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泽斯与波斯纳的《领导力》是常常摆在我案头的一本书,开始是1995年的英文第2版,现在已是2012年的第5版了。这倒不只是因为我的研究兴趣在领导力这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处理人生、工作上难题的启发。不夸张地说,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拿起来翻读其中若干篇章,有时候甚至只是想在书中优美的文字和流淌出的智慧中徜徉。
一脉相承而历久弥新的是其核心,正如两位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领导”这个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类行为,其内核始终如一,万变不离其宗。卓越领导五种习惯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仍然在库泽斯和波斯纳两人长年研究的基础上,闪烁着与时俱进的光芒。
为什么这本书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每次出新版,《商业周刊》必然把它列入重点推荐,而最终也都在畅销书榜前列?说到根子上,我觉得主要是三条。
一是两位作者的研究明确扎实,有说服力。研究领导之道的学者们通常喜欢走“伟人论”的路子,发掘领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领导风范,从中总结领导的模式和方法。这样做,尽管作者们一再声明,每个平凡的个人都存在领导的问题,都需要具有领导能力,但是,由研究方法所带来的认知倾向,使读者或者受众不知不觉地就“欣赏”起领导之道来了——啊哈,这个真是精彩,那个实在愚蠢。而这,其实是领导学问的大忌讳,因为它从来不该是用来“欣赏把玩”的,而应是“起而行之”的,否则,只会落得个“如人说食,终不能饱”的下场。库泽斯与波斯纳两个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就选择了我认为是关键性的一个“差异化”——选择平凡人的卓越行为,换句话说,总结普通人中的普通领导行为中的最优实践(Best Practice),从中总结出规律来,就形成“卓越领导五种习惯行为”。这意味着,你如果照着这样去做,也能够实现领导之道,成为更为有效的领导者!这显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更好的操作性。
二是两位作者的表达清晰明确,有传播力。研究与写作,终归是希望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那首先就是要送达更多人。许多研究者,成果也相当出色,但是,疏于梳理,终不及五步之远。好的模式如果不能以好的表达为载体,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惜的事情。而本书的两位作者,恰恰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动了脑筋,做了尝试,终成正果。五种习惯行为与十个承诺,前面强调领导必须以信誉为基础,后面点睛则推延到领导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本分”,架构再清晰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教授这门课程的讲师,就更容易明白这样的条理为什么讨人喜欢。两位作者在挑选什么样的词汇概括这五种习惯行为时,一定受尽了“推敲”之苦。最后展现给读者的这五个词组,应当说都具备成为专门“术语”的潜力,换句话说,就是足以成为作者所创立的独特品牌。当然,我能够理解这样一来给翻译者所带来的苦楚,所以,我也很高兴自己在第2版引入中国时为这五个术语译成中文时帮了点忙,找到了五个上口的四字成语,并被编者完全采纳。
三是两位作者的学问有了越来越多的实践者的亲历作为基础和延伸。作者在不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理论的同时,开发了相应的教学培训工具体系,并在很多管理者开发项目中获得了很多好评,得到了面对面来自现实的反馈,既有满意的,也有挑剔和挑战的——这正给作者持续不断的理论提升和案例扬弃提供了可能性。我个人在领导力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加入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的元素,就是不愿意讲座式的领导力灌输,带给学习者背道而驰的领导力体验,并将一些都遗留在教室座位上,而没有投射、应用到工作岗位和实际生活中,哪怕只是一部分、一点点。用不正确的方式教授领导力,对于有修养的领导力学者和开发者来说,要清醒地理解这当中的害处。所以,这本书及其较为规范、完整的教学培训工具,是值得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真对待的,也是这本书长销、畅销并持续好口碑涟漪的一个优势。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领导力》到了第5版,吸收了来自鲜活的领导实践中的营养,继续成为指导人们践行领导行为的经典。查查图书网站,你会发现一年会出版几百上千本领导类书籍,这真让人有点目不暇接。也许该换个思路——也许好书是该反复读的,也许一本好书应该陪伴我们一生,也许我们不该那么喜新厌旧,更何况,经典本身也在一脉相承中与时俱进。
