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习作教学增添一丝灵动的气息,使学生乐写、会写、善改,真正把“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等习作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习作 教学 灵动
一、创设情境,丰富感知,以致乐写
虽然教师平时常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但是小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表现突出,课后往往把这些要求抛之脑后,习作时便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表达,真是“话到用时方恨少”“内容到用方不见”。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习作教学的规律,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进入情境之中体验、感受,然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写成习作。创设情境除了进行角色体验外,在有限的课堂中,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图片、声像等形式来丰富学生的感知,为学生习作不断积累素材。如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自然界不同季节的景观带到课堂,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用的词语进行了描绘;可以创设生活中的人和事、校园中的各类活动,让学生去说,去写片段;还可以播放时事信息,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思考。经常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积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增强,认识能力就会不断提高,积累的素材就会不断增多。学生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充实的内心感受,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对习作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习作表达也成了乐此不疲的事。
二、再现生活,激活思维,以致会写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习作内容虽然是学生已经认识的事物或者经历过的事情,但因为平时不加注意,印象淡薄,以至于习作内容不具体、不生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录音、投影、录像等电教媒体,不断再现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如指导学生描写场面,我设计了一个“打雪仗”的多媒体,采用录像三部曲来再现生活,指导习作:首先进行了画面的循环播放,展示打雪仗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多次感知的机会,使学生对这一活动场面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利用画面慢放,把 学生们滚雪球、掷雪球、雪球落地等转瞬即逝的情景或过程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最后,通过镜头定格,突出重点和细节部分,凸现学生们投掷雪球瞬间的动作和表情。其中有位学生把“打雪仗”写得非常精彩:“……我迫不及待地团起一个大雪球,左腿弓,右腿蹬,右手紧握雪球,然后抡起,瞄准对方使劲往前一扔,雪球在对方的脸上开了花,雪花飞溅。看着对方措手不及的样子,我乐得哈哈大笑,正在得意之时,一个雪球打中了我的嘴,真是'以牙还牙',雪末儿在我的嘴里,凉凉的,感觉还有点儿甜呢。我也不甘示弱,又连忙团雪球。就这样,大小不一的雪球伴随着欢乐的笑声,在我们头顶上飞来飞去。”
为了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还可以设计“重逢”“离别”“讨价还价”“拔河比赛”“辨论赛”等不同场面的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感知、描写。学生由于对生活中的情景再现有了进一步认识,于是能抓住重点、细节部分,并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
三、示范评改,发挥主动,以致善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习作评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电教手段来指导学生评改习作,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1、教师示范评改,便于教给学生评改方法。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典型的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然后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显示出来,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训练要求(可以用不同的字体、颜色显示)。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先在篇章结构上对症下药。然后逐字、逐句以及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最后用红笔写下大家的修改意见或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以示鼓励。教师在直观的示范评改过程中,教给了学生评改的方法,实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自改、互改,使方法内化为能力。教师示范修改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改和互改。为了检查学生的自改和互改的效果,教师再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对学生的修改进行抽样点评,使其在修改中不断明确方法,并对好的修改过程中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逐步养成勤于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3、习作展示,提高欣赏能力。为了让学生品尝习作成功的快乐,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佳作展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文,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能直观快捷地为学生创设习作表达的氛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激起学生习作的灵感,使习作课堂充满活力,使习作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M] 世纪文库丛书 2005年
[2] 孙绍振 《直谏小学语文教学》 [M]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3] 张德全 《习作教学中的创新》
[4]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关键词】:习作 教学 灵动
一、创设情境,丰富感知,以致乐写
虽然教师平时常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但是小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表现突出,课后往往把这些要求抛之脑后,习作时便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表达,真是“话到用时方恨少”“内容到用方不见”。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习作教学的规律,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进入情境之中体验、感受,然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写成习作。创设情境除了进行角色体验外,在有限的课堂中,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图片、声像等形式来丰富学生的感知,为学生习作不断积累素材。如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自然界不同季节的景观带到课堂,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用的词语进行了描绘;可以创设生活中的人和事、校园中的各类活动,让学生去说,去写片段;还可以播放时事信息,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思考。经常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积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增强,认识能力就会不断提高,积累的素材就会不断增多。学生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充实的内心感受,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对习作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习作表达也成了乐此不疲的事。
二、再现生活,激活思维,以致会写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习作内容虽然是学生已经认识的事物或者经历过的事情,但因为平时不加注意,印象淡薄,以至于习作内容不具体、不生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录音、投影、录像等电教媒体,不断再现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如指导学生描写场面,我设计了一个“打雪仗”的多媒体,采用录像三部曲来再现生活,指导习作:首先进行了画面的循环播放,展示打雪仗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多次感知的机会,使学生对这一活动场面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利用画面慢放,把 学生们滚雪球、掷雪球、雪球落地等转瞬即逝的情景或过程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最后,通过镜头定格,突出重点和细节部分,凸现学生们投掷雪球瞬间的动作和表情。其中有位学生把“打雪仗”写得非常精彩:“……我迫不及待地团起一个大雪球,左腿弓,右腿蹬,右手紧握雪球,然后抡起,瞄准对方使劲往前一扔,雪球在对方的脸上开了花,雪花飞溅。看着对方措手不及的样子,我乐得哈哈大笑,正在得意之时,一个雪球打中了我的嘴,真是'以牙还牙',雪末儿在我的嘴里,凉凉的,感觉还有点儿甜呢。我也不甘示弱,又连忙团雪球。就这样,大小不一的雪球伴随着欢乐的笑声,在我们头顶上飞来飞去。”
为了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还可以设计“重逢”“离别”“讨价还价”“拔河比赛”“辨论赛”等不同场面的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感知、描写。学生由于对生活中的情景再现有了进一步认识,于是能抓住重点、细节部分,并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
三、示范评改,发挥主动,以致善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习作评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电教手段来指导学生评改习作,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1、教师示范评改,便于教给学生评改方法。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典型的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然后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显示出来,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训练要求(可以用不同的字体、颜色显示)。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先在篇章结构上对症下药。然后逐字、逐句以及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最后用红笔写下大家的修改意见或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以示鼓励。教师在直观的示范评改过程中,教给了学生评改的方法,实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自改、互改,使方法内化为能力。教师示范修改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改和互改。为了检查学生的自改和互改的效果,教师再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对学生的修改进行抽样点评,使其在修改中不断明确方法,并对好的修改过程中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逐步养成勤于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3、习作展示,提高欣赏能力。为了让学生品尝习作成功的快乐,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佳作展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文,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能直观快捷地为学生创设习作表达的氛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激起学生习作的灵感,使习作课堂充满活力,使习作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M] 世纪文库丛书 2005年
[2] 孙绍振 《直谏小学语文教学》 [M]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3] 张德全 《习作教学中的创新》
[4]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