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朝向善的实践诠释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哲学家敏锐的判断力,黑格尔对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德国文化的发展深有感触。他认为,在此之前,“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而当现实的重负得以减轻,“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繁荣起来”[1](P31)。无独有偶,从致力于经济增长、到关注民生的改善,再从政治文明建设进而提出文化大发展的要求,中国近30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正在再一次完美地诠释黑格尔惊人的思想穿透力。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教育科学研究部在对工业部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的发表《关于摩擦学Tribology教育和研究报告》,首次提出将摩擦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加强研究和教育工
由于经济环境和政府职能的变化,行政诉讼法中不适用调解制度的规定已不符合现实需要,结合当前国情,构建“调审合一”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对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及规范变相
无权处分行为在我国《合同法》中有明确的内涵界定,其效力问题学界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分析这些观点得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构建应以有效说为原则,效力待定说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