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伴”,真伙伴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che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嗨,我们一起玩好吗?”“你瞧,我的新玩具泰迪熊可爱吗?”“现在,我们开始魔方大PK!”当孩子喋喋不休地说出这些话时,你一定以为他在和伙伴聊天、做游戏,可一旦睁大眼睛发现周围并无任何玩伴时,不少妈妈都会产生严重的恐慌心理:我的宝宝怎么了?其实,在不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少不了一个特殊的伙伴——“假想朋友”,而且这个亲密无间的“假想伴”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能量的“保护神”
  4岁的卡卡是个极其瘦小而又胆怯的小男孩,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家人陪伴,哪怕是每天的午睡,也要握着爸爸的手才肯入睡。可自从看了动画片《铠甲勇士》之后,能征善战、英勇无敌的铠甲勇士就成了卡卡心中的“偶像”。忽然有一天,卡卡睡觉不要父母陪了,他有板有眼地对爸爸说:“铠甲勇士就在我的身边呢,他特别厉害,会时时刻刻保护我呢!”说完没过十分钟,卡卡就独自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后来的日子里,每当卡卡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总会把“铠甲勇士”挂在嘴边,似乎这个“假想伙伴”真成了他身边形影不离的“保护神”。
  解析支招:对于6岁以下的幼儿来说,对陌生世界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势单力薄的时刻,比如夜晚来临与黑暗为伍,父母外出被迫独处,或是与小朋友发生分歧,经历生病打针的痛苦等等。这个时候,幼儿会从内心深处自发地寻求精神的帮助,于是“假想伙伴”便诞生了。而且,“假想伙伴”是孩子最忠实的朋友,往往出现在每一个危急的时刻,呼之即来。
  做父母的要善待孩子的“假想伙伴”,切忌指责孩子“小小年纪胡思乱想什么呢”。同时,要想把孩子从意念之中拉回现实,父母不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担当孩子意识里“假想伙伴”的作用,久而久之,树立起为人父母者的担当感,建立起亲子关系中的信任感,孩子就会逐渐变得勇敢坚强。
  犯错后的“挡箭牌”
  周末,朵儿媽在厨房准备午餐,3岁半的朵儿在客厅里玩耍。忽然,客厅传来“啪”的一声巨响,妈妈奔出厨房一看,顿时傻了眼。只见茶几上那个精致的凉杯摔得粉碎,玻璃片零零碎碎地躺在地上。还没等妈妈开口,朵儿就大声辩解说:“这不是我做的,是小丸子不小心撞碎的。妈妈是好妈妈,千万不要批评小丸子哟!”妈妈感到莫名其妙,东瞧瞧西看看,也没发现什么小丸子的影子啊?这孩子,怎么说谎呢?
  解析支招:闯祸后,为了逃避妈妈的处罚,宝宝通常会虚构出这么一个朋友来做“挡箭牌”。这在我们成人眼中是离谱的,荒唐的,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孩子用“假想伙伴”来“顶罪”,并不是编造谎言,也不是逃避错误。而是幼儿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也明白需要承担的后果,所以才会搬出“假想伙伴”来救驾。
  一旦遇到此类现象,父母不可当即拆穿孩子的“谎言”,这样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不妨“将计就计”,让孩子和“假想伙伴”一同承担后果,“看来,小丸子太不小心了,以后你一定得提醒她,做事要小心,不能莽撞啊!”相信闯了祸的朵儿听到这话,一定会羞愧地低下头。
  孤单中的“陪伴娃”
  悠悠的爸爸妈妈都是职场白领,工作格外繁忙,因此5岁的悠悠经常一个人玩耍。没想到的是,悠悠竟然能在自己的玩具小天地里玩得有滋有味。瞧,她手中拿着两个漂亮的芭比娃娃,一个起名“美美”,一个起名“乐乐”,嘴上也是振振有词,“美美要参加选美大赛了”“乐乐在模特表演中夺冠了”“现在我给美美换装”“吃饭的时间到了,乐乐想吃点什么呢?”……就这样,悠悠常常一个人玩上数个小时,还是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
  解析支招: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成家生育,第二代独生子女陆续到了入园年龄,幼儿伙伴的匮乏开始凸现。由于内心交往的需要无法满足,孩子就会创造出理想中的虚拟伙伴。据调查,大约有65%的幼儿在独自游戏的过程中,都会以“假想伙伴”弥补内心的缺憾。而且,聪明伶俐、寓于创造性的幼儿的需求意识更强,玩耍的兴致更浓。
  面对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欠缺,父母首先要调整好工作与育儿的关系,适当抽时间多带孩子进行一些喜闻乐见的亲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其次,家长可在居住的小区或借助网络平台,主动为孩子寻找年龄相仿的玩伴,当看得见的朋友围绕在身边时,孩子自然会更加兴奋,也从中体验到真实交往的乐趣。
