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姓“语”,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说到底都是语言的训练。语言训练又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根据《大纲》对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训练的要求,对照教学的实际,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口语能力训练摆到应有的位置,学生不说、少说,或即使说了,也是含混不清、言不成句、语不成义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在当前初中生的作文中,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虚假,胡编乱造甚至是抄袭,感情虚伪,无病呻吟,读来令人生厌。那么,怎么让学生听得准,说得清,读得畅,写得美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与方法,笔者现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
一、记诵和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耳熟能详的先贤古训向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道理:要想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就要多读书,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自华。厚积薄发,有了文章储备,就等于拥有了一批优秀的写作大师在自己的旁边耳提面命地指导。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家中藏书甚富,自由熟读经书,尤其酷爱陶渊明、李白、苏轼的文章诗词,经常废寝忘食地读背默写,为他以后成为一位可以与李白、杜甫、白居易比肩的超一流的大诗人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幼年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在寿镜吾老先生的严格管教下,识记了大量的儒家经典,背诵了无数的经典诗词,这对他以后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功不可没。这些接受旧式教育的文学大家,他们的老师不会传授给他们语法知识和修辞、逻辑知识,甚至是文体文法知识,但是他们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一代文学宗师,他们的文章成为后代学习的范本,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笔者以为,经典作品语言锤炼,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章法灵活,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会在自己的“说”和“写”中纠正自己文法文理不通之处。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读背默译古典文学诗词文,并适当地延伸到课外,由浅入深,由短到长,调动其积极性,增加其储备量。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相信只要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作文水平必有一个质的提升。
二、多问与阙疑
学问,学问,要想学成,就要在学中问,问中学。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请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鉴于受阅读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疑难的问题,这时候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古典文化方面的工具书查阅,进行自主学习,经过探索还弄不明白的可以去请教老师。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三、精思与写作
有了一定的储备之后,这些古典文学无时无刻不在学生的脑海中盘旋,随时随地可能与学习的内容、生活的场景产生碰撞,擦出火花,使学生对这些古典文学产生属于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与感悟。
自从2001年蒋昕捷因一篇古白话文《赤兔之死》在高考中一炮而红之后,效仿者屡见不鲜,成功者有之,效颦者有之,令笔者欣喜的是,还有这么多的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孩子,就凭这一点,就应该鼓励。如果说蒋昕捷的《赤兔之死》,还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江苏另一考生王云飞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就完全可以用晦涩难懂来形容了。这些学生用精美的语言,新鲜的形式,奇幻的想象,为高考作文另辟蹊径,吹来了一股改革的春风,他们是发起者,也是成功者。
“如果平时积累不够,要想在高考这样匆促的时间里,写出得满分的作文,这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这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如果不是谙熟三国故事,《赤兔之死》是写不出来的。”这是成功后的蒋昕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言传身教,事实胜于雄辩,这其中的道理我不说,大家也会很明白。
这统统来源于中国璀璨的古典传统文化。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过长期地储备与积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在潜移默化中融会贯通汲取文章做法的精妙之处,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 韦淑红)
而在当前初中生的作文中,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虚假,胡编乱造甚至是抄袭,感情虚伪,无病呻吟,读来令人生厌。那么,怎么让学生听得准,说得清,读得畅,写得美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与方法,笔者现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
一、记诵和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耳熟能详的先贤古训向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道理:要想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就要多读书,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自华。厚积薄发,有了文章储备,就等于拥有了一批优秀的写作大师在自己的旁边耳提面命地指导。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家中藏书甚富,自由熟读经书,尤其酷爱陶渊明、李白、苏轼的文章诗词,经常废寝忘食地读背默写,为他以后成为一位可以与李白、杜甫、白居易比肩的超一流的大诗人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幼年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在寿镜吾老先生的严格管教下,识记了大量的儒家经典,背诵了无数的经典诗词,这对他以后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功不可没。这些接受旧式教育的文学大家,他们的老师不会传授给他们语法知识和修辞、逻辑知识,甚至是文体文法知识,但是他们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一代文学宗师,他们的文章成为后代学习的范本,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笔者以为,经典作品语言锤炼,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章法灵活,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会在自己的“说”和“写”中纠正自己文法文理不通之处。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读背默译古典文学诗词文,并适当地延伸到课外,由浅入深,由短到长,调动其积极性,增加其储备量。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相信只要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作文水平必有一个质的提升。
二、多问与阙疑
学问,学问,要想学成,就要在学中问,问中学。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请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鉴于受阅读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疑难的问题,这时候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古典文化方面的工具书查阅,进行自主学习,经过探索还弄不明白的可以去请教老师。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三、精思与写作
有了一定的储备之后,这些古典文学无时无刻不在学生的脑海中盘旋,随时随地可能与学习的内容、生活的场景产生碰撞,擦出火花,使学生对这些古典文学产生属于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与感悟。
自从2001年蒋昕捷因一篇古白话文《赤兔之死》在高考中一炮而红之后,效仿者屡见不鲜,成功者有之,效颦者有之,令笔者欣喜的是,还有这么多的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孩子,就凭这一点,就应该鼓励。如果说蒋昕捷的《赤兔之死》,还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江苏另一考生王云飞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就完全可以用晦涩难懂来形容了。这些学生用精美的语言,新鲜的形式,奇幻的想象,为高考作文另辟蹊径,吹来了一股改革的春风,他们是发起者,也是成功者。
“如果平时积累不够,要想在高考这样匆促的时间里,写出得满分的作文,这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这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如果不是谙熟三国故事,《赤兔之死》是写不出来的。”这是成功后的蒋昕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言传身教,事实胜于雄辩,这其中的道理我不说,大家也会很明白。
这统统来源于中国璀璨的古典传统文化。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过长期地储备与积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在潜移默化中融会贯通汲取文章做法的精妙之处,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