拳术套路的起势,也是最基本的形意桩功和科学实用的攻防姿势,故有“形意拳门此为根”之谓。
  另外,在实际散手中,虚实结合的应用还应注意“虚而实之”与“实而虚之”的灵活掌握。所谓“虚而实之”,是指在与人较技交手时,感觉自己直接进攻对手,不可能取胜,但却故意摆出一副以进攻取胜的样子。采用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假进攻,以此来扰乱对方,迷惑对方,从心理上动摇对方,使对手判断失误,给我的进攻创造机会。其次,感到对手的实力强于我的实力,这时就要首先加强自身薄弱部位的防守和保护,设法不让对手攻击成功,以逸待劳,待对手精力疲劳后或出现空隙时,我再发起反击,战而胜之。三是指我的假进攻(虚)的意图被对方识破后,对手不理睬我的虚假进攻,而企图另找途径对我实施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干脆以虚变实,出其不意地向对手发起攻击,很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所谓“实而虚之”与”虚而实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明代的军事著作《草庐经略·虚实》中讲:“实而示之以虚,以我之实,击彼之虚,如破竹压卵”。在散手较技中,将这种“实而虚之”的示形之诈作为一种战术,设下圈套,有意露出防守不严的空虚部位,以引诱对手来进攻。如果对手被迷惑认为我有隙可乘而发起进攻时,将遭到我有准备的强硬打击。这里的“圈套”和“有准备”就是“实”,有意留给对手的漏洞便是佯装之像,即“实而虚之”。说到这里想起了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先生与人交手的一种惯用手法:他多采用“狮子大张口”,有意将身体的薄弱部位暴露给对手,对手一旦贪便宜来进攻,他就会以惊人的速度、灵巧的手法,或拳或掌,或肩或肘,手脚并用,左右开弓,将对手制服。用他的习惯语言来讲:“只要对方与我接了手,他飞都飞不走”。
  
  二、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
  
  “先发制人”原指两军作战时,一方先于对手做好准备,首先发动进攻,争取主动,制服对手。在形意门中,与人较手也特别注重此法的应用。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拳谚讲:“能在人先一分,不在人后一秒”,说明了“先发制人”的重要性。“先发制人”的应用,一般地说来是在对手立足未稳,或犹豫不决,准备不足,地势不利等情况下使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机会,以突然快捷的攻击,有力的重击和连击,力争一举将对手制服。
  “后发制人”也是在实际交手中常用的一种技法,一般来讲是指先让对方出手,我则采取主动的防御,避其锐气、保全自己,待对手出现漏洞或体力疲惫时,这时我再发起攻击,制服对手。不难看出,“后发制人”是在散手较技中以弱胜强、以智胜拙的打法。在这里必须明白,运用“后发制人”的战术时,“制人”是目的,而“后发”是手段,要想在“后发”的准、“后发”的狠,必须在积极防守的过程中寻找对手的攻击空隙和漏洞,为我的进攻和反击创造机会,这里包括采用假动作引诱对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气息和外在形态,积蓄力量,一旦机会出现,就要抓住机会发起反击,以勇猛的攻势制服对手。万万不可将防守变为消极躲避和逃跑,否则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应用“后发制人”往往多以“后人发,先人至”为具体的打法。通常情况下有三种打法:1、对方如果先向我发起攻击,我就以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从对方的动作预兆中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进攻目标,这时我就要选择更为捷径的进攻路线和目标,加速突然攻击,击败对手或破坏对手的进攻。例女口对手以右步钻拳攻击我的面部,我则可以采取向后或向侧闪让,避其攻击,同时用侧蹬腿打击对方的右膝关节,以反关节技法制服对手。或采用右手刁顾对方来拳,右膀后调,让过对方的来拳,同时我左脚上寸步,贴近其身,以左贯拳打击其右耳门、太阳穴,还可以用左里合肘击打其头右侧腮部等等。这种打法如果是对付歹徒时,往往只需一下,基本就能解除其战斗力。2、对方先向我发起攻击,如果他以直拳(崩拳)攻击我的中节部位,我就可以采用顺势化打、顺手牵羊的技法将其制服。