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组成,会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甲烷的组成元素,掌握甲烷的性质,了解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3.通过对有机物的认识,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思想感情。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有机物的特征,甲烷的性质。
  四、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知识点较凌乱,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也不是很大。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本节课重在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教師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观察,自己总结概括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1.有机物概念部分
  (1)给出两组物质,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组成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并试着说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义,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教师总结,并给出注意事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虽含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除碳元素外,有机物一般也含有氢元素,并可能含有氧、氮、氯、硫等元素。
  (3)及时反馈:医用酒精和食醋是否是有机物?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有机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机物性质部分
  (1)动手实验。a.比较樟脑粉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情况。b.棉布燃烧。c.蔗糖分解。d.比较食盐水和酒精溶液的导电性。
  (2)由上述实验总结出有机物的共性。
  (3)理论联系实际。由有机物的特征,设计情境,配上图片,请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电线外面为什么有层塑料或橡胶皮?歌厅着火火势为什么会蔓延得很快?
  3.甲烷的教学
  (1)阅读下列材料,得出甲烷的性质及相关的其它信息。“下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气体,甲烷是城市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加入了有臭味的物质四氢噻吩,以便气体泄露时能及时引起人们的警觉。实验室制取甲烷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给出充满甲烷的集气瓶的图片和甲烷燃烧的图片。
  (2)实验设计。a.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碳、氢元素。b.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知识视窗。a.介绍甲烷的存在,展示自然界中甲烷存在的各种图片;展示煤矿瓦斯爆炸图片并配上歌曲《但愿》,增强学生安全意识。b.介绍农村沼气建设(视频)。以视频代替枯燥的讲解,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能力拓展。根据具体问题,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4.自主学习
  (1)由一组图片引出乙醇的教学。
  (2)阅读教材265-266页,完成填空。
  5.知识视窗
  (1)简介工业酒精中毒事件(视频)。
  (2)简介乙醇汽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展示乙醇、醋酸的相关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酒后失态的图片使学生大笑,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假酒中毒的视频和各种禁止酒后上岗的图标,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该喝酒时就喝酒,千万不要喝假酒”使学生在笑声中学到安全知识;家乡的各种美酒图片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喝好酒何必东奔西走,咱家乡应有尽有!”使学生大笑,此时气氛极其活跃。
  6.活学活用
  选择有梯度的习题,如“化学物质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但也可以造福人类”,对学生进行辩证教育,并让他们试着再举出几则这样的例子。这样既让他们复习了以往的知识,又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
  7.结束语
  “最后,老师也要用家乡的美酒敬大家一杯!”播放自制的动画,动画内容如下:向一个漂亮的酒杯中倒酒,当酒滴落到杯中后,马上变成一段文字:祝各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同时酒杯、酒瓶、文字也都开始闪闪发光。
  八、教学反思
  从教十年,每年都在初三看着忙忙碌碌,为了中考而失去活力的学生,他们似乎失去了应有的激情。而这节课带给我的启发和震撼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料。学生对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非常欢迎,学习热情高涨。对于一些需要讲述的知识,可给出相关信息,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可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概括能力。这就更要求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掌握知识点要全面、准确。学生对教师的幽默,对教师能自制课件并熟练操作充满了敬佩;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态度,对他们情感、安全、责任的教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我受此启发和鼓舞,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在充满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其他文献
近几年,基础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有关机器人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器人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沿领域,它具有创新实践性和高度的综合性。机器人教育教学能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小组讨论”如同塞北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讨论只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袖手旁观状态。针对此种状
自从学校开展“快乐课堂ABC——星卡激励”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笔者一直在努力探索,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新学期开始,为上好第一节导言课,准备了不少道具以吸引学生,同时决定自第一节课开始,借助“星卡激励”,实行新的课堂评价方式,即根据班级的座次分成八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规范与课堂参与程度的评比,表现好的小组可获得一颗红星,一个阶段下来,根据红星的数量来对各组表现进行评价。  课前,向同学
摘 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能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佩服你、信任你,工作才会取得一定成效。因此,班主任要具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学校教育  一、把爱分给每一位学生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班主任的信任
一、问题的提出  1.建构主义理论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提出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主,倡导学科教育应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出学习应该具有反思性,主张“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现实世界科学化。没有反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终发展的归宿,因此必然也是《资本论》的核心方法论,在《资本论》中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服务于历史唯物主义,二者统
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世界阐明了正确而又科学的和平发展道路和方向,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南北差距扩大,新
在充分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同时要不断深化“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诚信教育的实践性,从而引
恒成立问题在高考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历年高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下面通过对几道典型例题的求解分析,帮助同学们掌握有关应用的方法。  类型一 转换主元法  例1:若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2≤m≤2)的所有m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解:原不等式化为(x2-1)m-(2x-1)1,f(x)在[0,1]上是减函数,因此f(1)是最小值  m>1f(1)=2>0得m>1  综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