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法回避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孙绍振教授在《解读语文》中说,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现实是:“文本阅读占据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课时,然而阅读的低效和无效,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阅读指导方法,有必要重新构建我们的阅读策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21-02
一、激发兴趣,诱发阅读欲望。
“万事趣为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挖掘阅读的趣味,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呢?
我们可以立足学生探知的需要,来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挖掘文本所呈现的“好奇”“趣味”,让学生在“好奇”“趣味”的激发下,急切地盼望进入书本。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所描写的多姿多彩的动植物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神奇、神秘,当学生被课文、课件所吸引时,我抛出“海里只有这些动物吗”的话题,当学生的眼球被紧紧吸引之时,我再抛出“他们又是怎样的?”的话题,让学生产生“按捺不住”的心理,看到学生的阅读欲望被充分诱发后,我将《海洋中的动物》《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了解。由于充分挖掘文本的趣味,诱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故而学生们都很投入地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
二、教授方法,增加阅读深度。
或许有人会说,阅读就是一个用眼看、用嘴读的过程,其实不然,阅读是一个讲究方法与策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揭开迷茫与困惑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挖掘语言背后意蕴的过程。目前我们所看、所读的文本基本上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真情,寄托着作者满心的希冀,闪烁着作者生活的哲思,这些浓浓的真情、满心的希冀、生活的哲思常常不是显性的呈现,这就需要我们读者运用多种策略进行思辨、进行揣摩,从而参透其中的内涵。为此,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些策略方法的保驾护航下抵达思想的深度。
为此我教给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那么在精读的过程当中我又采取了一些恰当的方法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如《游园不值》的阅读教学,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访友人而没遇到后的所见、所感描写,呈现出一幅清新典雅,而又不失哲理的思辨。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从字面上进行理解,那么这首诗内含的意蕴就无法被学生习得。为此,我在教学时,运用“顺推法”与“类比法”帮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首先引导学生循着诗人的脚步、心境去拜访友人,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由“小扣柴扉久不开”而联想到主人担心诗人的“屐齿”“印苍苔”;由诗人“埋怨”主人的吝啬,进入转忧为喜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接着,我再用“类比法”,旁征博引,帮助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深层含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正是由于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故而学生都能透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思。
三、提供舞台,提升阅读质量。
阅读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吸取营养的过程,又是一个建构自己审美情智与审美哲学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之时,既能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又能给学生创造语用的空间,我想学生的阅读质量会大幅提升。
我的语文课上,每天都会坚持3到5分钟的听说训练,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新闻,可以是趣事,也可以是好词佳句等等。碰到适合的课文,如教学完“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课文后,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来展示文本内涵,这样既可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深刻理解文本内涵,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更能化作自己的行动指南。
阅读是一个讲究趣味、讲究方法、讲究成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也唯有此,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科学出版社
[2]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21-02
一、激发兴趣,诱发阅读欲望。
“万事趣为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挖掘阅读的趣味,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呢?
我们可以立足学生探知的需要,来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挖掘文本所呈现的“好奇”“趣味”,让学生在“好奇”“趣味”的激发下,急切地盼望进入书本。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所描写的多姿多彩的动植物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神奇、神秘,当学生被课文、课件所吸引时,我抛出“海里只有这些动物吗”的话题,当学生的眼球被紧紧吸引之时,我再抛出“他们又是怎样的?”的话题,让学生产生“按捺不住”的心理,看到学生的阅读欲望被充分诱发后,我将《海洋中的动物》《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了解。由于充分挖掘文本的趣味,诱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故而学生们都很投入地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
二、教授方法,增加阅读深度。
或许有人会说,阅读就是一个用眼看、用嘴读的过程,其实不然,阅读是一个讲究方法与策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揭开迷茫与困惑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挖掘语言背后意蕴的过程。目前我们所看、所读的文本基本上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真情,寄托着作者满心的希冀,闪烁着作者生活的哲思,这些浓浓的真情、满心的希冀、生活的哲思常常不是显性的呈现,这就需要我们读者运用多种策略进行思辨、进行揣摩,从而参透其中的内涵。为此,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些策略方法的保驾护航下抵达思想的深度。
为此我教给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那么在精读的过程当中我又采取了一些恰当的方法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如《游园不值》的阅读教学,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访友人而没遇到后的所见、所感描写,呈现出一幅清新典雅,而又不失哲理的思辨。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从字面上进行理解,那么这首诗内含的意蕴就无法被学生习得。为此,我在教学时,运用“顺推法”与“类比法”帮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首先引导学生循着诗人的脚步、心境去拜访友人,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由“小扣柴扉久不开”而联想到主人担心诗人的“屐齿”“印苍苔”;由诗人“埋怨”主人的吝啬,进入转忧为喜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接着,我再用“类比法”,旁征博引,帮助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深层含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正是由于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故而学生都能透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思。
三、提供舞台,提升阅读质量。
阅读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吸取营养的过程,又是一个建构自己审美情智与审美哲学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之时,既能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又能给学生创造语用的空间,我想学生的阅读质量会大幅提升。
我的语文课上,每天都会坚持3到5分钟的听说训练,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新闻,可以是趣事,也可以是好词佳句等等。碰到适合的课文,如教学完“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课文后,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来展示文本内涵,这样既可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深刻理解文本内涵,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更能化作自己的行动指南。
阅读是一个讲究趣味、讲究方法、讲究成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也唯有此,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科学出版社
[2]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