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手风琴室内乐兴起于20世纪末,许多高等院校也将这种演奏形式引进了课堂,在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中国高等院校当前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已有了科学和系统的发展,为我国手风琴艺术事业和手风琴教育的振兴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手风琴室内乐教学是现代化高校新兴的器乐教学内容之一,是提升学生综合演奏能力和专业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由于高校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高校;手风琴;室内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5)10-0041-03
大约在16世纪末期,意大利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那就是“室内乐”。室内乐的英语名称为”Chamber Music”。顾名思义,室内乐就是在室内演奏或演唱的音乐,它是与演唱、演奏形式正规,声音和气势都极其宏大的宗教音乐相对而言的一种音乐形式。毋庸置疑,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室内乐已经成为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演奏和演唱方式。
纵观西方艺术史可知,在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器乐曲或早期的歌剧都可以被视作室内乐。
最初的室内乐是在欧洲贵族的城堡中的音乐室演奏或演唱的,也指西方在房间内和在较小的场所演奏或演唱的宫廷音乐。室内乐与当时较为流行的教学音乐和戏剧音乐不尽相同,它为西方贵族宫廷所专有,是贵族宫廷中由少数演奏人员为少数受众所演奏和演唱的音乐。
现代室内乐与古代室内乐有很大的不同。现代室内乐主要是用一件或若干件乐器进行演奏的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在这种乐曲中,独立声部的器乐重奏、声乐曲中的浪漫曲以及带伴奏的重唱曲都是用单件乐器完成的,这与大型管弦乐的演奏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在中欧地区,音乐于19世纪末开始驻足于市民阶层,其演奏或演唱地点也开始从室内或私家庭院转移到专门的音乐表演场所,其演奏或演唱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诞生于民间的最适合于合奏的手风琴这件乐器也不例外,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其表演形式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因而便产生了“手风琴室内乐”。[1]
手风琴室内乐最初问世于19世纪末的欧洲。早期的大部分手风琴室内乐主要表现民间歌舞音乐。随着手风琴乐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风琴曲目得以大批产生,手风琴演奏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西方主流音乐界也接受了作为独奏乐器的手风琴,手风琴便成为西方乐器界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乐器。
到了20世纪90年代,音乐人将手风琴室内乐传入了中国,旋即,音乐界和音乐教学界各方面对这种独特的音乐演奏形式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从此,手风琴改变了过去的独奏和伴奏的单一演奏形式,手风琴这一乐器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其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使手风琴室内乐这一新兴的演奏形式在中国牢牢地扎根,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自1996年以来,一大批手风琴室内乐团先后出现在中国大地,使手风琴艺术逐渐步入主流音乐的行列,音乐教育工作者将手风琴室内乐成功地引入到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之中。
尽管如此,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在国内高校的手风琴专业教学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严重制约。笔者就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现状、课程的开设价值和意义、课程的教学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适宜的教学模式,研发合理的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高校当前的手风琴教学和演奏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手风琴室内乐教与学的热情都还处在低迷时期。就目前局面看,要想振兴中国的手风琴事业,抓好高校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必要手段之一。虽然处于创业初始阶段的我国高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道路十分艰难,客观阻力十分巨大,但是,经过广大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许多高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都有了起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表现了其现实意义和社会效应。这一点充分证实,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手风琴室内乐课程是十分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目前我国高校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状况
在当今高校的手风琴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一些演奏难度大、技巧要求高的曲目,认为只有那些东西才能体现教学的成功和学生的水平。相反,许多人认为,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没有意义,徒费时间,因而便冷落了这种音乐形式的教学。要知道,教育培养方式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现实和广大高校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的需求对高校有进行多样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其中包括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而高校对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冷落不符合音乐教育的宗旨,没有充分认识到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此外,许多院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缺乏明确的方向,大学生中间的手风琴教育还不够普及,缺乏手风琴教育的文化底蕴,手风琴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手风琴教师改行或改去从事钢琴、电子琴等乐器的教学;此外,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构建也不够系统和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院校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步伐。
(二)我国高校开设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价值
毫无疑问,在高校设置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课程对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精神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在传统上,手风琴演奏的曲目都是独奏音乐作品,手风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是独奏。不难看出,这样的演奏方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而进行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教学,却能够将个体演奏者和个体演奏曲目转化为团队演奏和合作曲目,从而摒弃了演奏都单打独奏的方式,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久而久之,便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今后的职场工作。 其次,开设手风琴室内乐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音乐的机会,从而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与数量众多的独奏作品相比,手风琴室内乐作品还不够丰富;但手风琴室内乐的内容和演奏风格却十分丰富、多样,能够极大地拓展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大学生综合研判事物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此外,手风琴室内乐一改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代之以“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欲,进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其音乐素养。
