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拾零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或者载体去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对世界的理解、对自然的感知,而我选择了绘画语言向你们坦白我的心声。
  我喜欢绘画,正如同它是我内心情感的输出与表达。我渴望通过我的画笔,将我全部的感悟和情绪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绘画需要娴熟精湛的技巧,但更多的是笔触中所隐藏的思想内涵,它能足够打动人心。
  绘画带给我的乐趣大概是我可以将自己的内心完全融入画里,用线条、光影、色彩、笔触去构筑作品的灵魂,让它们跟着我的心一起跳动,再传递出真实饱满的情感。当然,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这样一组静物:灰黑背景下放着几朵濒临枯萎的花。有人看到的是萧瑟,有人看到的是陪伴,还有人看到的是坚韧。这是一幅画带来的精神内在。有些人的感受和画者有重叠,容易有共鸣。有些人的感受和画者有偏移,不能被理解。这都没关系,因为作为一个画者而言,不断创作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比较幸运的是我在而立之年才开始学画,人生的历练让我在创作过程中有了一些成熟的思考。我可以顺利地躲过千奇百怪的声音,安静地画画。
  我知道,在绘画的人群中,不乏思想偏离的人,他们更看重作品的市场价值,而忽略创作的本身。他们以市场需求、以价格高低作为判断作品好坏的依据。我并不反对将绘画当做一种谋生手段,因为好的作品可以通过一定的价值去体现,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画画的本质意义。创作的本身,应该抛开功利,遵从内心,熟练技法。创作首先要得到自己的认可,才有可能成为一件好的作品。
  我十分了解创作之苦,仿若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头。每个学画的过程都必然经过困惑、迷茫、文思枯竭甚至自我怀疑。然而画画本身就是一条充满趣味却又寂寞的路。做到始终如一地坚守就需要莫大的毅力。而当看到这些作品真真实实地立在眼前,再回望过去爬过的山路,走过连绵不绝的黑夜,你其实在过程中收获了一整片星空,它又伴你照亮前行的路。
  我想我最好的作品就是绘画所渡过的时光。所以,我的画作总是想有些与众不同,让它们留有时间的气息。
  画画是迄今为止我做过最投入的一件事。感谢风霜雨雪,感谢秋月春风,让我与作品一同成长。
  1971年生于江西,1991年毕业于宜春师范,2010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2012年毕业于2010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高级研究班。
  2015年油画《耕耘之路》参加第四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2014年油画《高原圣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4年油畫《高原圣水》参加全国壁画大展,2012年油画《西藏》入选全俄优秀毕业创作展,2012年油画《苏兹达里》《河边风景》入选情系白桦林留俄美术家画展,2012年油画《圣途》参加第六届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2010年油画《西藏》参加列宾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展获金奖。
其他文献
“非遗”的传播策略既需要政府进行有效地指导,也需要遵循市场化的运作规律。鉴于此,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一、运用全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非遗教育的效果,扩大其影响力、覆盖面,提高其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再好的资源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那它也仅仅是一种事实存在而已。将全媒体引入非遗教育,可以有
石质文物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见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石质文物的破坏速度越来越快,故保护石质文物已刻不容缓。本文用电导率
无机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及其微观结构对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具有特定形貌和微观结构的无机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纳米棒、中空纳米结构、纳米束等)的合成及其性能的
醛、醛肟类有机配体具有多个N、O等配位能力很强的原子,可以与金属离子通过自组装形成多种多样的金属配合物。研究发现,该类配合物表现出磁学性质、催化活性和生物活性等特性,使得它们在磁性材料、催化剂、抗癌等诸多领域表现出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在这些特性中,磁学性质的研究最为深入。磁性中的单分子磁体磁现象因为具有磁弛豫过程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信息的储存,这为高密度信息的储存提供了可能。基于单分子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