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领导经典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泽斯与波斯纳的《领导力》是常常摆在我案头的一本书,开始是1995年的英文第2版,现在已是2012年的第5版了。这倒不只是因为我的研究兴趣在领导力这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处理人生、工作上难题的启发。不夸张地说,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拿起来翻读其中若干篇章,有时候甚至只是想在书中优美的文字和流淌出的智慧中徜徉。
  一脉相承而历久弥新的是其核心,正如两位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领导”这个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类行为,其内核始终如一,万变不离其宗。卓越领导五种习惯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仍然在库泽斯和波斯纳两人长年研究的基础上,闪烁着与时俱进的光芒。
  为什么这本书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每次出新版,《商业周刊》必然把它列入重点推荐,而最终也都在畅销书榜前列?说到根子上,我觉得主要是三条。
  一是两位作者的研究明确扎实,有说服力。研究领导之道的学者们通常喜欢走“伟人论”的路子,发掘领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领导风范,从中总结领导的模式和方法。这样做,尽管作者们一再声明,每个平凡的个人都存在领导的问题,都需要具有领导能力,但是,由研究方法所带来的认知倾向,使读者或者受众不知不觉地就“欣赏”起领导之道来了——啊哈,这个真是精彩,那个实在愚蠢。而这,其实是领导学问的大忌讳,因为它从来不该是用来“欣赏把玩”的,而应是“起而行之”的,否则,只会落得个“如人说食,终不能饱”的下场。库泽斯与波斯纳两个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就选择了我认为是关键性的一个“差异化”——选择平凡人的卓越行为,换句话说,总结普通人中的普通领导行为中的最优实践(Best Practice),从中总结出规律来,就形成“卓越领导五种习惯行为”。这意味着,你如果照着这样去做,也能够实现领导之道,成为更为有效的领导者!这显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更好的操作性。
  二是两位作者的表达清晰明确,有传播力。研究与写作,终归是希望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那首先就是要送达更多人。许多研究者,成果也相当出色,但是,疏于梳理,终不及五步之远。好的模式如果不能以好的表达为载体,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惜的事情。而本书的两位作者,恰恰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动了脑筋,做了尝试,终成正果。五种习惯行为与十个承诺,前面强调领导必须以信誉为基础,后面点睛则推延到领导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本分”,架构再清晰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教授这门课程的讲师,就更容易明白这样的条理为什么讨人喜欢。两位作者在挑选什么样的词汇概括这五种习惯行为时,一定受尽了“推敲”之苦。最后展现给读者的这五个词组,应当说都具备成为专门“术语”的潜力,换句话说,就是足以成为作者所创立的独特品牌。当然,我能够理解这样一来给翻译者所带来的苦楚,所以,我也很高兴自己在第2版引入中国时为这五个术语译成中文时帮了点忙,找到了五个上口的四字成语,并被编者完全采纳。
  三是两位作者的学问有了越来越多的实践者的亲历作为基础和延伸。作者在不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理论的同时,开发了相应的教学培训工具体系,并在很多管理者开发项目中获得了很多好评,得到了面对面来自现实的反馈,既有满意的,也有挑剔和挑战的——这正给作者持续不断的理论提升和案例扬弃提供了可能性。我个人在领导力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加入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的元素,就是不愿意讲座式的领导力灌输,带给学习者背道而驰的领导力体验,并将一些都遗留在教室座位上,而没有投射、应用到工作岗位和实际生活中,哪怕只是一部分、一点点。用不正确的方式教授领导力,对于有修养的领导力学者和开发者来说,要清醒地理解这当中的害处。所以,这本书及其较为规范、完整的教学培训工具,是值得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真对待的,也是这本书长销、畅销并持续好口碑涟漪的一个优势。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领导力》到了第5版,吸收了来自鲜活的领导实践中的营养,继续成为指导人们践行领导行为的经典。查查图书网站,你会发现一年会出版几百上千本领导类书籍,这真让人有点目不暇接。也许该换个思路——也许好书是该反复读的,也许一本好书应该陪伴我们一生,也许我们不该那么喜新厌旧,更何况,经典本身也在一脉相承中与时俱进。
其他文献
管理控制系统(MCS)是我们这些年学术研究与教学课程的主要领域。西方学者们已就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组织设计与管理控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分析,已经产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主张。  例如,齐默尔曼(Zimmerman)认为所有组织都必须建立起三个体系,即分派决策权的体系、衡量经营业绩的体系和根据经营业绩进行奖惩的体系。而这三个体系便构成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全部内容。  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 N
