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志,又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注重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课堂学习氛围等方面,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三个原则:激励性;启发性;反思性。
【关键词】有效评价;激励性;启发性;反思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情感和思维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联系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纽带。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运用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增强语文课堂的活力。那怎样运用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呢?
一、课堂教学评价应有激励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感在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中起着调节、组织、导向和动力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渴求期,他们渴望时时有展示的机会,渴望被认可接受,更渴望得到赞扬与鼓励。因此,我们应用激励性的语言,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思维的活力,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当然,倡导激励性评价并非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仍然要勇于批评,将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一堂写作课上,有一位女同学回答时答非所问,于老师没有急躁地批评她,而是微笑着说:“呦!你的声音真好听,老师特别喜欢听你讲话!不过以后还要细心听清楚问题!”这短短的一段评价,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不切合问题,又顾及了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保护了这位学生继续回答问题的热情。相反,如果一开始老师就不假思索地说:“你的答案是错的,有没有听清楚题目呢?”那么,就很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扼制,课堂气氛就很难调动起来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从正面引导学生,在鼓励赞赏的同时注意评价的客观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启发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最重要的特点是学生唱主角。问题由学生提,答案由学生找,整个课堂是学生自己在探究,自己在发现,自己在解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理性地对待学生的各种表现,合理、恰当地利用启发性的即时评价,让小学语文课堂在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碰撞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次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学习用拟人的方法造句,一位小男孩却一直在低头玩下节美术课要用的学具。这时,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到这位同学身边摸摸他的脑袋,提醒他认真上课,可两三分钟后,他又故态复萌。课堂上,孩子们正在以“太阳”开头说拟人句,教师便请这位同学起来造句。他站了起来,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对他说:“没想好吗?我帮帮你吧!太阳对我们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朋友们要抓紧学习呀!”小男孩涨红了脸。“你先坐下想想,想好了再造句,好吗?”小男孩点了点头。一会儿,小男孩便高高地举起了手。这节课上,他再也没有玩美术学具。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评价不仅应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简单地说“对”“好”,还要有具体的、指向明确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反思性
反思是对话的灵魂。反思性评价就是要通过理性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关于文本的探究与解读进行的回味和再思考,是分清自己对文本的探究与体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思维。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头脑中对文本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感化。如听孙志刚老师教《南辕北辙》时,多数学生认为那个楚国人是一个愚蠢的人,楚国在南边,他却朝北走,而且很固执,不听朋友劝告。但有个学生却认为那个楚国人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很有主见。另一个学生也附和说:“那个楚国人很有独创精神,能一直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地球是圆球形,他最终也能到达楚国。”这两位学生的解读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点出乎意料。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学生成人的大问题。因此,孙志刚老师睿智地评价道:“你俩的见解与众不同,可大家想一想,到南边的楚国去是朝北走好还是朝南走好?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引导学生反思,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辕北辙”离目标越来越远,即使地球是圆的,他要想到达楚国,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也是不值得的;他不听别人正确的劝告,坚持错误,只能叫固执己见。
参考文献:
[1]周静.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1(3).
【关键词】有效评价;激励性;启发性;反思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情感和思维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联系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纽带。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运用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增强语文课堂的活力。那怎样运用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呢?
一、课堂教学评价应有激励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感在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中起着调节、组织、导向和动力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渴求期,他们渴望时时有展示的机会,渴望被认可接受,更渴望得到赞扬与鼓励。因此,我们应用激励性的语言,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思维的活力,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当然,倡导激励性评价并非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仍然要勇于批评,将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一堂写作课上,有一位女同学回答时答非所问,于老师没有急躁地批评她,而是微笑着说:“呦!你的声音真好听,老师特别喜欢听你讲话!不过以后还要细心听清楚问题!”这短短的一段评价,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不切合问题,又顾及了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保护了这位学生继续回答问题的热情。相反,如果一开始老师就不假思索地说:“你的答案是错的,有没有听清楚题目呢?”那么,就很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扼制,课堂气氛就很难调动起来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从正面引导学生,在鼓励赞赏的同时注意评价的客观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启发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最重要的特点是学生唱主角。问题由学生提,答案由学生找,整个课堂是学生自己在探究,自己在发现,自己在解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理性地对待学生的各种表现,合理、恰当地利用启发性的即时评价,让小学语文课堂在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碰撞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次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学习用拟人的方法造句,一位小男孩却一直在低头玩下节美术课要用的学具。这时,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到这位同学身边摸摸他的脑袋,提醒他认真上课,可两三分钟后,他又故态复萌。课堂上,孩子们正在以“太阳”开头说拟人句,教师便请这位同学起来造句。他站了起来,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对他说:“没想好吗?我帮帮你吧!太阳对我们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朋友们要抓紧学习呀!”小男孩涨红了脸。“你先坐下想想,想好了再造句,好吗?”小男孩点了点头。一会儿,小男孩便高高地举起了手。这节课上,他再也没有玩美术学具。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评价不仅应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简单地说“对”“好”,还要有具体的、指向明确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反思性
反思是对话的灵魂。反思性评价就是要通过理性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关于文本的探究与解读进行的回味和再思考,是分清自己对文本的探究与体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思维。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头脑中对文本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感化。如听孙志刚老师教《南辕北辙》时,多数学生认为那个楚国人是一个愚蠢的人,楚国在南边,他却朝北走,而且很固执,不听朋友劝告。但有个学生却认为那个楚国人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很有主见。另一个学生也附和说:“那个楚国人很有独创精神,能一直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地球是圆球形,他最终也能到达楚国。”这两位学生的解读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点出乎意料。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学生成人的大问题。因此,孙志刚老师睿智地评价道:“你俩的见解与众不同,可大家想一想,到南边的楚国去是朝北走好还是朝南走好?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引导学生反思,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辕北辙”离目标越来越远,即使地球是圆的,他要想到达楚国,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也是不值得的;他不听别人正确的劝告,坚持错误,只能叫固执己见。
参考文献:
[1]周静.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