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正常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正常剂量组采取正常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5 d、1周及2周时的临床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
【机 构】
:
安庆市立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 神经内科,安徽 安庆 24600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内分泌科,辽宁 沈阳 11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正常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正常剂量组采取正常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5 d、1周及2周时的临床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 低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5d、2周时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时,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时,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尿激酶,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的神经组织损伤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贵州六枝梭戛乡苗族(贵州梭戛苗族)13~17岁青少年的体型特点及发育规律.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世代居住于贵州六枝特区梭戛乡父母均为苗族或父母均为汉族、体检健康的13~17岁青少年各242、707人,将两个民族青少年分为13岁~、14岁~、15岁~、16~17岁4个年龄段,各年龄段又分男性和女性组,测量各年龄段男女性青少年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评价并比较各组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采用Heath-Cater体型法计算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Ponder指数及体型位置距离(SAD)等
目的 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与希望水平情况,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应用VA-ECMO治疗后意识清醒的患者80例,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对患者进行基本资料调查,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评估患者治疗第2天至第4天、第5天及以后焦虑情绪,贝克抑郁自评量表13项(BDI-13)评估患者抑郁负性情绪,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患者希望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