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会场:福州有“茗堂”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200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由时间奔跑,茶永远是我们心照不宣的最美约定。1月11日下午2时许,第十届全球茶友迎春茶会福州主会场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桂山校区举办。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绍军,省炎黄文化研究會常务副会长、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任君翔,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张大共,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成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沈光辉,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幼新,海峡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茶道》杂志创刊社长张跃明,《福建通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梅晓敏,《茶道》《闽声》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郑光生等领导及茶界专家、茶企代表、茶友近300人出席了活动。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成斌在致辞中表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致力于培养茶文化人才,活跃在种茶、制茶、售茶、茶艺等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成为了福建茶叶界的生力军。而《茶道》杂志创刊14年来,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月刊,深受广大读者和爱茶人士的喜爱。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两单位合作举办“茗读会”,带来了一股清雅之风,增添了一笔文化亮色。
  主会场共设24席,每位席主都精心布置了茶席,焚香、插花,以佐香茗,无不雅也。在席主引导下,来宾举杯共饮。仪式感与茶滋味在中国人的茶会中都同样的重要,即使我们追寻茶会的形式,也不忘泡饮法中每一道程序,赏茶、温杯、投茶、润茶。彼此间的相互分茶,将茶汤中所承载的美好,互相传递。茶会现场,主办方准备了多款省内外名茶,如梅占、肉桂、大红袍、茉莉花茶、白茶、漳平水仙、云南古树普洱茶等等,可谓是名茶的“盛宴”。除了品鉴好茶外,还有精彩的节目,少儿古筝表演、古琴演奏、茶艺表演等雅艺,更是让人零距离领略一场视听文化的盛宴。
  少儿茶艺表演《福建有茗》把茶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五个来自“小茗说”少儿茶训营的小茶人可谓镜头的“收割机”。他们一袭汉服,在席前专心致志地投茶、注水、泡茶、分茶,以娴熟且优美的技艺,展示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建白茶、正山小种、福州茉莉花等5种代表性闽茶的芳华与魅力,不啻为“天真派”“闽茶骄傲”。
其他文献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融合茶韵与花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类,因其具有茶的清香和花的芬芳,自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简单来说,花茶窨制是将鲜花与茶叶拌合,在静止状态下茶叶缓慢吸收花香,然后除去花朵,将茶叶干燥后成为花茶。  在福州,就有一位来自内蒙古的茶人王树军,因为钟爱兰花,人们都称他为兰花先生,1997年在福州接触兰花,便采用茶花分离窨
期刊
最近—直在思考,现代中国茶道如何描述,能否进行比较系统的概括。正巧看了段文字,挺有感触。  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感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
期刊
在评鉴武夷岩茶时,经常会碰到初制毛茶的青味,或者精制成品茶的返青味。成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茶树鲜叶中含有一类低沸点的芳香物质,其中以顺3一已烯醇(也称青叶醇)合量最高,约占鲜叶芳香油的60%。高浓度的青叶醇有强烈的青草气;其次是茶叶加工过程工艺掌握不当,如雨水青或者露水青等鲜叶的含水量较多的茶青,在初制过程,萎凋不足,做青不透,发酵不足,杀青温度偏低,散发水分不够充分致使杀青不透,烘焙温度
期刊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会场,在茶会开始前约十分钟开放让品茗者进场,品茗者略微走走看看,就要在茶会开始前凭签条号码找到自己席位入座。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主办方不设礼仪小姐队伍迎宾及带位,每位品茗者需自己熟悉会场,安顿好自己的身心灵,迎接及享用茶汤这件作品。  品茗者赴约准时原是最简单的生活道理,但有些人缺乏自律,总认为不过是十分钟二十分钟的事情而已,迟到一点点不要紧啦。一群人共同答应在同一时
期刊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全民“战疫”悄然在中国打响了!  多难兴邦。面对严峻冷酷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凝聚起了磅礴的力量:十天建成一座医院,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星夜援鄂……展现出了惊人的“中国速度”和震撼的“中国力量”。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的鏖战,来自大江南北以及海外侨胞的支
期刊
天气预报说峨眉山因暴雨要临时封山,我原定的行程被迫改变,于是决定在成都附近找个古镇打发一两天的时间以候天晴。查看各种攻略介绍后,因为“茶马古道第一镇”的封号,选中了平乐。  平乐,今属四川成都邛崃市,古称“平落”,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微型盆地,自上古蜀王开明氏时期建制,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  从成都新南门汽车站坐长途车到邛崃,再从邛崃搭乘中巴,历时约三小时方始抵达。穿过古镇的主街,至平沙落雁牌坊处
期刊
许多外地人来到闽南,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无论是城里,还是偏远的乡间,家家户户都会热情地遨你坐下,喝茶,原本没喝茶习惯的人,常常被眼前的喝茶过程与一杯又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汤震慑。为什么要给客人一杯热茶?除了一份质朴无华的关爱与友善,还因为这是闽南人的生活本身。那是柴米油盐之外的一种生活必需,某种程度上,日常的泡茶喝茶,营造了一种独特的闽南人的生活仪式,不刻意不奢华,每天的生活在一壶热茶中开始,又在一壶热
期刊
近日在书法老师程宝源老先生处学习书法时,程老跟我讲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程老曾向一个著名书法家讨教什么样的字才是好字,那位早已成名的老先生回答说‘没有什么大道理,看着舒服的字,就是好字’”。讲完这个故事,程老先生一笑了之,可是这个故事却给了我一些灵感。最近我一直想聊聊什么才叫好茶,怎奈才疏学浅,话在嘴边,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怎么去描述它,程老这个故事一下子让我想到两个字:舒服。  其实我早该想到“
期刊
在我国,茶作为一种普通饮料,比起酒来要晚的多。先秦古籍中,没有“茶”字,只有“荼”字。有关饮茶的可靠记载,在西汉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有“藓靛”二字,“藓靛”就是茶。  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一些皇亲贵族、地主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和高级僧侣等,都嗜好饮茶,有的甚且嗜之成癖。这时期反映有关茶的文学作品,也随之应时而兴。晋杜育写的《藓赋》和南朝文学家鲍照妹令晖写的《香茗赋》,就是咏茶的佳作。唐朝孙樵
期刊
成都有茶市的历史,远可追溯到西汉,亦有不少考据述及先秦之前的巴蜀亦有饮茶风俗,而后自蜀地播及华夏大地。成都真是与茶有着最深的缘份,直到干年后的今天,成都依然是一座泡在茶水里的城市,一座属于大众市井茶的都市。  成都的茶事,就是茶馆的故事。当年何满子曾写到成都的茶馆,“茶馆之盛,少时以为当属江南为最:稍长,到了一次扬州,才知道更盛于江南;及至抗日战争时期到了成都始叹天下茶馆之盛,其在西蜀乎!”  成
期刊