若对手用顺步崩拳(以右步崩拳为例)打击我的心口部位,这时他的劲力方向是向前的,而且其重心一般来说也是前倾的,其注意力也是集中在他的右拳和我的中节,这时候我只要将右脚向右后轻轻摆步,右膀后调,同时用左手将其右拳顺其劲力方向捋带,加大其前冲和前倾的力度,并迅速以右钻拳击打其面部,使双方的力量成反方向碰撞;而且这时对方的面部是他的空虚部位,处在无准备的状况下,那么我的这一拳必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3、对方若先向我发招进攻,我可以采取边格 挡,边化解,边还击的技法,即形意拳谚所说:“打中有顾,顾中有打,顾打同形”,达到对方先击我不中,而我却能在顾打反击中成功。例如对方用“双峰贯耳”同时进攻我头的两侧,我不必心慌手乱,只需以两手从中间向左右两边横向格挡,破坏其进攻目标,与此同时迅速上寸步,束身下伏,贴近其身,立即蹬直双腿,伸直腰背,以头直击对方的面部。在这一瞬间的过程中,腰肌、背肌和后腿、胯部的主动肌有一个快速放松和收缩的过程,呼吸吐纳方面有一个吸气蓄劲和呼气发力的快速反应过程,这正是形意拳“内外之合”特色的具体体现。
  
  三、抓住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之机
  
  明代著名的武术家俞大猷在其武术名著《剑经》中说:“钩、刀、枪、棍,千步万步,俱是乘人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而急进压杀焉,我想出‘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八个字,妙之至也”。在武术散手比赛中,特别是与人交手或路遇歹徒时,适当和巧妙地掌握这“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八个字的“火候”,是战胜对手、保存自己的重要一环。象棋艺术中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之说,在与人交手中理更是如此。如果对方攻击我的致命一招不能够化解,没有做到有效的防守,往往只需一下,就会使你一败涂地;轻者疼痛难忍,重者会导致终身残废,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谓“旧力略过”是指对手对我的第一攻击已经形成,其力锋已到了尽头,其力已衰老,就好象强弩之末,再无前进的余力,不拨自落。而“新力未发”是指对手对我的第二攻击还没有形成,这时他的攻击点的目标、重心还集中在第一攻击的方向,他的呼吸吐纳和主动肌的收缩还没有完成从第一攻击到第二攻击的转变过程,此时其对我第二攻击力没有具备充分爆发的条件,还处于弱势阶段,就象拉弓射箭一样,弓虽已拉开,但是还没有拉满,甚至没有过半,“雕弓未满箭难发”,虽发无力,抓住这个“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的时机,是我进攻对手、战而胜之的极好机会。这正是形意拳谱中讲的“起而未起,落而未落,抓住此机,学艺得诀”。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形意名家段世荣先生1963年正月十五与一位来访的武林朋友切磋技艺的场面(段世荣,太谷北沙河村人,车永宏宗师的第三代传人,孙德宜先生的弟子)。当时段师傅已46岁,来访者刚30出头,正值当年。段世荣先生说了一句“请吧”,随即亮出一个右步侧身抱月势,等待对方进攻。这位朋友突然冲段师傅的脸一个直拳打来,同时下边一个右脚横踢(形意门中称为迎面堵门腿),直击段师傅的右臁骨,其速度相当之快,上下配合几乎是同时到位,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当时笔者和十几位同仁都替段师傅捏着一把汗,若被对方击中,轻则鼻青脸肿,重则下部骨折无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段世荣先生轻轻以右手刁顾来拳,右膝轻轻向上一提,使对方的攻击落空,乘势一个右腿上步,左腿跟进,迅速以右腿锁住了对方的左腿;同时一个向下束身,贴近对方身躯。此时对方还立足未稳,段世荣先生以非常熟练灵巧的动作使出了一个右步中门虎形,叫了一声:“出去”,只见对方连退五六步,随即仰面倒地,然后急忙爬起来跪倒在地,连声说到:“段师傅功夫精奥,在下心悦诚服,甘拜下风”。这个真实的交手实例已过去40多年了,段世荣先生也离开人世多年,但至今回想起来,先生的精湛功夫仍使人记忆犹新。这是非常典型的“后人发,先人至”战例,段世荣先生巧妙地抓住了对手“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的瞬间,也就是“起而未起,落而未落”之时,以快速干脆的招法将对手击败,充分展示了形意拳门中所强调的“打人如亲嘴,贴身近打全凭腿”的散手要诀。
  
