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实践是连接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桥梁,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此,高校应重视社会实践学习的独特优势,倡导基于合作、问题、实践、个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学习方式
一、前言
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竞争的21世纪,在这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获得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多维性的。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实践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社会生存技能,发展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社交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形式与方法也同样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是大学社会实践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大学社会实践的变化
社会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大学社会实践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使大学生达到了发展的目的,拥有了较强的生存能力。
三、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体现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社会实践教学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调动与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大学生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大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江苏泰兴市教育局的唐春良先生提出了我们将极力倡导的社会实践学习方式:合作、问题、探究个性。
1.基于合作的学习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显得十分单薄。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冲动,不愿与他人一道分享学习成果。久而久之,造成了大学生之间的相互隔离、妒忌、疏远和对立。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要求大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场景中,不仅大学生,家长、老师、社区人员也都可参加学生的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大学生与社区人员之间可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过重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2.基于问题的学习
所谓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大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大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且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这正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最终所追求的。
3.基于实践的学习
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知识的获取,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素质的提高,无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大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理解的和能够运用的东西,还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以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认知实践,处理自身日常事物的生活实践,处理与他人项目关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等等。只有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学习才是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亲近的、深刻的、诗意的;只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中学习成果,学习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动的。由此我们认为,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实践的,它定然以实践为依托。
4.基于个性的学习
个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中作为主题而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的总体特征。我们把能够充分体现大学生个性特征,最有利于发挥大学生个性特长,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简单地称之为“基于个性的学习”。
基于个性的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概括起来它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学习的自主性。这是说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善于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合理确定学习目标,主动规划学习进程,科学制定学策略,主动调节学习情绪,客观评价学习效果。要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学习的独特性。由于遗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一位大学生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正是这种差异和独特性,构成了他自己的个性,使这个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区别开来。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学习时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这种独特性,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和采用自己喜欢并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搞一刀切、标准化,让不同大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条件下,运用同样的方法,按照同样的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达到同样的水平和质量,是违背规律的,也是愚蠢的。三是学习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品质,帮助大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困难的。这需要我们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加强“趋异”、“求新”、自信、冒险、进取等品质的训练和培养,指引大学生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善于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四、提出建议
为了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大学生对于整个社会有更深的了解,特提出以下建议:
1.淡化一定要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一些报酬和好处的思想,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改变观念,大胆创新。在新的世纪里,人们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已不单纯是为了了解整个社会和其运作规律,而是想通过社会实践给自己找到一个好单位。因此,有许多大学生希望一步到位,挑这挑那,但这是不切实际的。由于,社会实践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大胆创新,让社会实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结合实践,一切为了学生,注意学生平时的价值观取向,及时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
3.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大脑就会枯竭。大学生想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对整个社会有深度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唐春良.教学与管理,2002,(25).
[2]王湛.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江.扭力中的思考,中山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学习方式
一、前言
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竞争的21世纪,在这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获得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多维性的。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实践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社会生存技能,发展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社交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形式与方法也同样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是大学社会实践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大学社会实践的变化
社会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大学社会实践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使大学生达到了发展的目的,拥有了较强的生存能力。
三、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体现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社会实践教学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调动与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大学生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大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江苏泰兴市教育局的唐春良先生提出了我们将极力倡导的社会实践学习方式:合作、问题、探究个性。
1.基于合作的学习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显得十分单薄。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冲动,不愿与他人一道分享学习成果。久而久之,造成了大学生之间的相互隔离、妒忌、疏远和对立。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要求大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场景中,不仅大学生,家长、老师、社区人员也都可参加学生的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大学生与社区人员之间可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过重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2.基于问题的学习
所谓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大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大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且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这正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最终所追求的。
3.基于实践的学习
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知识的获取,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素质的提高,无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大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理解的和能够运用的东西,还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以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认知实践,处理自身日常事物的生活实践,处理与他人项目关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等等。只有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学习才是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亲近的、深刻的、诗意的;只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中学习成果,学习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动的。由此我们认为,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实践的,它定然以实践为依托。
4.基于个性的学习
个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中作为主题而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的总体特征。我们把能够充分体现大学生个性特征,最有利于发挥大学生个性特长,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简单地称之为“基于个性的学习”。
基于个性的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概括起来它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学习的自主性。这是说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善于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合理确定学习目标,主动规划学习进程,科学制定学策略,主动调节学习情绪,客观评价学习效果。要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学习的独特性。由于遗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一位大学生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正是这种差异和独特性,构成了他自己的个性,使这个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区别开来。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学习时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这种独特性,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和采用自己喜欢并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搞一刀切、标准化,让不同大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条件下,运用同样的方法,按照同样的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达到同样的水平和质量,是违背规律的,也是愚蠢的。三是学习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品质,帮助大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困难的。这需要我们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加强“趋异”、“求新”、自信、冒险、进取等品质的训练和培养,指引大学生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善于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四、提出建议
为了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大学生对于整个社会有更深的了解,特提出以下建议:
1.淡化一定要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一些报酬和好处的思想,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改变观念,大胆创新。在新的世纪里,人们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已不单纯是为了了解整个社会和其运作规律,而是想通过社会实践给自己找到一个好单位。因此,有许多大学生希望一步到位,挑这挑那,但这是不切实际的。由于,社会实践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大胆创新,让社会实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结合实践,一切为了学生,注意学生平时的价值观取向,及时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
3.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大脑就会枯竭。大学生想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对整个社会有深度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唐春良.教学与管理,2002,(25).
[2]王湛.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江.扭力中的思考,中山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