  总之,“假想伙伴”是孩子理想的朋友,是孩子内心的需求。一旦“假想伙伴”出现在孩子的意念之中,父母千万莫惊慌,不妨进入孩子的想象世界,小心地呵护,精心地指点,让一颗颗充满奇思妙想的童心快乐飞翔。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家教一直被我看作是个严肃的话题,付诸实践的过程也着实倾注了不少精力。按理说,摆事实讲道理,引古喻今,苦口婆心,本该有所收获。然而,养尊处优的儿子却“不领情”,整天嚷着“压力山大”,依旧我行我素,吃饭拖拉、学习不自觉、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等小毛病“涛声依旧”。作为家长,很是烦恼。  自从阅读了《给您一只金手指——父母教子百问百答》这本书以后,感触颇多,对“科学家教”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俗话说,
期刊
都都正式上学前班已经一周了,她非常喜欢新学校、新老师和新同学!这都要归功于加拿大小学完美的“幼升小”衔接工作。  从中文翻译来看kindergarten是幼儿园,但在加拿大,kindergarten是指在小学一年级前开的学前班,属加拿大义务教育体系。  从六月份的第一次家长见面会,到上周学校正式开学之前的家庭见面会,都都的学校光是为了孩子顺利进入学前班而安排的见面会就举办了四次!学校每一步准备工作
期刊
Q 我儿子最近总感觉左眼不舒服,闭眼转动眼球时,有明显的异物感。一开始以为是眼睫毛掉里面了,但找后发现没有。眼白部分有毛细血管的充血,休息了两天没有好转,而且侧面观察时,能看到眼白部位并不平滑,而是微微的隆起,隔着眼皮轻轻触摸,感觉较软像是水泡一样。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河南开封 叶晓  A 叶晓读者,你好!  你孩子的状况是比较典型的疱疹性结膜炎。该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眼结膜的充血和水肿,就是你所
期刊
“老师打电话说孩子最近老是不完成作业,可我看到孩子每晚要写到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  “孩子回家说,今天上课时明明不是自己说话了,可老师偏怀疑自己,说自己是班里的‘祸害’,感到很憋屈,我该怎样对孩子说啊?”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把我单独留下,说了一大堆孩子的不是,并且说家长如再不想办法让孩子改正,我们就拖了全班的后腿,这可怎么办?”  经常有家长遇到类似的困惑,大多都围绕一个核心,家长面对
期刊
常江,一个很响亮的名字,父母希望他的学识像江河一样源远流长,胸怀像湖海一样博大宽广。年仅12岁的常江先后获得南通市“十佳三好标兵”、南通市“十佳少先队员”、江苏省“美德少年”、江苏省“四好少年”等荣誉称号。  培养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就是爱自己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小常江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当教师的妈妈为了培养儿子的好习惯和独立性,决定从培养他收放玩具开始——哪里拿来的还要放回哪里去,并
期刊
午后,我驾车载着家人回家。路过那段一车宽的小路时,我显得很自信,开得也平稳。爸妈表扬道:“嗯,开车的技术很不错!”女儿也在一旁附和:“妈妈的进步真大!”  我笑着回答:“都是宝贝女儿鼓励的嘛!”女儿扬起小脸,一脸的自豪!  我驾车是个新手,平时这段路只有老公坐旁边时开过。前些日子,我带女儿回娘家,上车前,我和女儿约法三章:开汽车可以,但车不开回家,放在大路边,小路得步行。女儿一边啄米似地点着头:“
期刊
“亮亮,来,和老师抱一抱!”亮亮却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都快升大班了,亮亮和老师之间距离还是那么远。每次面对我的主动亲近,她总是很不情愿;同她说话,她也总以一两个字作最简单的回答。上课的时候,无论我用多新奇的教具、多激昂的语调都带动不起她的兴趣,甚至,我让她坐到我的身边,单独跟她交流,她的眼神仍然躲避而闪烁。反而,当我离她远一些,她看起来更舒服,更自然。这让我好生郁闷!  和家长沟通后,我才知道亮
期刊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
期刊
快下班时,儿子的班主任老师打来电话,让我下班后去一趟学校。老师说儿子在学校不认真学习,跟别人打架,把同学的头给打破了……最后还说了句这样的孩子实在教不下去的话。我很紧张,放下电话,立刻请了假去学校。  儿子不爱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以前我们以为是学校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就给他转了学。可到了现在的学校,他的学习成绩仍然是全班倒数第一。我跟先生商量过,孩子可能不是学习的材料,但是只要他能老老实实不
期刊
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同样,孩子也有姓名权,也需要尊重与保护。以下案例及分析,值得我们借鉴。  干涉孩子姓名权  李某和张某办理了离婚登记,11岁的儿子李华随母亲张某生活。后来张某与石某再婚,张某觉得孩子姓李有些尴尬,便在迁移户口时,擅自将李华的名字改为“石弘”。李某得知此事后,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