  四、顺人之势,惜力打力
  
  “顺人之势,借力打力”是形意散手中运用非常广泛的技法,它与“顺势引化”、“顺手牵羊”、“顺水推舟”各种技法的侧重点不同,但其内涵基本相同,都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巧取胜的散手技法。形意散手要诀中讲:“敌手打来身如球,不丢不顶顺势走,以巧取胜最为妙,借力打力是高手”。“顺人之势,借力打力”贵在一个“顺”字和“借”字。所谓“顺”是指不与对手死打硬碰,而是顺其攻击力的方向;而“借”是说沿对方攻击力的方向再给它添一臂之力,使之前栽或倾跌更惨更重。例如对方以右步崩拳或右步虎形攻击我的中节部位,此时我不必急于还击,只要顺其攻击力的前进方向,轻轻来一个右腿向右后方摆步,右手刁顾,左手与右手同时配合向右前方捋带(顺手牵羊),对方必前倾无疑。若想让对手一败涂地,还可以在顺手牵羊的同时,趁对手前栽的瞬间,迅速右膀前调,以右摆肘迎面击打对方的面部:也可以快速以右膝打击对手的面部或胸部。拳谚讲:“宁挨三拳,不挨一肘”、“掌轻拳重肘要命”、“一膝打中要害处,顷刻之间就要命”足见肘打与膝打的威力之大。这类招法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与朋友们切磋技艺,万万不可轻易使用。这些散手技法要想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必须在平时下苦功练习,做到手、眼、身法、步法的高度协调,达到心到、意到、气到、手到、步到、身到,即“一到无有不到,一合无有不合”,“只是手到不为能,手足齐到艺为真”。归根到底一句话,拳练万遍,功夫自现,熟中生巧,巧中生华,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决心,没有勤学苦练的求艺精神,没有勤于思考勇于切磋的实践,再好的散手技法也只是纸上谈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练拳习武首先就是要学习和研究攻防艺术的,偏离了这个根本宗旨,就失去了练武的意义。
  以上所谈形意散手技法的几篇拙见,难免有以点概面和持一漏万之嫌,只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若讲对了,应归功于布学宽大师的指点和孙德宜恩师的教诲,以及许多帮助和指导过我的诸位同仁朋友,若有不妥之处,应归咎于自己学艺不精、理解不深,有待在今后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诚望同仁朋友们指正为盼。
  (责编:高 生)
其他文献
“黑人没有阿里,就万古如长夜。”  李敖不愧为“一代英豪”,区区11字外加2个标点就精确概括了穆罕默德·阿里纵横天地的历史功绩。现实是无情的,今天的阿里正在帕金森症的折腾下苦度余生,然而现实又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莱拉·阿里——伟人之女,正在同一片天空下,以女性独特的柔美姿态延续家族传奇。  因为拥有姣好的容貌和过人的智慧,更因为她是伟大姓氏庇护下的幼苗。因此,莱拉不必像普通子女一样为生计奔波,为前
期刊
通臂拳又名通背拳,通背拳强调以猿取势,放长击远,所以也称“长拳”。  通背拳形成历史久远,在河南少林寺得福居禅师的《少林衣钵直传》中开篇就提到:以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臂为母”。太祖是指宋太祖赵匡胤,韩通是后周将领,字仲达,太原人。  明末清初学者黄百家所著的《内家拳法》中有歌诀颂: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势,撤出抱月不相饶,扬鞭左右人难及,煞锤冲掳两翅摇。  本文内容分前八
期刊
组织格斗训练,既包括组织集体训练,又包括自身的训练。每个人训练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论方法,但是如何才能使训练更加的有效科学,效果更加理想,就成为众多受训者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有一些粗浅体会,将其归纳为四点,希望对今后的训练能有所帮助。  第一点:熟悉理论阶段。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先掌握其理论,在理解其理论的基础上再向最高层进发。格斗训练的组织实施也不例外。首先,我们在组织训练前,教练员