期刊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经营理论从稀缺迅速走向了过剩,各种外译本及本土著作众声喧哗。为不断与国际流行的先进经营理念、流程管理、绩效考核、质量评估、品牌战略相接轨,国内企业不断折腾着脆弱的企业内部生态,投向管理的费用不断增多,但企业经营却未见起色。这其中的原因值得企业人深思,我们是否陷入了某种误区?  西方舶来的各种管理工具,也并非放之天下而皆准,有些仅是某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适应自身独特的
期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西周的分封制,如同现代的家族企业;秦汉政府则如同国家垄断公司;州牧动摇了东汉帝国的根基,藩镇埋下了唐朝衰落的伏笔。亲情与利益的消长,组织与成员的冲突,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游牧民族的冲击 & &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历史大势与组织分合?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固然是小说家言,也有几分道理。作为管理者,则不能满足于看热闹,有必要弄清这个“大势
期刊
经常会听到“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而且凡是谆谆教导应当重视细节的布道者,往往可以随手拈来大量事例,不由你不信。  关注细节的管理思想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在《吕氏春秋》中,专门有一篇《察微》,告诉人们细节的重要性。它指出,如果治乱存亡黑白分明清晰可见,治国就不需要智慧了。实际上,治乱存亡发源于一些若隐若现的细枝末节。“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它还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期刊
现实中的许多决策,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情境压力,使决策者有意无意地感受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内心纠结。决断时刻所面临的这种纠结,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如认识能力、思维偏差、时间紧迫、资源约束等,以下将特别地从决策者的个人欲望与社会预期两个方面做些讨论。  个人欲望:荣辱得失  决策者个人欲望的存在,极易引发贪婪与恐惧情感。贪婪源自对于荣、得的热切期盼,恐惧源自对于辱、失的担忧害怕。人们贪婪与恐惧心理的存
期刊
下列多种多样的组织中,都出现过高层领导的不道德行为。它们包括,安然公司、南方保健集团、全国金融公司、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房利美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和新闻集团。在评估领导的有效性时,考虑道德标准的需要与日俱增。领导的诸多方面都与道德问题有关,例如,魅力、权力和信任。  领袖魅力就有道德的成分。违背道德的领导,出于自私的目的,更可能利用他们的魅力加强对追随者的控制权。有道德的领导,用有助益于社会的
期刊
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我持续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领域,2005年我出版了《战略,超越不确定》一书,对不确定性的类别以及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制定来规避甚至超越不确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近几年,企业经营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在某些方面也验证了我当初的分析和判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对于企业家来说,不确定性是无法回避的,如何与不确定共舞,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  “不确定”的焦虑  对于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
期刊
哲学中,“后现代”意味着对理性、必然性和确定性的反叛和解构,而不确定性催生的新的战略管理思潮强调的正是直觉、或然和不确定性,因此也被称为“后现代”战略管理理论。  “当今世界惟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在各地报刊媒体的报告中,在各国政要精英的言辞里,在商界领袖的文件内,“不确定性”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世界在因果律、规律性、确定性和必然性之外,正显现出更迷乱却更深刻、更普遍的相对性、无序性
期刊
系统思考专家丹尼斯·舍伍德(Dennis Sherwood)认为,一些领导者认为是未来是可预测的,另外一些则认为未来难以预测;对待实践中的不确定性,一类领导者倾向于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很强的控制力,另一类领导者则主张探索、调整和适应。按照这两个维度,企业领导者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方面,会有四种角色(见图1)。  舍伍德指出,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未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在制定长期规划
期刊
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正在酝酿着一场组织和管理的革命,我们习惯了的、可能还是非常有效的行为模式、组织架构、职业习惯、管理套路将面临挑战、甚至遭受淘汰,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网络给大众提供了参与、创新和展示机会,同时也使个人或组织的并行作业成为可能,复杂多样的工作与合作方式将会出现,这将彻底改变就业、职业、生活、工作等概念,各类新的行为、商业、组织模式定将不断涌现。  管理和领导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