一脉相承而历久弥新的是其核心,正如两位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领导”这个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类行为,其内核始终如一,万变不离其宗。卓越领导五种习惯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仍然在库泽斯和波斯纳两人长年研究的基础上,闪烁着与时俱进的光芒。
为什么这本书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每次出新版,《商业周刊》必然把它列入重点推荐,而最终也都在畅销书榜前列?说到根子上,我觉得主要是三条。
一是两位作者的研究明确扎实,有说服力。研究领导之道的学者们通常喜欢走“伟人论”的路子,发掘领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领导风范,从中总结领导的模式和方法。这样做,尽管作者们一再声明,每个平凡的个人都存在领导的问题,都需要具有领导能力,但是,由研究方法所带来的认知倾向,使读者或者受众不知不觉地就“欣赏”起领导之道来了——啊哈,这个真是精彩,那个实在愚蠢。而这,其实是领导学问的大忌讳,因为它从来不该是用来“欣赏把玩”的,而应是“起而行之”的,否则,只会落得个“如人说食,终不能饱”的下场。库泽斯与波斯纳两个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就选择了我认为是关键性的一个“差异化”——选择平凡人的卓越行为,换句话说,总结普通人中的普通领导行为中的最优实践(Best Practice),从中总结出规律来,就形成“卓越领导五种习惯行为”。这意味着,你如果照着这样去做,也能够实现领导之道,成为更为有效的领导者!这显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更好的操作性。
二是两位作者的表达清晰明确,有传播力。研究与写作,终归是希望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那首先就是要送达更多人。许多研究者,成果也相当出色,但是,疏于梳理,终不及五步之远。好的模式如果不能以好的表达为载体,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惜的事情。而本书的两位作者,恰恰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动了脑筋,做了尝试,终成正果。五种习惯行为与十个承诺,前面强调领导必须以信誉为基础,后面点睛则推延到领导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本分”,架构再清晰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教授这门课程的讲师,就更容易明白这样的条理为什么讨人喜欢。两位作者在挑选什么样的词汇概括这五种习惯行为时,一定受尽了“推敲”之苦。最后展现给读者的这五个词组,应当说都具备成为专门“术语”的潜力,换句话说,就是足以成为作者所创立的独特品牌。当然,我能够理解这样一来给翻译者所带来的苦楚,所以,我也很高兴自己在第2版引入中国时为这五个术语译成中文时帮了点忙,找到了五个上口的四字成语,并被编者完全采纳。
三是两位作者的学问有了越来越多的实践者的亲历作为基础和延伸。作者在不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理论的同时,开发了相应的教学培训工具体系,并在很多管理者开发项目中获得了很多好评,得到了面对面来自现实的反馈,既有满意的,也有挑剔和挑战的——这正给作者持续不断的理论提升和案例扬弃提供了可能性。我个人在领导力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加入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的元素,就是不愿意讲座式的领导力灌输,带给学习者背道而驰的领导力体验,并将一些都遗留在教室座位上,而没有投射、应用到工作岗位和实际生活中,哪怕只是一部分、一点点。用不正确的方式教授领导力,对于有修养的领导力学者和开发者来说,要清醒地理解这当中的害处。所以,这本书及其较为规范、完整的教学培训工具,是值得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真对待的,也是这本书长销、畅销并持续好口碑涟漪的一个优势。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领导力》到了第5版,吸收了来自鲜活的领导实践中的营养,继续成为指导人们践行领导行为的经典。查查图书网站,你会发现一年会出版几百上千本领导类书籍,这真让人有点目不暇接。也许该换个思路——也许好书是该反复读的,也许一本好书应该陪伴我们一生,也许我们不该那么喜新厌旧,更何况,经典本身也在一脉相承中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