期刊
内力及发力训练    所谓内力就是通过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势所培养出来的武术内劲,作用是培训充实流动的内在能量,形成"意、气、力"合一的强大内劲,以增强习武者的自身实力。至于内力理论方面本教程不予详述,朋友们可参考其它资料。本教材只讲解一些实际的练功方法,以便让学者迅速地、简单地登堂入室。一个习武者要想强劲的功力化作攻击武器,就必须用特定的技术动作把它发放出去,这就形成了发力。发力的意思就是用特定的
期刊
作者寄语:戴家拳的像形拳法有“十大形”和“七小形”之分,像形拳系指飞禽走兽,不包括昆虫。像形拳法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实战动作创编拳法,然后按图索骥,冠名像形动物之名称,故曰像形拳法。如起腿蹬击似如蛰龙蹬天,取名龙形拳;双掌扑推,如同猛虎扑食,故名虎形拳。以此类推,定其十大像形拳法为:龙虎蛇猴马鹰鹞鸡燕熊。五行拳是立于心“心意诚于中”,十大形是精于意“肢体形于外”。二者相融则是内外兼修、形
期刊
太极拳是中华之精华,流传广泛,影响极大,颇受世界人民喜爱。太极拳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并走向世界,已成为现实,但是,讲提高确实逊色了。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对理论探讨甚少,求拳架套路的内涵少,追求技击术者更少,多数练拳者停留在一般的健康水平上。求技击确实很难,因为太极拳是一门科学的组合,拳谚讲:“太极阴阳少人修”,此理强调太极拳的特点是“阴阳统一”,而练太极拳精通阴阳者太少了。笔者认为理解太极阴阳之妙并不难
期刊
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    这条谚语是对武术八法的注释。它将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分成内外两部分,以便习练者领会法则的重点所在。而内功外功都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  手有搏转之能,眼有监察之精,脚有送行之便,身法则是对手、眼、脚、步的综合运用。身法以腰为主宰。腰一动,上可带肩、肘、腕、手、指,下可带胯、膝、腿、踝、脚。俗话说:“没手没眼不成拳,没有身法难近前
期刊
[军事基础理论与实战技术教研宣]  刀锋:在上两期的专栏里,我在[军事基础教研室]小栏目里,向朋友们介绍了有关人体的要害部位及人体的主要关节的相关内容,并且承诺,在本期就人体的主要穴位请有关专业教员或专家进行阐述。今天,我请到了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的中尉副连职军官朱隆栋朋友,朱隆栋朋友曾师从其父学过医学,同时他又不断的钻研武术,所以对人体经络和穴位讲解起来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下面有请他为我们进行
期刊
双节棍势如游龙,几乎囊括了各种软硬短兵的精华,据报道它的实战威力略次于手枪和砍刀,而携带方便隐蔽,令习者更是一往情深。尤其是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的雄姿,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  在修习双节棍的过程中,最难保持的就是“气”一种的势能,而不能论为呼吸中的气。练棍时,实战时得到气势更是难得可贵,短不过十几秒钟而已,想要维持住极不可能,通常经过发声如:啸叫……等增强气势,接下来便是排山倒海的攻杀
期刊
按说,重量级是17个级别中的龙头。百年以来,重量级确实是最经典、最具震憾力的级别,重量级悍将们在拳击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也是其它级别拳手所难以撼动的。离经叛道的约翰逊、二战传奇人物乔·路易斯、不败神话的缔造者洛奇·马司阿诺、伟大的的穆罕墨德·阿里。此外,利斯顿、乔治·福尔曼、迈克·泰森、伊万德·霍利菲尔德、伦诺克斯·刘易斯等人物也是各具风姿,他们共同构筑羞职业拳坛各个时代最为壮观的景色。  然而,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