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海相火山喷流沉积矿床成因研究简评——兼述徐克勤教授在该领域的重大贡献

来源 :高校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p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南地区,发育着大量层状和层控铜、铅、锌、铁、金、银、锡、硫等矿产资源,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般都认为这些矿床是热液或矽卡岩成因.徐克勤教授在70年代中期提出了断裂拗陷带构造背景条件下的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成因机制,并在嗣后长久的岁月中,带领南京大学师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一成因认识,已经在国内科研人员中获得广泛的认同,并被大量地质找矿实践所支持.
其他文献
运用基于经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控制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的优势断裂进行分级,该方法以时间优势指标(RT)、规模优势指标(RL)、距离优势指标(RD)、活动周期与活动史指标(RR)
对全球28个超高压变质岩产地的地质对比研究发现,超高压变质带的发育,与弧-陆和陆-陆碰撞造山带关系密切。碰撞造山带多发育于活动的大陆边缘。在那里,冷的陆壳物质可以深俯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