实践证明,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奏综合素质。在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得以系统地学习手风琴室内乐演奏的理论,并掌握演奏的技巧,在使其成为高雅之士的同时,也使其熟悉各个时期作曲家的风格和创作手法,增强其对各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二、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选取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
要想搞好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工作,必须在选取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这里的教学经验丰富指的是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较强的音乐综合教学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并善于对学生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这样的教师不但对新时期的音乐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具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新时期的音乐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学方法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们能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客观环境等因素,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和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在重奏训练中的演奏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合作潜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因为丰富教学经验告诉他们,有些学生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曲目时往往不能连贯地演奏下来,但是在参加合奏表演时,他们的演奏效果却十分理想。
此外,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知道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知道培养学生良好演奏习惯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个性化的发展。
(二)选取适宜的乐器进行组合演奏
手风琴具有音色饱满、合作效果好的特点,所以在室内乐配器的选择上尽可以灵活组合,采取形式多样的演奏方式。手风琴的演奏所采用的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合奏方式,其演奏规模介于独奏和交响乐队之间。
用手风琴演奏室内乐乐曲,需要每个演奏人员用手中的乐器相互交融和对话才能完成。
在对手风琴的艺术表现力进行评价时,[2]美国现代音乐家费吉尔·汤姆森曾经这样说:“手风琴是最具有价值的管弦乐器,用于柔和的段落中,对于加强重音,其效果也是无与伦比的。它能绝妙地同弦乐器以及簧风琴交融在一起,并希望能看到手风琴更普遍地被采用到合奏作品中。”手风琴室内乐对室内乐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就演奏中乐器的组合方式而言,手风琴室内乐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多台手风琴组合重奏;
2手风琴与其他种类的乐器组合重奏。
第一种演奏形式要求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手风琴进行重奏。通常来说,参与这种演奏形式的每台手风琴的左手声部都相同,其中一台手风琴又同时演奏左、右手声部,其他手风琴进行右手声部的演奏,但亦可以一起演奏左手声部,以加强左手声部的低音和节奏。
多台手风琴组合重奏的形式具有“各声部音色统一,而音区和变音器的使用又形成了声部间的对比和映衬”的特点,这种形式多见于根据民歌或其他器乐乐曲改编的手风琴重奏中,是目前手风琴室内乐中的主要演奏形式。
手风琴室内乐的第二种演奏形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这种形式在我国还比较少见,但它在国外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见于手风琴与单簧管、萨克斯、大提琴、小提琴和倍大提琴等管、弦乐器的重奏组合;[3]还有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加入吉他、打击乐器甚至人声等综合性的组合演奏。丰富多彩的组合手法使演奏具有新颖、丰富的表现力,在与其他乐器相互交融的同时,手风琴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在第二种组合方式中,每个演奏者只负责一个声部的演奏,各声部之间的作用平等,无主次之分,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小合奏。
除了上述的各种组合之外,手风琴还可以与中国的民族乐器相组合,演奏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曲调,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手风琴室内乐作品。这些作品的代表作有《簧片与笙》、《中国风》等。
(三)选取适合教学的音乐作品
上文提到,欧洲的室内乐起步早,已经具有一个很成熟的体系,所以在挑选曲目时,可多以欧洲的曲目为主,同时也要注重本土音乐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手风琴室内乐起步较晚,还缺乏实践经验,故此,适合手风琴的室内乐乐曲还很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从事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对适合学生品味、广大学生熟悉的乐曲进行改编,使之成为适合手风琴室内乐训练的曲目令学生进行室内演奏练习。也可以依据从教人员的能力,自编适宜于学生的室内乐教材。
(四)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在制订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计划时,首先要了解室内乐训练的特殊性,应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对一”教学方法。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知道,学习室内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演奏能力和全面的音乐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手风琴演奏家。
进行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要按专业将学生分成小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和训练中进行合作,可以使演奏者的音乐个性转化为团体精神。因此,在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时,课前应大致了解他们的演奏水平,然后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再者,由于室内乐是一门综合演奏艺术,教学中也会需要其他学科的教师介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初始阶段,应先使学生掌握一些诸如室内乐的发展史、手风琴室内乐的发展史等基础知识,并适当进行室内乐经典作品赏析;在演奏的技巧方面,应使学生掌握小乐队的编配等理论和实践内容,还可以选取不同风格、不同乐器、不同技巧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自由组合对其进行演奏训练。
结 语
综上所述,手风琴室内乐是完善手风琴乐器的重要手段。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将手风琴室内乐融入到高校的日常音乐教学之中,加速中国高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高校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手风琴室内乐的内涵和魅力,并在日后将其传播和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便他们走上社会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参 考 文 献]
