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考生指的是高考报考艺术类院校或专业的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升入高中时就选择艺术这条路,因为艺术考试要求的文化课分数相对低一些;此外,到了高三,还有相当部分的“学困生”也转入到了艺术考生的行列。从近几年来看,艺考生的队伍呈逐年增加趋势。艺术类考生文化学习起点较低,专业课耗费时间较多,到了高三,学生们还要忙于专业统考、校考,很长时间内都不能在学校进行文化课学习,数学成绩普遍较低。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艺考生的学习现状,粗略探究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办法,仅当抛砖引玉。
知識结构与重点知识教学相结合
知识结构是指某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数学知识结构是指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各个知识点的搭配和排列。如果把数学知识体系看作是一部“机器”,那么各个数学知识点可以看作是这部“机器”的一个个“零件”,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解每个“零件”的结构和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并且熟练地将各个“零件”组装成“机器”。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很多纵向和横向的有机联系,这些联系的交汇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各知识间的联系与结合,明确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同时教师还应该从中甄别出一些基础性的重点知识讲细讲透,落实练习。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题型训练加强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总结出解决各类题型的方法与经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知识概念与图式化描述相结合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适用范围。概念的描述可以用文字、符号、图形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
数学概念是客观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学习数学理论和构建数学框架的基石。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既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又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尽管一直以来,教学大纲和新课标都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但教学反馈的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不理想。数学概念的图式化指的是用通俗的文字语言、简约的数学符号、信息丰富的几何图形以及必要的框图来表示数学概念。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一些直观的图形形象地加以描述,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那么教学效果肯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艺考生的感知觉能力强,形象思维丰富,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能感知的、直观形象的情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尊重学生现状与分层次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该对艺考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这个现实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允许对客观事物感知过程存在差异的低起点分层次的教学策略。
艺考生虽然是高中生,但从数学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方面考查,实在是难符“高中生”之名,就个体而言,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基于好多同学基础太差,授课时应降低起点,先要领学生回顾用到的知识,然后再开始新内容。在教案的编写上分几个层次,明确体现哪些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做完基础题可以再做哪些题,对于有余力的同学还有选做题。例如,在组织“分数指数幂”教学时,班级里有些学生对根式及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都不甚了解,因此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对这些初中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并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了这样的铺垫,才能正式进入分数指数幂的学习。
重复重点问题与达成教学目标结合
想让艺考生全面掌握数学是不可能的,基础差、时间少是现实,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的地方,而对于他们来说讲一遍效果很差,所以就在重点部分多重复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一点一点突破。例如,求函数的最值是一种重要的题型。要掌握函数最值的求法,特别是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教师可以在二次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定义域三个方面不断变化着进行练习,帮助学生体会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定义域对函数求最值的重要意义。
转变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把教师是否讲透转换到学生是否学会上来,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落脚点进行评价。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须制订检测目标,并且检测项目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根据检测结果得到的达成度能够清楚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全部的教学行为都不脱离教学目标。一个目标至少应该有一项检测项目加以落实,必要时用几项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检测项目来检查一个目标的达成度。而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也应以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个判定定理为主要标准,并以这一标准为依据进行激励,使每一次的评价与反馈都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有法,学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老师要及时总结,积极探索,定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艺考生学科成绩。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知識结构与重点知识教学相结合
知识结构是指某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数学知识结构是指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各个知识点的搭配和排列。如果把数学知识体系看作是一部“机器”,那么各个数学知识点可以看作是这部“机器”的一个个“零件”,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解每个“零件”的结构和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并且熟练地将各个“零件”组装成“机器”。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很多纵向和横向的有机联系,这些联系的交汇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各知识间的联系与结合,明确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同时教师还应该从中甄别出一些基础性的重点知识讲细讲透,落实练习。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题型训练加强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总结出解决各类题型的方法与经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知识概念与图式化描述相结合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适用范围。概念的描述可以用文字、符号、图形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
数学概念是客观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学习数学理论和构建数学框架的基石。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既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又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尽管一直以来,教学大纲和新课标都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但教学反馈的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不理想。数学概念的图式化指的是用通俗的文字语言、简约的数学符号、信息丰富的几何图形以及必要的框图来表示数学概念。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一些直观的图形形象地加以描述,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那么教学效果肯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艺考生的感知觉能力强,形象思维丰富,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能感知的、直观形象的情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尊重学生现状与分层次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该对艺考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这个现实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允许对客观事物感知过程存在差异的低起点分层次的教学策略。
艺考生虽然是高中生,但从数学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方面考查,实在是难符“高中生”之名,就个体而言,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基于好多同学基础太差,授课时应降低起点,先要领学生回顾用到的知识,然后再开始新内容。在教案的编写上分几个层次,明确体现哪些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做完基础题可以再做哪些题,对于有余力的同学还有选做题。例如,在组织“分数指数幂”教学时,班级里有些学生对根式及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都不甚了解,因此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对这些初中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并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了这样的铺垫,才能正式进入分数指数幂的学习。
重复重点问题与达成教学目标结合
想让艺考生全面掌握数学是不可能的,基础差、时间少是现实,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的地方,而对于他们来说讲一遍效果很差,所以就在重点部分多重复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一点一点突破。例如,求函数的最值是一种重要的题型。要掌握函数最值的求法,特别是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教师可以在二次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定义域三个方面不断变化着进行练习,帮助学生体会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定义域对函数求最值的重要意义。
转变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把教师是否讲透转换到学生是否学会上来,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落脚点进行评价。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须制订检测目标,并且检测项目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根据检测结果得到的达成度能够清楚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全部的教学行为都不脱离教学目标。一个目标至少应该有一项检测项目加以落实,必要时用几项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检测项目来检查一个目标的达成度。而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也应以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个判定定理为主要标准,并以这一标准为依据进行激励,使每一次的评价与反馈都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有法,学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老师要及时总结,积极探索,定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艺考生学科成绩。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