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种系统的认知、分析、整合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十几年来的中考和高考的形式和试题。其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在考卷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师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阅读课的教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辨析、领悟、筛选、联想、比照、品味、质疑等心理活动,其核心是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语文教师如果把教学的视角由作品转向学生(读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读者)的平等自由对话上,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读者)的权利。教师应多方面、多角度地使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要使学生改变语文只要死记或临场发挥的错误认识,做到勤于动脑、动手进行积极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有的人“不动笔墨不读书”;有的人能进行迅速的略读;有的人拿起书来一字一字从头读到尾。阅读习惯的不同往往会导致阅读效率的差异,比如:同样的时间阅读同样的一本书,有略读习惯的人能很快抓住主题,而那些不会略读的人读完之后却不知所云,我们在阅读时当学夏丐尊先生,“读书的时候,常在书上把我所认为要紧处标出。线装书大概用笔加圈,洋装书竟用红铅笔划粗粗的线。书籍到了我的手里以后,我的习惯是先看序文,次看目录。页数不多的往往立刻通读,篇幅大的,只把正文任择一二章节略加翻阅,就插在书架上。”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施教方,要做好培养方法这一方面,首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标记和批注的习惯。其次,应培养学生迅速略读的习惯。
二、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标准,树立新型教学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一个子篇一律的统一答案,首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阅读,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要求学生对乙篇文章通过认真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哪怕是不够正确的认识,然后再通过课堂讲解,以达到共识,有时对于某些也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也就开始了。我在讲授每一篇课文时,总是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课前的预习提示自己阅读,然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老师根据课文设计的思考题。最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或由老师作指导性的讲解。
三、有效地开展阅读训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能力必须注重有效的训练,即训练时必须讲究“适度”“梯度”“力度”。训练犹如登高,坡度太陡,使人无法攀登,当然不行,但如果坡度过于平缓,也会让人无法领略克服困难的愉快而丧失攀登的兴趣。因此,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跳一跳”便“摘到果子”。讲究“梯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大训练难度,以便最终达到学“一篇”而读“一类”之目的。讲究“力度”,就是“除非不练,练就要练得学生一辈子忘不了”,训练起点不要高,但要求要严,训练要实,讲求实效。阅读教学好比登山,不管怎样,都得从山脚开始攀登。阅读教学也当循序渐进。我们在阅读书本时,会随我们的阅读训练不断地增长知识、掌握方法。朱熹《性理精义》中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这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学习。
除在课堂上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外。课外阅读也很重要,学生的作业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一些课外内容强行塞人他们手中,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引起他们的反感,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就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要具体引导,激发兴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易受情感的支配,兴趣在于阅读一些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和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文学社活动、甚至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各项奖励以赠书的形式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使我们的语文阅读得到基本训练,语文阅读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阅读水平也能够得到较大提高。
因此,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不管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一点点,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阅读兴趣会大大增加,听说读写能力也会全面得到提高,进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四、注重阅读积累,拓宽阅读领域,掌握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记得有一位高考命题组的负责人说过:“各个层次的,特别是高考,应该使多读而且善于读书的学生发挥其优势。”也就是说,要让多读会读的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好,拿到高分。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严密,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临阵磨枪既达不到一定的量,也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老师应该指导并鼓励学生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凡是内容健康而又读得懂的都可以读。不可局限于课本。其次,要注意利用第二课堂,把阅读扩展到课外去,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去阅读。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文章,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并且进行简单地总结交流,使学生能在阅读交流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础知识的积累做起。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论。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在文体上,应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在内容上。议论文指论点和论据;记叙文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说明文或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在形式上,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说明文则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再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段、中心句和关键词。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引导、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培养与提高其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前,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当然,教与学都无定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努力奋斗吧!
一、重视阅读课的教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辨析、领悟、筛选、联想、比照、品味、质疑等心理活动,其核心是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语文教师如果把教学的视角由作品转向学生(读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读者)的平等自由对话上,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读者)的权利。教师应多方面、多角度地使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要使学生改变语文只要死记或临场发挥的错误认识,做到勤于动脑、动手进行积极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有的人“不动笔墨不读书”;有的人能进行迅速的略读;有的人拿起书来一字一字从头读到尾。阅读习惯的不同往往会导致阅读效率的差异,比如:同样的时间阅读同样的一本书,有略读习惯的人能很快抓住主题,而那些不会略读的人读完之后却不知所云,我们在阅读时当学夏丐尊先生,“读书的时候,常在书上把我所认为要紧处标出。线装书大概用笔加圈,洋装书竟用红铅笔划粗粗的线。书籍到了我的手里以后,我的习惯是先看序文,次看目录。页数不多的往往立刻通读,篇幅大的,只把正文任择一二章节略加翻阅,就插在书架上。”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施教方,要做好培养方法这一方面,首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标记和批注的习惯。其次,应培养学生迅速略读的习惯。
二、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标准,树立新型教学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一个子篇一律的统一答案,首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阅读,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要求学生对乙篇文章通过认真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哪怕是不够正确的认识,然后再通过课堂讲解,以达到共识,有时对于某些也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也就开始了。我在讲授每一篇课文时,总是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课前的预习提示自己阅读,然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老师根据课文设计的思考题。最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或由老师作指导性的讲解。
三、有效地开展阅读训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能力必须注重有效的训练,即训练时必须讲究“适度”“梯度”“力度”。训练犹如登高,坡度太陡,使人无法攀登,当然不行,但如果坡度过于平缓,也会让人无法领略克服困难的愉快而丧失攀登的兴趣。因此,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跳一跳”便“摘到果子”。讲究“梯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大训练难度,以便最终达到学“一篇”而读“一类”之目的。讲究“力度”,就是“除非不练,练就要练得学生一辈子忘不了”,训练起点不要高,但要求要严,训练要实,讲求实效。阅读教学好比登山,不管怎样,都得从山脚开始攀登。阅读教学也当循序渐进。我们在阅读书本时,会随我们的阅读训练不断地增长知识、掌握方法。朱熹《性理精义》中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这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学习。
除在课堂上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外。课外阅读也很重要,学生的作业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一些课外内容强行塞人他们手中,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引起他们的反感,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就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要具体引导,激发兴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易受情感的支配,兴趣在于阅读一些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和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文学社活动、甚至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各项奖励以赠书的形式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使我们的语文阅读得到基本训练,语文阅读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阅读水平也能够得到较大提高。
因此,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不管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一点点,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阅读兴趣会大大增加,听说读写能力也会全面得到提高,进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四、注重阅读积累,拓宽阅读领域,掌握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记得有一位高考命题组的负责人说过:“各个层次的,特别是高考,应该使多读而且善于读书的学生发挥其优势。”也就是说,要让多读会读的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好,拿到高分。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严密,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临阵磨枪既达不到一定的量,也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老师应该指导并鼓励学生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凡是内容健康而又读得懂的都可以读。不可局限于课本。其次,要注意利用第二课堂,把阅读扩展到课外去,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去阅读。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文章,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并且进行简单地总结交流,使学生能在阅读交流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础知识的积累做起。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论。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在文体上,应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在内容上。议论文指论点和论据;记叙文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说明文或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在形式上,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说明文则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再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段、中心句和关键词。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引导、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培养与提高其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前,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当然,教与学都无定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