[1]周新婷浅析中国当代手风琴室内乐发展的一些新特点[J]戏剧之家,2013(09)
[2]王 茗,张 欢手风琴室内乐现状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06)
[3]侯 柯谈手风琴室内乐的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中国高校;手风琴;室内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5)10-0041-03
大约在16世纪末期,意大利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那就是“室内乐”。室内乐的英语名称为”Chamber Music”。顾名思义,室内乐就是在室内演奏或演唱的音乐,它是与演唱、演奏形式正规,声音和气势都极其宏大的宗教音乐相对而言的一种音乐形式。毋庸置疑,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室内乐已经成为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演奏和演唱方式。
纵观西方艺术史可知,在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器乐曲或早期的歌剧都可以被视作室内乐。
最初的室内乐是在欧洲贵族的城堡中的音乐室演奏或演唱的,也指西方在房间内和在较小的场所演奏或演唱的宫廷音乐。室内乐与当时较为流行的教学音乐和戏剧音乐不尽相同,它为西方贵族宫廷所专有,是贵族宫廷中由少数演奏人员为少数受众所演奏和演唱的音乐。
现代室内乐与古代室内乐有很大的不同。现代室内乐主要是用一件或若干件乐器进行演奏的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在这种乐曲中,独立声部的器乐重奏、声乐曲中的浪漫曲以及带伴奏的重唱曲都是用单件乐器完成的,这与大型管弦乐的演奏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在中欧地区,音乐于19世纪末开始驻足于市民阶层,其演奏或演唱地点也开始从室内或私家庭院转移到专门的音乐表演场所,其演奏或演唱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诞生于民间的最适合于合奏的手风琴这件乐器也不例外,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其表演形式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因而便产生了“手风琴室内乐”。[1]
手风琴室内乐最初问世于19世纪末的欧洲。早期的大部分手风琴室内乐主要表现民间歌舞音乐。随着手风琴乐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风琴曲目得以大批产生,手风琴演奏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西方主流音乐界也接受了作为独奏乐器的手风琴,手风琴便成为西方乐器界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乐器。
到了20世纪90年代,音乐人将手风琴室内乐传入了中国,旋即,音乐界和音乐教学界各方面对这种独特的音乐演奏形式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从此,手风琴改变了过去的独奏和伴奏的单一演奏形式,手风琴这一乐器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其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使手风琴室内乐这一新兴的演奏形式在中国牢牢地扎根,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自1996年以来,一大批手风琴室内乐团先后出现在中国大地,使手风琴艺术逐渐步入主流音乐的行列,音乐教育工作者将手风琴室内乐成功地引入到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之中。
尽管如此,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在国内高校的手风琴专业教学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严重制约。笔者就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现状、课程的开设价值和意义、课程的教学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适宜的教学模式,研发合理的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高校当前的手风琴教学和演奏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手风琴室内乐教与学的热情都还处在低迷时期。就目前局面看,要想振兴中国的手风琴事业,抓好高校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必要手段之一。虽然处于创业初始阶段的我国高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道路十分艰难,客观阻力十分巨大,但是,经过广大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许多高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都有了起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表现了其现实意义和社会效应。这一点充分证实,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手风琴室内乐课程是十分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目前我国高校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状况
在当今高校的手风琴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一些演奏难度大、技巧要求高的曲目,认为只有那些东西才能体现教学的成功和学生的水平。相反,许多人认为,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没有意义,徒费时间,因而便冷落了这种音乐形式的教学。要知道,教育培养方式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现实和广大高校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的需求对高校有进行多样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其中包括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而高校对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冷落不符合音乐教育的宗旨,没有充分认识到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此外,许多院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缺乏明确的方向,大学生中间的手风琴教育还不够普及,缺乏手风琴教育的文化底蕴,手风琴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手风琴教师改行或改去从事钢琴、电子琴等乐器的教学;此外,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构建也不够系统和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院校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步伐。
(二)我国高校开设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价值
毫无疑问,在高校设置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课程对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精神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在传统上,手风琴演奏的曲目都是独奏音乐作品,手风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是独奏。不难看出,这样的演奏方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而进行手风琴室内乐课程的教学,却能够将个体演奏者和个体演奏曲目转化为团队演奏和合作曲目,从而摒弃了演奏都单打独奏的方式,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久而久之,便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今后的职场工作。 其次,开设手风琴室内乐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音乐的机会,从而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与数量众多的独奏作品相比,手风琴室内乐作品还不够丰富;但手风琴室内乐的内容和演奏风格却十分丰富、多样,能够极大地拓展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大学生综合研判事物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此外,手风琴室内乐一改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代之以“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欲,进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其音乐素养。
实践证明,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奏综合素质。在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得以系统地学习手风琴室内乐演奏的理论,并掌握演奏的技巧,在使其成为高雅之士的同时,也使其熟悉各个时期作曲家的风格和创作手法,增强其对各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二、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选取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
要想搞好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工作,必须在选取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这里的教学经验丰富指的是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较强的音乐综合教学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并善于对学生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这样的教师不但对新时期的音乐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具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新时期的音乐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学方法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们能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客观环境等因素,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和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在重奏训练中的演奏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合作潜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因为丰富教学经验告诉他们,有些学生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曲目时往往不能连贯地演奏下来,但是在参加合奏表演时,他们的演奏效果却十分理想。
此外,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知道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知道培养学生良好演奏习惯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个性化的发展。
(二)选取适宜的乐器进行组合演奏
手风琴具有音色饱满、合作效果好的特点,所以在室内乐配器的选择上尽可以灵活组合,采取形式多样的演奏方式。手风琴的演奏所采用的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合奏方式,其演奏规模介于独奏和交响乐队之间。
用手风琴演奏室内乐乐曲,需要每个演奏人员用手中的乐器相互交融和对话才能完成。
在对手风琴的艺术表现力进行评价时,[2]美国现代音乐家费吉尔·汤姆森曾经这样说:“手风琴是最具有价值的管弦乐器,用于柔和的段落中,对于加强重音,其效果也是无与伦比的。它能绝妙地同弦乐器以及簧风琴交融在一起,并希望能看到手风琴更普遍地被采用到合奏作品中。”手风琴室内乐对室内乐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就演奏中乐器的组合方式而言,手风琴室内乐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多台手风琴组合重奏;
2手风琴与其他种类的乐器组合重奏。
第一种演奏形式要求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手风琴进行重奏。通常来说,参与这种演奏形式的每台手风琴的左手声部都相同,其中一台手风琴又同时演奏左、右手声部,其他手风琴进行右手声部的演奏,但亦可以一起演奏左手声部,以加强左手声部的低音和节奏。
多台手风琴组合重奏的形式具有“各声部音色统一,而音区和变音器的使用又形成了声部间的对比和映衬”的特点,这种形式多见于根据民歌或其他器乐乐曲改编的手风琴重奏中,是目前手风琴室内乐中的主要演奏形式。
手风琴室内乐的第二种演奏形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这种形式在我国还比较少见,但它在国外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见于手风琴与单簧管、萨克斯、大提琴、小提琴和倍大提琴等管、弦乐器的重奏组合;[3]还有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加入吉他、打击乐器甚至人声等综合性的组合演奏。丰富多彩的组合手法使演奏具有新颖、丰富的表现力,在与其他乐器相互交融的同时,手风琴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在第二种组合方式中,每个演奏者只负责一个声部的演奏,各声部之间的作用平等,无主次之分,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小合奏。
除了上述的各种组合之外,手风琴还可以与中国的民族乐器相组合,演奏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曲调,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手风琴室内乐作品。这些作品的代表作有《簧片与笙》、《中国风》等。
(三)选取适合教学的音乐作品
上文提到,欧洲的室内乐起步早,已经具有一个很成熟的体系,所以在挑选曲目时,可多以欧洲的曲目为主,同时也要注重本土音乐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手风琴室内乐起步较晚,还缺乏实践经验,故此,适合手风琴的室内乐乐曲还很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从事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对适合学生品味、广大学生熟悉的乐曲进行改编,使之成为适合手风琴室内乐训练的曲目令学生进行室内演奏练习。也可以依据从教人员的能力,自编适宜于学生的室内乐教材。
(四)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在制订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计划时,首先要了解室内乐训练的特殊性,应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对一”教学方法。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知道,学习室内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演奏能力和全面的音乐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手风琴演奏家。
进行手风琴室内乐教学,要按专业将学生分成小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和训练中进行合作,可以使演奏者的音乐个性转化为团体精神。因此,在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时,课前应大致了解他们的演奏水平,然后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再者,由于室内乐是一门综合演奏艺术,教学中也会需要其他学科的教师介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初始阶段,应先使学生掌握一些诸如室内乐的发展史、手风琴室内乐的发展史等基础知识,并适当进行室内乐经典作品赏析;在演奏的技巧方面,应使学生掌握小乐队的编配等理论和实践内容,还可以选取不同风格、不同乐器、不同技巧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自由组合对其进行演奏训练。
结 语
综上所述,手风琴室内乐是完善手风琴乐器的重要手段。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将手风琴室内乐融入到高校的日常音乐教学之中,加速中国高校的手风琴室内乐教学的发展,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高校手风琴室内乐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手风琴室内乐的内涵和魅力,并在日后将其传播和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便他们走上社会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参 考 文 献]
[1]周新婷浅析中国当代手风琴室内乐发展的一些新特点[J]戏剧之家,2013(09)
[2]王 茗,张 欢手风琴室内乐现状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06)
[3]侯 柯谈手风琴室内乐的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